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清穿红楼]林家林小爷-分卷阅读111

到丫头的孩子,更看不到瑾哥儿娶妻生子了。”
  “瑾哥儿这孩子看着是个无赖调皮的,却是个极为刚强的,哀家要是把东西给他,他必是不开心的,所以,哀家就给他留了几样做念想,剩下的都塞到你的嫁妆里,你可不能推据了啊。”
  坐在一旁的康熙也出声道:“丫头,长者赐,不可辞,这是你达妈妈的心意,可不能辜负了。”
  站着的新帝也点头道:“是啊,丫头,你就收好吧,你达妈妈看着你过得幸福,心里才能放心。”
  黛玉这才道谢,表示自己收下了。
  太后(现在该称太皇太后,只是习惯了就不改口了)很高兴,又想起什么,赶紧道:“皇帝啊,哀家这般岁数,去了也是喜丧,不要依照国丧来,宗室也只服百日丧就行,不要耽误了孩子们的婚嫁。”
  新帝胤礽有些为难的看向康熙,太后又道:“别看你老子,哀家的身后事儿,哀家能做得了主,人死如灯灭,做那些没用的就是劳民伤财,有那功夫,还不如多给百姓做些实事儿呢。”
  所有人听后,都给太后跪下了,这是拜她的大义。
  康熙起身后道:“朕往日里一直以明君自居,认为自己是一个以百姓和江山社稷为重的皇帝,今日听皇额娘一席话,方知自己还是多有不足!”
  从这以后,宗室丧葬制度有了修改,国丧只服百日孝,百姓家中父母去世,也只需百日热孝时不得出仕,不得科举,但其他的,例如婚嫁、出席宴席,饮酒吃肉之类的,还是照旧。
  老太后的这段话,宗室们的心里其实都是开心的,要说不开心,可能就弘辉有些郁闷,因宗室也就只需要守三个月的热孝,这婚事也就不用那么赶了。
  好在,胤禛和林海商量之后,觉得这是太后自己说的,虽然得了太上皇和皇上的认可,但毕竟还没有正式通过礼部更改律法,还是稳妥些,在太后过世前完成婚事吧,省得给人留话柄。
  弘晖长出一口气,估计三个月内,林弟弟还是回不来的。
  胤禛以,想要让皇幺麽喝上黛玉的媳妇茶为由,更加抓紧办婚礼,太后知道后也只是笑笑没有说话,她现在清醒的时辰越来越短。
  弘晖为了自己的大婚,特意带着信阳去亲手抓了一对儿大雁,这诚意是满满地了,但林家这会儿却开始头疼了。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黛玉的嫁妆问题,虽然康熙按照之前和林瑞瑾谈好的条件,给了黛玉郡君的封号,按照规矩可以有一百四十八台嫁妆。
  贾敏也考虑到黛玉成亲的时候,皇上(康熙)和太子、太子妃以及黛玉的干娘和贾家那边儿会送来添妆,所以折腾了又折腾,压缩成了一百台,留出四十八台的余份儿,但是,这太后的半份嫁妆,直接就超了。
  林海和贾敏,一共就这一儿一女,他们哪里舍得委屈了自己的女儿,但是规矩就是规矩,黛玉以后还要跟宗室们打交道,真要是超的太多,那以后怕是要受到排挤的。
  就在他们头疼的时候,远在蒙古的林瑞瑾也跟着添乱,竟然陶登了不少奇珍异宝和各种完整的皮毛以及药材送来给自己姐姐添妆。
  林瑞瑾的这些东西,算起来可是比一些世家女子的所有嫁妆加起来都值钱,这些东西再加上贾敏和林海给准备的东西,那就已经足够所有女人眼红的了。
  贾敏坐在架子床上,对着嫁妆单子唉声叹气,别家做娘的此时该是为有什么能给女儿做嫁妆发愁叹气,换到贾敏这里,她却是为拿出什么发愁叹气,哪样她都舍不得拿出来啊,这可都是从小就给黛玉攒起来的。
  最后还是皇后给出主意,到唱礼的时候就直接说太皇太后添妆、太上皇添妆之类的,将东西先送进雍亲王府,只留嫁妆单子,不公布出来。
  这主意好啊,还是皇后给出的,以后谁也不能拿这事儿说嘴,至于嫉妒,那就是没办法了,谁叫林家是真疼女儿的?
