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林府长女-分卷阅读38

位都是自己舒坦,就万事不管不顾的。这样虽然不能佑护小辈,但也不坏事,怕就怕像贾母今日这般突然出招。
  亲事是甄家先提,但若说王氏没在旁敲边鼓,贾琏是不相信的。
  贾母并不是一个会为儿孙谋划的,可凡事也有例外。比如被她寄予厚望的贾元春和贾宝玉,贾家还坐着贾元春当娘娘的梦,贾宝玉是贾母的命根子,为了这姐弟俩的“前途”什么人都能牺牲。
  王氏想要说动贾母并不难,贾元春在宫里至今还是女史。大皇子是夺嫡的热门人选,王氏若想要将贾元春送到大皇子府上为此讨好甄家不稀奇。贾母一直相信贾元春有大造化,希望她能够将贾府重新带回辉煌,从而恩及贾宝玉。
  甄家略表露几分善意,贾母和王夫人自然会意动。
  贾琏想过分家,可父母在不分家,若提分家,贾母一个忤逆不孝的罪名压下来,他们父子二人都吃不消。
  “你在我这里耍脾气有什么用,有本事和老太太撒火去。”贾赦嘟囔道。
  贾琏揉了揉眉头道:“三千两!父亲只要阻止了老太太胡乱给我定亲,我每年多孝顺父亲三千两如何?”
  贾赦惊讶道:“你和你姑父去扬州发财了?”
  “父亲莫要胡说,姑父为官清廉,我的钱是入股与朋友做生意赚的。这件事,父亲应我不应?”
  “不食言?”贾赦颇为意动。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贾赦不敢顶贾母,那是平常。若一年有三千两,再老太太面前耍赖也不是事。在老太太眼里,他本就是个不成器的滚刀肉。他是贾琏的亲爹,只要他不点头,老太太和王氏就不能成事。
  “不食言,只要父亲将甄家这门亲搅黄了,我明儿就把银子送来。”
  “三千两啊!”邢夫人在心中默念了一句,她家琏儿果然出息了。
  老太太素来看不上她,喜欢王氏胜过她。反正怎么讨好都没用,不如坚定地站大房。便宜儿子每年多孝敬些银子,她日后便是吃穿不愁了。
  贾琏是读书人,日后科举为官都不能坏了名声。为了名声,贾琏也不会不奉养她这个继母。许日后她也能做个被人奉承的老封君呢!邢夫人这般想了一遍,心中越发美了。
  “老爷,我看妹夫对琏儿甚是看重,琏儿的前途差不了。他的婚事可能不让弟妹染指,还是要请妹妹费心。”
  贾赦清了清嗓子:“我是你老子,不帮你帮谁?你还要科举,不能忤逆了老太太,这件事我去。”
  “咳咳~”林云星正要静静地喝茶,闻言差点呛死。
  见贾赦、邢夫人和贾琏一同看来,林云星忙笑道:“舅舅英明!”
  贾琏是个聪明的,当天晚上就送了一千两给贾赦,又让林云星帮他去外面定了一副头面给邢夫人。果然次日,贾赦就跑去贾母院里,闹着贾母说除非甄应嘉把嫡女嫁过来,否则这门亲事他不同意。
  贾琏今年已经及冠,甄应嘉的嫡女才九岁,甄家疯了才会应。甄家要嫁女儿过来,本就是打了不好的心思。将九岁的女儿定给贾琏也不能立即成亲,跟着贾琏去扬州。纵然真这么丧心病狂,九岁的女儿嫁出去,能帮他们做什么?
  探听消息还是笼络贾琏?
