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梦里什么都有-分卷阅读8

沈昼叶诚实地道:“都看过了。”
  这答案太普通了——可沈昼叶一般只会说到这。
  这是她在圣乔治亚诺中学读书时就养成的习惯。
  ——沈昼叶早慧的不只是头脑而已。
  她晓得周围大多是普通的同学,如果与他们聊起自己平时看的书,会招致讨厌的道理。因此她不到万不得已时,不会提及自己早就有所涉猎的更深层次的学科,更不会提及自己曾在大学旁听的事情。
  李老师沉吟片刻,在夕阳下,搁下保温杯,又探究地望向她旁边的陈啸之。
  少年眉毛一扬,半边脸沐浴在橙红的阳光里。
  李老师隔着眼镜片,目光终于现出一丝锐利,问道:“班长,你呢?看到哪了?”
  陈啸之点头,回答:“该看的都看完了。”
  沈昼叶一愣。
  她终于发现,李老师让他们二人前来教研室,不是为了兴师问罪。


第6章
  #第五章
  -
  “CPhO的报名,开始了。”
  温暖光影里,李老师双手交叉,探究地望向他面前一男一女两个学生,说道。
  陈啸之露出了然神情,沈昼叶却没明白:这个CPhO是什么……是什么资格证考试吗?还是什么学术会议?
  李老师注意到沈昼叶,笑了笑,解释道:“CPhO是Chinese Physics Olympics的缩写,中国物理奥林匹克,我们通常的叫法是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沈昼叶了然地点点头。
  “去年咱班儿班长——陈啸之,就想参加,但是我没有同意。”老师指尖碰着指尖,慢条斯理道:“参加的考生都是想参加985自招的,以高中生居多,是一群高二高三的学霸学神挤破了头要拿名次。他呢,毛都没长齐的个初二小毛孩,初二刚开物理课呢,去要跟人同台竞技,太狂。我就给拒绝了。”
  陈啸之纳闷地问:“初三就不狂?”
  李老师:“……”
  李正廷老师瞥了眼班长,不快地捧起泡着枸杞胖大海的保温杯:“本来是只打算让陈啸之去的,但是潘老师前几天找到我,坚持让沈昼叶你也试试。”
  十五岁沈昼叶立刻道:“谢谢老师!”
  她答应得特别干脆,干脆得能让人生出不信任来。
  “潘老师说你底子好。”物理老师狐疑地打量着沈昼叶道:“很坚持让你参加……我呢就打一问号。小沈,你对这竞赛感兴趣吗?”
  沈昼叶点头:“我感兴趣的!”
  ——她自然感兴趣。
  沈昼叶从很小的时候就及其擅长动手、也极其热爱学这个,在国外时她就是班里最聪明、最得老师喜爱的学生,可回国之后没人找她,学霸的光环也变得暗淡。
  不仅如此,她甚至被放进了老师的重点保护对象,老师们刻意保护她、将她安排在学霸堆里,不顾沈昼叶曾经的成绩。
  沈昼叶终于有了一丝,自己被认可的感觉。
  物理老师看看陈啸之,又充满不信任地望向沈昼叶,最终敷衍一挥手:
  “行,那我给你俩把预赛的名报上。”
  -
  沈昼叶拎着老师打印的竞赛章程回到初三四班。
  空无一人的教室中,温暖金黄的阳光落在课桌上,夏日黄昏的风一吹,书页和卷子哗哗作响。
  陈啸之紧随其后,看了眼,有点赧然地对她搭话:“他们去上体育课了。”
  周五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沈昼叶闻言朝窗外一看,一队穿红校服的少年人在体育老师哨声中,濒死地、在夺目夕阳下向前奔跑,青春如火焰燃烧。
  “……”
  谁会喜欢跑圈啊。
  沈昼叶打定主意不去体育课,同时装作自己是个高冷的、有气节的御姐,连看都没看他。
  陈啸之:“…………”
  陈啸之意识到沈昼叶真的完全不鸟他,又卑微道:“徐子豪给咱俩请假了,沈昼叶,别去上课了吧,来写作业?”
