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媵宠-分卷阅读238

第二年春天肯定要侵扰边关,以此来获得继续存活下去的物资。若是逢了旱灾,或者部落里发生战争,秋天出来打草谷自然也是必然的。
  而且但凡有人的地方,就存在争斗,难道那些异族人就没有内部争斗了?各个部落族群,若是把名字列出来,足以让大周人眼花缭乱,所以他们的内斗同时也会拖延他们的袭击边关的步伐。
  这些东西大周都研究透了,各个重镇也没少派探子深入腹内,各种消息汇集到一起,自然有一套‘预知’的办法,这样对付起他们来才能事半功倍。
  所以各种情况都表现出,近两年边关肯定会发生一场大战,可能不仅仅局限于某个边关重镇。
  为此朝廷早就开始暗中做各种准备了,军饷军粮这一块自然不用说,武器军备也一直筹备着。
  这也是宗琮为何一听说边关有异动,就暂时放下去西苑避暑的原因所在。
  今年的天,格外的热,刚进入五月,宫里就开始用冰了。
  陈皇后一直没说要接过宫务的事,所以宫务这块儿盘儿就还管着,内务府那边已经跟她通过气儿了,照今年这种情况来看,恐怕存的冰不够用。
  盘儿自是安排他们,去皇庄或者南苑,把那边存的冰拉一些回宫里来,务必不能缺了各处的日常用度。
  另一头,她也没少听下面人抱怨。
  可不是抱怨吗?若是换做以前,他们这些在主子身边服侍的,早就去西苑那神仙才能待地方避暑了,今年看样子只能待在紫禁城,主子们受罪,奴才们自然也跟着受罪。
  当然,这也都只是闲话。
  六月,边关有战事爆发了。
  这种情况下,苏海七月自然是回不来了。
  盘儿猜想姚金枝肯定又要不高兴一阵,殊不知情况比她想得更严重,还是苗翠香进宫说了,她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姚金枝想着儿子七月要回京,灵机一动想了个法子逼苏海成亲,那就是先斩后奏。
  反正只要人回来了,事情自然由她说了算,所以她就把把最后的那家给苏海定下了。
  苏家人都知道,怕盘儿知道了不高兴又或是漏了口风什么的,所以连宫里这边都瞒着了。而外面人只当是给苏家长房的儿子办婚事,根本没想到这里头还有苏海本人一份。


第175章
  如今新郎都回不来,还怎么成亲?
  盘儿听完后, 直接说了句胡闹。可转念想想, 也能明白姚金枝的焦虑,想想苏海今年也三十有多了, 这个年纪在大周还没成家, 着实也罕见。
  事情已经这样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盘儿倒有心情去询问挑的是那户人家。
  苗翠香道“还能是哪户人家?就是娘看中的那户呗。”
  说起来这里头还有个故事,只听苗翠香的口气,就知道她看不中这个姑娘。当然前提是选儿媳妇, 这也是为何三家里,她独独挑了另两家当儿媳妇,舍了姚金枝看中的这个。
  为了这事,婆媳俩没少闹口角。
  不过姚金枝也是个大度的, 心想当婆婆的挑儿媳妇, 得婆婆看中才行,她这个隔着辈儿的喜欢也没什么用,也免得以后闹得婆媳不睦, 反而害了人家姑娘,遂就定了那两家,后来给苏海定下这个姑娘, 未曾没有补偿自己心愿的想法。
  因为让姚金枝来看,这姑娘是真好。
  可让局外人来看,却没那么好。
  无他, 这姑娘年纪大,据说都二十了还没出嫁,爹是都察院一个七品的御史。这么低微的官衔,御史再是地位在朝中特殊,可只要不贪,家里的情况就不可能太好,所以这户人家也是挺穷的。
  反正让苗翠香如今的眼光来看,她是看不中这样的人家。
  对了,这位姑娘还是个丧妇长女。这里就要扯到当下人衡量嫁娶的不成文的规矩了,_0_wu_0_bu娶之一,就有丧妇长女不可娶,无教戒也。
  大意就是,从小失了母亲,没有人教养,这样的人品行不可靠。
  当初苗翠香之所以把这个姑娘给剔除了,就是反用了姚金枝说的买猪看圈的话,可把姚金枝气得不轻,之后自然作罢,当然这是题外话。