  贾母被贾赦气得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王夫人想要帮腔,邢夫人就阴阳怪气地说她管大伯家的事,王夫人最是要体面,立即掩面哭走了。邢夫人素日被王氏压一头,不想今日学着贾赦放肆一回,竟这般畅快,还得便宜儿子孝敬了头面,美得不行。
  待贾政收到消息赶来,贾赦已经大获全胜离去,贾母则躺在塌上唉声叹息。
  林云星一早借口有事避了出去,晚些收到消息说贾母请了御医,暗自摇头。按理说她大舅舅这般气外祖母,身为外孙女应当前去安慰一番。可想到贾母装病害贾敏病倒,林云星就没有心思去安慰了。
  贾赦闹完一场,贾琏立即将两千两尾款奉上。贾赦尝到了甜头,甚是卖力,拒婚竟是分外坚定。贾母见贾赦这次当真是针扎不进水泼不进,渐渐也偃旗息鼓,竟去信征询甄氏,改由长房贾蓉求娶甄家女。
  甄家女皆是家族精心培养用来联姻的,若非为了两淮盐事,哪舍得将精心培养的女儿嫁给贾琏一个举人。
  若是换做往日,甄家可能还会继续争取一下,偏偏此时皇帝下旨褒奖贾琏在运河相救四皇子和七皇子。再联想贾家想换人联姻,甄氏不免多想,觉得贾家已经投效四皇子,却故意以此折辱甄家。
  贾母去信与甄氏商议婚事,甄家不仅没有同意,甄老太君还将贾母一顿奚落。贾母是贾家老祖宗,甄老太君就是甄家老祖宗,贾家已经败落,甄老太君却是贵妃之母,大皇子的外祖母,底气可不比贾母足多了。
  贾母何尝受过这等闲气,遭了甄氏奚落,便也觉得这桩婚事不好。如今回想起来,贾母认为自己受到甄氏的信时,并没有十分在意,是王氏与她陈明利弊,她才动了心。如今弄成这样,贾母既恨贾赦、贾琏不听话,又恨王氏挑唆。
  贾赦每日在东院醉生梦死便罢了,王氏却被贾母寻了个由头,一顿发作。王氏想到自己平白挨骂,又怕甄贵妃在宫里给贾元春穿小鞋,心中恨得不行。
  晚上贾政过来,见王氏哭过,略问了两句。王氏便稍诉了几句委屈,不想一听涉及贾母,贾政没有安慰,还呵斥了两句,转身去了赵姨娘房里。


第34章 行知合一
  贾府为了贾琏的婚事闹得不可开交, 林云星倒是落了清静。在贾府小住了两日,林云星便寻个理由回了林府。
  林家离京一年多,林云星回京除了到贾府探“病”, 还帮林如海带了送往亲戚故旧府上的中秋节礼。
  林如海自入朝为官, 除却丁忧三年,皆在翰林院、兰台寺这些清贵衙门转悠。家中亲眷有限,一是贾敏娘家贾府, 二为过世徐老夫人的娘家徐氏, 然这两门亲眷在京中皆门第不显, 远离了权利中心。
  恩师曲大人曾任礼部尚书,但在林如海任兰台寺大夫不久后便因病告老。接替曲老大人的王尚书与林如海没什么交集,倒是王大人的孙女王悦怡与林云星关系极好。林如海有几个同门关系不错但都在三品下,他为孤臣并无结交权贵, 往来之人官阶最高的就是在兰台寺的上司御史大夫徐大人。
  孤臣并不好做, 在京中皇帝眼皮子底下尚能不时表下忠心。如今林如海远在扬州,这忠心也不好表。扬州知府,巡盐御史的位子甚是惹人眼热, 若有人谗言媚主,或“忠言逆耳”。不拘哪样,京中有人帮忙说个话,或传个消息,关键时刻是能救命的。
  林如海为人有几分文人的清高,殊不知纵不是为了名利, 感情也是需要有来有往才能长久。在这方面, 林云星比她父亲想的明白, 故她在京时, 少出门却能同时交好文官勋贵府上女眷。
  不同于林如海的孤, 林云星更相信四海之内皆朋友。俗话也说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所谓朋友便是你助我,我亦助你,合则两利之事。
  回京时,林如海只提到要给告老在家的恩师和几个要好的同窗送节礼,林云星则往自己相熟的府上都送了节礼。在京中时,林云星因年岁小,又得徐敏乐与王悦怡看重,很得同辈小姐姐们照顾。
  至于节礼送什么,也甚是讲究。地方官往京中送东西,不能太贵重,贵重了那是贿赂。不能轻了,千里送鹅毛并非谁都买账。
  幸而扬州是个商业发达的城市,总有些海外来的新奇玩意,贾琏出主意弄得小作坊也出了不少好东西。林云星送出去的节礼,无金无银,皆是些雅趣之物,颇得女眷喜欢。各府主人总有老娘、妻子、女儿,只要女眷喜欢,这礼就送不出问题。
  知道林云星回京,南安郡王府、礼部尚书府上都递了请帖过来。林云星忙着与朋友相聚,又有不少事情要处理,每日神龙见首不见尾。她这般行踪不定,却不知有人为了见她一面而苦恼。
  当日码头一别,徒元义想着来日方长,不曾在意。回宫后却发现,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