  他这次直接用了问句。
  沈昼叶一向是个礼貌的人,既然陈啸之都已经点到她的名字了,便礼貌地回应了一下:“好呀。”
  下午四点半,温热的阳光洒满教室,又洇红天空。
  陈啸之在阳光里倚着窗台,脚踩在徐子豪的凳子上,不知在思考什么。沈昼叶揉了揉饥饿的肚子——她中午没吃饭,此时饿得前胸贴后背。放学回去的路上得去买点儿啥。
  还不等沈昼叶拉开凳子,一声清晰的肠鸣音,清清脆脆地滚过了教室。
  肚子咕噜叫的沈昼叶:“……”
  饿了一下午的沈昼叶捂住了自己的肚子,简直尴尬至极,它响的时候就不能分一下场合吗?如果被陈啸之听见岂不是尴尬到升天……
  陈啸之奇怪地皱着眉头道:“刚刚那声咕噜是你的肚子?”
  “……”
  沈昼叶内心只剩一句话不断回荡:撞死算了。
  这下沉昼叶装不了高冷了,甚至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她耻辱地用语文书包住自己的脑袋,红着脸支支吾吾:“我居然现在才觉得饿!放学去买点吃的就好了……”
  她还没说完,陈啸之突然道:“吃不吃?”
  沈昼叶红着脸,抬头朝他望去。
  陈啸之眉峰探究地挑起,审视地看着沈昼叶,片刻后从桌上捞了个东西,丢到了她桌上。
  那是他翘课回来时,气喘吁吁地提来的塑料袋。
  陈啸之别开脸,冷道:“这玩意本来是买了我自己吃的。”
  沈昼叶看了看袋子里的三明治,饿得眼睛一绿,差点儿抛弃原则,却又在最后关头找回了自己仅剩的人格,坚定道:“那我更不能吃了。”
  “现在我不想吃了。”这位班长毫无人情味地补充:“要不你扔了它,要不然你吃了它。”
  “……,”沈昼叶立刻道:“我吃,谢谢你。”
  塑料袋中有草莓奶油软糖,纸包着的三明治,还有个蓝油纸和皮筋封口的、圆滚滚小瓦罐。
  沈昼叶一怔。
  这个小瓦罐她见过——甚至非常熟悉。
  她五岁时,母亲忙于博士毕业的论文,父亲也忙的不行,夫妻二人只得将小昼叶送回国内。
  她脑海中记忆已经模糊了,却还记得小昼叶那时住在位于浥春胡同的奶奶家,那狭长胡同外就是卖这种瓷罐酸奶的货郎。
  小昼叶简直抗拒不了凝固型酸奶,又被圆圆可爱的瓦罐和油纸上的蜂蜜二字吸引,特别爱喝这个。
  ——这是来自她遥远童年的,温柔记忆。
  沈昼叶温暖地笑起来,戳戳那个罐子,感慨道:“这个酸奶。”
  穿着校服的少年。
  沈昼叶扶正小瓦罐,对他温和笑道:“我以前在国内呆过一段时间,那时候喝过。”
  他顿了一下。
  陈啸之个高,靠在窗台上时影子长长地拖着,长腿散漫地支起,有种天资卓绝少年的洒脱与散漫。
  “你还在国内待过?”陈啸之别开脸,“几岁?”
  沈昼叶用吸管戳开油纸,想了想,带着一丝不确定道:“五岁那年吧。”
  她说完,教室里一片沉默。
  过了会儿,陈啸之带着一丝自嘲道:
  “哦,是吗。”
  语毕,他跳下窗台,走了。
  沈昼叶正吸着小酸奶,满头的雾水。
  -
  周六,天气阴沉沉的,将下一场豪雨。
  浥春胡同21号的红门油漆斑驳,里头传来碗筷声。
  沈昼叶坐在饭桌前,餐桌上悬的灯没开,她就在黑昏的天光中,打量着摆在桌上的、摄于1967年的黑白全家福。
  这是个位于寸土寸金的海淀的、四四方方的一个小院儿,房龄比她爸爸还老,窗框是铁刷油漆,上世纪的产物,如今锈得斑驳陆离。屋里的沙发、椅子乃至遥控器上,都套着洗得发白的布套,茶几则晾着奶奶看过的书。
  ——最新一本是《近思录集说》。
  厨房内传出沉闷的咳嗽声,片刻后抽油烟机关了,一名老人端着盘刚炸完的藕盒,步履蹒跚地走了出来。
  沈昼叶的奶奶一头白发,被发箍箍在脑后,戴一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