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小说

老身聊发少年狂-分卷阅读149

府的差吏来主持秩序,严防失火,不然一干学子,怕是要被围观的人群给挤成纸片人。
  齐邵见人越来越多,心里也一阵发慌。他想过会引起轰动,却没想过这孔明灯集体放对老百姓的吸引力大到这般地步。
  齐邵并不明白,越是不识字的百姓,对这些东西越是迷信。尤其是大灾过后,天又有异象,总是会想到一些其他的东西。齐邵是看过李锐的《三国演义》,邱老太君的注解中有对这个东西的详细描述,他才知道这是何物,其他人最多知道这种灯,就如知道木牛流马一样,却不知道究竟长什么样,到底怎么飞。
  见这些人就差没上来抢那最后几盏灯了,齐邵连忙大声说清了这孔明灯的特点和寄托思念和祝福的意义,又亲自燃放了一盏写满祭文的孔明灯,最后说道:
  “此地是先贤和大儒教授知识的场所,我们都是国子监的太学生,所以才在这里祭祀。国子监并不是贩卖东西的地方,若大家也想亲手放一盏‘孔明灯’,不如移步东西二市,东西二市的中心位置都有京兆府特意为我们搭的‘放灯台’,若各位也有想要祝福的亲友,却不识字的,也可以找我们这些学子帮忙题字。”
  咳咳,不过笔墨和灯是要本钱的。你懂得。
  见这群百姓的狂热还没有下去,且有越来越多的态势,国子监一群弄出祭祀风潮的学子们赶紧调头就跑,一口气冲进了国子监里。
  “呼,呼,吓死人了,现在怎么办?”赵聃看着齐邵,“我们就一直在这里躲着?”
  几个学子都拿疑惑的眼神看着齐邵。
  “怎么可能!我还和邱老太君与李锐他们约好了在西市见呢。我们还得去为别人‘送祝福’不是吗。”齐邵窃笑了一下。“嘿嘿,我早预计到了这种情况,让我爹给我在国子监开了个偏门。我们走!”
  “有个国子监祭酒的爹真好啊,这大晚上还能大开方便之门。”国子监为了防止闲杂人等入内,到了傍晚就关闭所有偏门,正门进出还要登记,是以许多学子怕麻烦,虽然本朝东西二市没有宵禁,他们晚上也不怎么出去。
  “得了吧,别酸了。人家齐邵又没有借偏门之便去找过什么美娇娘。”
  “你怎么知道就没有过呢?说不定齐邵真有过。”
  “齐邵,你自己说!”
  “这个……我们还是先出去吧?”
  京兆府的兄弟们,不好意思了,多挡段时间,帮他们在外面多宣传下吧。
  回头请你们喝酒!
  话说信国府这边,顾卿吃过晚饭就带着两个孙儿和一干丫鬟婆子动了身。
  自上次中秋灯节的事情,李茂已经吩咐过家将们,若是老太太出门,至少要跟上三十个家将。这些家将听从信国公的命令,一到顾卿要点家人出门,立刻一群人提早去了门前待命。
  再加上丫头、婆子、李锐、李铭,李钧,顾卿表示自己看起来不像是出去赏灯的,倒像是出去打群架的。
  她和三个孙子到了门口,正准备上车,却看见身边有个小丫头指着天空大喊:“快看天上,那是什么!”
  顾卿和其他人抬头一看,正是数十盏孔明灯漂浮在夜空之中。
  一时间,恍若星子降临。
  顾卿在现代时已经看惯了孔明灯漫天的情景。她家住在江边,又是高层,有时候遇见佳节,经常能见到江面上方浩浩荡荡的孔明灯漂浮在天空中的情景。
  到了古代,依然能看到熟悉的情景,在现代时的无数片段一下子就浮现在了她的眼前。
  一下子是一群朋友围在江边放着各种类型的烟花,然后再放上一盏孔明灯祈福;一会儿是她和妈妈站在家中的阳台上看着渐渐飘远的孔明灯。
  妈妈会絮絮叨叨地说“啊别掉下来烧了江对岸的农田”,爸爸边看抗日雷剧边说“没文化,火烧完了没热空气了才会掉下来,拿什么烧田”,然后惹得妈妈一阵粉拳伺候……
  顾卿看着已经飘在圆月附近的孔明灯,此情此景,实在惑人。她的口中不由得喃喃地念着李白的千古名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啊李白,你可知如今已经有“今人”见到了“古时月”呢。
  “奶奶?你不上车吗?”李小呆挠了挠头。
  奶奶怎么看着月亮发呆?孔明灯不是她先做给他们玩的吗?还会看到发呆?
