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名动天下-分卷阅读66


  这天到了九月中。
  玲珑今日无课去店里看看进程如何。刚跨进店门,程九给了她一封信。信封上“小东家亲启”几个字工整秀丽。
  信写在薛涛笺上,大意便是谢谢玲珑为她挑选的好茶,送人后对方很喜欢。以后若是需要,还会继续光顾。
  玲珑奇道:“这是谁送来的?”
  “就是之前花了一千多两银子买茶叶的那位。”程九道:“具体姓甚名谁,她不说,我也不清楚。她前些天也来过几次,你都不在。这次她直接带了信来让我转交给你。”
  玲珑恍然大悟。
  这位应当是辞退王掌柜和伙计那天,过来买茶叶送亲眷的太太。
  只不过她最近都在忙着上课,大部分时间无暇过来,因此没有碰到对方。
  玲珑小心地把这封信放在了自己在店铺里放置物品的小柜子里,开心地说:“这还是我头次得到顾客的赞扬。一定好生收着。”
  程九倚靠在柜前。大冷天的,他依然袖子挽起,衣裳也没好好穿,衣襟处半开,“这才开几天?往后感谢的信一定会越来越多。怕是你那丁点儿大的柜子会放不下。”
  这话玲珑爱听。
  她笑着朝程九道:“借你吉言啊。”
  程九咧了咧嘴,露出整齐白牙。
  不过玲珑很快就发现了,这世上不是什么都很顺心的。有些事儿顺利的同时,另外一些就没那么好运了。
  从中秋节过后开始,她在一个月内三次往徐府递拜帖,两次下请柬邀请对方去侯府做客,对方都是婉言谢绝。而且,只遣了一位妈妈来说项,连个推辞的亲笔信都懒得写。
  玲珑顿觉这事儿难度很大。深感歉然,想着恐怕要让太后她老人家失望了。
  但,碰壁是一回事,继续努力是另外一回事。
  玲珑继续下帖子,隔三差五的也送个拜帖过去。还不时地遣了人去打听徐太太的喜好,思量着争取在年前能够和对方面对面地喝一次茶。
  不管最终能不能成功,好歹也是努力过的。
  顾妈妈还劝过玲珑:“郡主什么身份?何至于这样低声下气地去主动示好?倒不如晾着她些。说不定晚些自己就来寻您了。”
  玲珑笑眯眯地听着,没吭声。
  庄嬷嬷当时寻了她说起太后的意思时,顾妈妈并不在旁边。自然不知道她之所以这么努力,全是因为太后娘娘发了话。
  其实玲珑早有准备,事情怕是没那么容易成功。
  如果这位徐太太不是块硬骨头的话,何至于太后还要庄嬷嬷悄悄来提点?想必太后那边也没有什么把握,所以特意和她说起。
  几次三番下来,眼看着店里伙计都招得七七八八了,徐太太那边还没有丝毫回应。
  玲珑无奈之下只能另做打算。
  她听人说起过,徐太太什么礼物都不收。虽然觉得没甚用处,玲珑还是让锦绣送了包自己做的花茶去徐府。
  极其难得的是,茶被收下了。
  令人意外的是,对方回了五百两银子过来。
  玲珑被徐太太冷落了很久,忽然这么一遭,顿觉有点受宠若惊,指了银子问锦绣:“这是怎么回事?莫不是徐太太觉得茶好,特意来谢我的?”
  锦绣艰难地开了口:“说是买茶的钱。因为是郡主做的,尤其珍贵,所以按照市价的几百倍来购置。”
  答谢和购买,虽然瞧着有点差不多,但是意义就相差甚远了。
  玲珑觉得那位徐太太是个有分寸的人,没道理会做这样的事情,追问道:“这话是徐太太的意思,还是说她底下人的意思?”