  其实这位姓郑的姑娘,除了没有母亲,下面还有几个大小不一的弟妹,家里就只有一个爹。郑御史在朝中小有声望,也是个直言敢谏的性格,家中有一套小两进的宅子,一家人也是和和乐乐。
  当初姚金枝之所以会和郑姑娘结缘,就是有一次她上街,车夫赶车不小心撞到了对方。
  按理说,换到一般人都会不依不饶,或是见苏家富贵,就要攀附而上,又或是讹诈一笔。
  可人家也就让姚金枝送到医馆去包扎了伤口,之后就要自己回家了。还是姚金枝实在过意不去,不光把人送了回去,之后亲自还上门送了些补品药材什么的。
  当时郑御史也在,坚决不收。
  为此还跟姚金枝生了口角,要不是姚金枝能言善道,东西就要拿回去了,后来姚金枝把郑御史说得一阵气堵,之后就成了郑家的常客。
  这些事之前苗翠香就跟盘儿说过,所以盘儿一听大嫂这般口气,自己就对上号了。
  原来是那家啊。
  “娘既然和对方认识又熟悉,和对方家里讲一讲,应该可以把婚期往后延一延。”
  “延倒是没什么,郑家那边也不是不讲理的人,这不是娘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一面怨小叔成天耗在边关,又气他运气不好回不来,拖累了人家姑娘跟着丢脸,毕竟事情都定好了。”
  说完,苗翠香又道“娘娘也别跟着着急,我就是来跟您把事说一说,让您心里有个数就行。”
  “那毛蛋的婚事怎么办?”
  可能是苗翠香一口一个毛蛋铁蛋的叫着,盘儿现在也跟着叫习惯了,一时改不过来叫人大名。
  “毛蛋的婚事自然拖不了,娘也说了,就不等小叔了。不过这事不能跟他说,等战事停了就得让他回来,郑家这边还等着呢。”
  苏家这边的想法虽好,但战事却没停,甚至有愈演愈烈的形式。
  这次是鞑靼人和金人一同集结兵力袭击边关,似乎双方早已有了默契,甚至不用人过多猜想,就能得出一个双方暗中早已有了勾结的事实。
  宗琮待在乾清宫的时候越来越多,每天朝堂上和京中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边关的战事。
  有捷报传来,朝里朝外自然一片乐呵,可若是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传来,或是哪儿战事失利,气氛自然一片低迷。
  就连宫里的太监宫女们,这些日子也都对战事上心得很,因为战事如何很大程度就反应着上头的主子心情是好是坏。
  想想,陛下都不高兴了,谁敢高兴?自然是低着头做人,都老实消停些吧。
  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不适合办喜事的,所以苏家就和对方商量了一下,把婚礼往后拖一拖。
  八月中秋,宫里没有摆宴,也没心情摆宴。
  当时辽东一带接连失陷,蓟州首当其冲,蓟州背后就是京城,天子守国门可不是说假的。
  与此同时,宣府、大同都陷入战火之中。
  金人在攻占了辽东后,没有停下来喘息,又集中了大半兵力攻打蓟州,同时剩余兵力联合鞑靼人和一些其他小的部落则集中在宣府大同的方向。
  八月二十,榆林关被袭击,进入紧急备战状态,也就意味着只有太原可以支援各处。诸如宁夏镇,固原镇等几处重镇,因距离太过遥远,都是鞭长莫及。
  偶尔零星有小捷报传来,可蓟州形式不容乐观,自然也让人高兴不起来。
  九月初七,大同传来捷报,已击退了围守大同多时的敌军,同时斩伤斩首数千,敌军所剩余部涌往宣府方向,大同和太原两处已集结兵力支援宣府。
  当时宣府已经陷入四面受敌的状况,大同和太原有援兵到来,显然是解了燃眉之急。
  之后形势是一片大好,接二连三有捷报传入京城。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大同总兵苏海深陷敌人重围,可能已重伤身死或是被擒。
  消息传入京城,一片哗然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