  “哦,没什么。”顾卿迅速回了神。“上车吧。”
  李锐疑惑的看了顾卿一眼。奶奶刚才读的是什么?奶奶也会吟诗吗?
  ‘大概奶奶听爹或者爷爷读过的吧。’
  李锐很快打消了疑虑,也登上了马车。
  马车很快就驶向西市。此时西市的天空中已经开始陆续出现了孔明灯,越来越多的人往西市的中央涌去。
  顾卿原本想要乘马车直接入市,因为西市的道路非常的宽敞。可是顾卿却没意料到西市的拥挤程度。由于人越来越多,若是乘马车,怕是多有不便,没看到前面还有辆马车被堵得动都动不了吗?
  而且顾卿担心万一有行人摔倒在马车旁,怕是还要出事,于是她命令家人就在西市口停下马车,一群人步行入市。
  待他们好不容易杀出重围,挤到齐邵他们预先搭设的“放灯台”时,顾卿已经只能长叹一口气了。
  真是太不容易了。
  围着放灯台,京兆府划了一个大大的地方出来,用竹栏围住,又派了一些人在外围看着。
  里面的学子各个衣冠不整,满头大汗,一旁齐邵的书童小厮不停的在墨墨,旁边里扔着一个大箱子,里面全是铜板。大箱子旁边守着几个京兆府的差吏,防止有人偷盗。其中有学子不停的从各个桌子上把钱抛进箱子里,免得桌上堆积过多,挡了写字。
  一众学子的桌子前全是买了灯要帮着题字的人,也有人买了灯以后在空的桌子上自行题字的。卖灯的和题字的分在两边,点灯的却都被京兆府的人约束在放灯台上放。
  若是在台子上放,一旦半空中失火掉下,还有专门的人扑灭。若是去了其他地方放,岂不是要惹的满城大火?何况灯掉下来,还要再买,若卖灯的就在旁边……
  嘿嘿。
  放灯台上除了有放灯的人和协助放灯的人,还围了许多小孩子,小孩子高兴的跑来跑去,放灯台上不停的“咚咚咚”作响,犹如擂鼓一般。
  顾卿在家人的簇拥下挤到了内场,看着那“放灯台”上越来越多的人,有些担心地对三兄弟说:“你们看,这台子会不会塌?”
  李锐看了眼“放灯台”。这台子大是大,不过看起来像是那种唱戏的常用的戏台,怕是下面木梁木柱架的不是太牢,若是人多,真搞不好会塌。
  李锐四下一望,在钱箱边扫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立刻和顾卿说:“奶奶莫急,孙儿看到一个熟人,我去吩咐一声,去去就来。”
  那熟悉的人影,正是王油子。
  “王油子,怎么样,最近家中多了个美娘子,是不是很快活啊?”李锐笑着和王油子打了个招呼,再一看他的身上,“唔,看样子你挺心疼你的新娘子,连衣服都舍不得让她洗。看看你这身官衣,怕是从初四那天就没洗过了吧?”
  “这再拍几下,都可以糊墙了。”
  王油子见是李锐来,反倒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待一听得李锐的话,面色也凝重了起来。
  “怎么?我脸上有什么不对吗?”李锐摸了摸脸。
  王油子看,见没有什么人注意这边,拉着李锐走到一边,低声说:“李大公子,你不来找我,我这几天也要去你的。”
  “哦?找我何事?”
  “大公子,那天你买下来赠与我的那个姑娘,跑了。”
  “跑了?”李锐疑惑的说,“你不是有她的身契吗?逃奴擅自逃跑,抓回来要鞭五十的!”
  不会找他去帮他抓姑娘吧?他可不搀和这些事!
  “这正是奇怪之处。小人一回家,那姑娘就不在了。我自认没有打骂与他,长得也不是丑陋不堪,于是委托西城地头上的朋友细细查探,李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