  锦绣斟酌着说:“给银子的是徐太太身边的一个丫鬟,看着梳妆打扮十分体面,应当是屋里的大丫鬟。她说话的语气十分冲,至于是她误传或者本来就是徐太太的意思,那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锦绣说的不肯定,但是玲珑心里明白,一般来说贴身的大丫鬟都是依着主人的意思来认真行事。
  见自己用心做的东西被人当做货品一样对待,而且对方表现得好似十分不屑,玲珑十分无奈,也有些难过。只能暂且歇了结交的心思,打算过段时间缓过神来再继续。
  ·
  一连数日,怀宁侯府那边都消停着没有消息过来,没有拜帖没有请柬,倒是让徐太太身边的张妈妈大感意外。
  张妈妈亲自沏了茶,端着托盘到院子。
  院中小丫鬟看到了张妈妈,笑着和她打趣:“怎的劳烦您来亲自捧茶了?不若我们来吧。您老歇歇。”
  张妈妈略微侧身避开了她们伸过来的手,佯怒着呵斥道:“知道这是什么茶么?前些天侯府送来,长乐郡主亲自做的茶。若是有点闪失,你们担得起责?”
  听了这话,小丫鬟们面面相觑,赶紧退了下去。
  长乐郡主自然是听过的。可是这京城里顶贵气顶受宠爱的贵女。
  太太这几天没事儿了都会要一杯郡主送来的茶来喝。只不过平时这茶都是太太屋里的大丫鬟来做,没想到今儿是张妈妈亲自来。不然的话,她们也不至于这样子贸贸然上去而被训斥。
  张妈妈捧了茶盏走到门前,朝里唤了一声,待到徐太太说了声“进来吧”,方才小心地推门而入。
  徐太太黄氏现下穿了秋香色交领褙子,未施脂粉未戴首饰,正在窗前练字。
  听到张妈妈进屋,她随口说道:“我很快就好。你且等会儿。”
  放下笔拿着帕子净手,黄氏走到茶几前略看了眼,才发现张妈妈端来的是什么茶,有些意外,“怎么今儿是你来泡的?”
  黄氏眉眼柔和,气质温婉。年岁稍大到了中年后,更是愈发沉静。
  茶香四溢。
  黄氏慢慢品着,不时颔首微笑。
  张妈妈问:“婢子泡的可还合胃口?”
  见黄氏点了头,张妈妈又道:“其实泡的好不好倒是其次。这茶本身十分出众才是最重要的。依着婢子看来,长乐郡主这做茶的手艺可以称得上是这个。”
  说着就竖起了大拇指。
  见张妈妈难得一见的玩笑样子,黄氏不由笑了,再抿了口茶,方喟叹道:“真的是很好。”
  好到她即便知道应该拒绝,却还是收了下来。想想不妥,又给了五百两银子做谢礼。
  只怕那黄白之物没的辱没了对方的好意,黄氏特意叮嘱丫鬟,说话一定要客气点。
  福建本是产茶之地,黄氏随夫君在福建多年,喜茶爱茶,于此研究很深。
  从这位小郡主做茶的仔细认真来看,对方并非是那种为了讨她欢心一时兴起而做出来的花茶,而是真心喜欢,从挑选到晾晒无一不精细。
  正是因为对方的这种态度,且做出的茶真心不错,她才把东西留了下来。
  品尝过后,唇齿留香。
  张妈妈看黄氏甚喜此茶,半玩笑半真地道:“太太在京中少有玩伴。若这郡主是个懂事的,或许可以一起品茶踏青。”
  不怪张妈妈这样提议。
  太太来了这么多天,对谁都不太放在心上,唯有那个茶铺的小东家能让太太花费些心思。
  至于高门太太和贵女们,除了这位长乐郡主得了太太的另眼相看,对于其他人,太太更没有结交的意图在。
  谨慎是好事,可谨慎到身边连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那就有些孤单了。
  黄氏知道张妈妈的好意,笑道:“听闻她才十多岁,即便喜好在此,也不见得能够谈得拢。再说。”
  她柳眉轻拧,思量了许久。一杯茶饮尽后低声道:“长乐郡主可是太子那边的人。”
  长乐郡主与皇家关系甚深。若与她交往,少不得要连累得相公站了太子那一方。
  这可得不偿失。
  张妈妈是跟了黄氏几十年的老人,很多话旁人说不得,她可以。
  边收着茶具,张妈妈边笑说道:“老爷之前不是说么,跟着皇上总是没错。而且老爷也说过,皇上很器重太子,那跟那一派多交往也没什么。”
  黄氏想了很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拿了本书去院子里小坐。
  徐大人刚任职不久,且京城事务繁忙,在家时间很少。
  张妈妈看黄氏一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