  段敏为了黛玉,夫妻俩特意从扬州赶了过来,只是他们儿媳妇儿又有了身孕,临近生产,所以黛玉的干哥哥就没有来,倒是送来了贴心的礼物。
  雍亲王府送来的聘礼很是丰厚,让人赞叹,尤其是那对儿大雁,别说黛玉日后的妯娌们,就是各个王妃福晋也是泛酸。
  不过,等到了晒妆的时候,大家真的是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十里红妆,唱礼的礼部官员已经换了三人,从天刚亮一直唱到太阳马上落山,这才看到了尽头。
  面对妯娌们的酸言酸语,就算是一项内敛端庄的四福晋也难得笑出了鱼尾纹,让她们当初听说弘晖决定一生就守着黛玉一个人的时候,那顿笑话她。
  四福晋嘴里还谦虚地解释道:“亲家那一家子都疼黛玉丫头,就是皇后都把她当亲闺女疼,这嫁妆就难免多了一点儿。”
  “再说了,你们羡慕什么啊,你们几家的孩子,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的,这加起来的嫁妆也不一定比黛玉的少啊。”
  还可以这样算?那能一样吗?但是这话一时间还没法说。
  到了晚上,宾客都离开的时候,胤禛顶着张大红脸来到弘晖的院子,东拉西扯,吭吭哧哧地顾左右而言他,跟往日的冷面王爷完全不同。
  最后还是弘晖受不了了,直接说道:“阿玛,您到底要说什么,直说就是了,跟儿子有什么说不了的?”
  胤禛张了张嘴,最后从袖筒里抽出一本书塞进弘晖的手里,然后就跑出去了,真的是用跑的,颇有些落荒而逃的架势。
  弘晖挺新奇的,他印象中的阿玛,说是无所不能也不为过,对待任何事物也都是冷静的,很是有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样子,何时有这般不稳重的举动?
  好奇的弘晖打开手里的书之后,也是脸色爆红,他都十七岁了,就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小猪跑。
  尤其是林瑞瑾为了他姐姐,特意带他去观摩了那些□□们怎么用眼泪博取同情,当然,他们是梁上君子,就是趴在房上,偷偷地掀开瓦片免费观看。
  这妓院里自然是难免会遇到拉灯情节,他们也就看了些免费小电影,这会儿一看立即明白他阿玛为何那样子了。
  胤禛向来重规矩,也重礼节,是个对自己很严苛的人,说是循规蹈矩也差不多,别的阿哥去花楼吃酒喝茶,顺便捧个小戏子,这都是常事。
  轮到胤禛这里,他之所以知道花楼大门朝哪开,还是因为当初他催欠银,九阿哥跟他作对,有钱就是不还,然后他摸到九阿哥当时最出钱的妓院茶楼,将人家生意都给封了,不还钱不让开。
  所以此时让他给儿子送春、宫图,这个真的是难为死他了,一时紧张,光记得这事儿不能让人知道,他也忘了,其实这个可以让嬷嬷或者小太监悄悄地给送过来。
  不过说起来,这个也难怪要劳动雍亲王亲自管这样的小事儿,实在是其他的皇子阿哥或者皇孙,甚至普通大户人家的公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有通房丫头教导人事。
  但是,到了弘晖这里,从小就被黛玉这颗青梅给定下来了,满心满眼都是林姐姐,再加上有林瑞瑾看着,胤禛觉得儿子怕是都不知道什么是夫妻敦伦之乐。
  这一听高无庸暗示,问用不用让小太监去给指导一下的时候,胤禛脑子一热,就把当年自己大婚时,得到的秘籍给儿子送去了。
  同样觉得自己儿子纯情的跟张白纸似的雍亲王妃显然比雍亲王聪明多了,人家是让自己的贴身嬷嬷给送来的。
  最主要的是,老嬷嬷是跟雍亲王走了个对头碰,老嬷嬷给胤禛行礼,胤禛嘴欠的问了一句:“怎么这时候来弘晖这边儿啊?”
  老嬷嬷笑道:“回王爷的话,老奴是奉王妃的命令,过来给世子送福书来了。”
  胤禛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干了多缺心眼儿的事儿,然后雍亲王顶着大红脸,快步离开了。
  老嬷嬷有些莫名其妙,自家王爷虽然内敛又重规矩,但是没觉得他脸皮这么薄啊,说句不好听的,这些皇族人怕是都不知道害羞两个字怎么写。
  这会儿就是一本教导敦伦的福书,王爷自己都不知道练习了多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