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南国玫瑰-分卷阅读67

吃的东西,没想到有朝一日要吃这些粗粮果腹。
  她是佩服斯嘉丽的,换成她可做不到。她从来没有去过家里的农场,连黑奴们怎么干农活都没有见过,要她养鸡种玉米她肯定做不来。她习惯了有钱的生活,习惯砸钱办事,但现在这种情况——
  战争期间要想活得轻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只有在波士顿这样远离战区的地方才能继续歌舞升平。
  她也不可能现在跑去塔拉帮斯嘉丽,她的理念还是砸钱办事,南方现在缺的是食物,有钱人总归是饿不死的,能买到所以要有钱。
  瑞德上次的信中说,杰拉德不肯离开塔拉,爱尔兰人死都不离开自己的土地,她当时还嗤笑过杰拉德的虚伪:他不是也离开了爱尔兰老家来了新世界吗?
  但现在想想,不仅杰拉德不肯离开塔拉,斯嘉丽三姐妹也不肯离开塔拉,塔拉是他们的财产,不能抛弃。这是一种“家”的概念,可以说是所有的人都会有的一种情结。
  故土难离。
  约翰也一直说着要回萨凡纳,准备在查尔斯的婚礼结束之后就回去,他放心不下罗毕拉德家的老宅。
  其实不就是一栋老房子吗?
  家里的农场只剩下土地了,在南方必定战败的情况下,罗毕拉德家还能不能保留农场的土地都不能确定。土地的地契文件是地主留存一份,市政府留存一份,萨凡纳的政府机构损毁严重,政府官员逃离的时候烧毁了大多数文件,战后的新政府说不定压根不会承认之前的地契。
  家里的地契倒是都在呢,可到时候难保不会成为一些废纸,就像南方自己发行的货币和债券一样,一文不值。
  她跟斯坦利谈到这个问题,斯坦利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到时候要看萨凡纳的新市政府里是什么人,具体会执行什么新的土地计划,不行就只能再买回来。
  斯坦利能理解罗毕拉德先生这种“守业”的想法,这是有产阶级的通识,家产不说一代比一代富有吧,至少不能减少,不然就会是“败家子”。
  约翰战前便离开了萨凡纳,还是很合情合理的去法国看望怀孕生子的爱女,就这样还少不得会被人背后非议是个“逃兵”,查尔斯之后加入南方军队才算给罗毕拉德家挽尊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也不知道瑞德·巴特勒这会儿参军能否让老巴特勒先生对家里的不肖子改观。
  瑞德昨天又寄了信来,这人还是有点能耐的,能在南方军队里混得如鱼得水,还能继续有门路往北方送信。
  他说到西点军校的经验大大帮助了他,半路辍学也不影响他成为军官,毕竟到了战争后期,有指挥经验的军官阵亡的差不多了,他比起那些没怎么受过教育的火线提拔的军官要强了一大截,但再有经验的指挥官也无法避免南方军队的节节败退。
  到了这时候,南方的财力和人力已经不足以支持继续下去。南方军队也有黑人士兵,但不像北方会有纯黑人的部队,南方军队将为数不多的黑人打散分配下去,不然的话,这些黑奴会整支部队倒戈。
  他的信中充满了一种旧时代地主崽子的伤感,他是认为南方必败,但亲眼见到这股儿颓败的精神,还是不免沮丧。
  他自嘲自己不是一个坚定的“战士”,他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想要加入南方军队。他这会儿详细说到带着斯嘉丽和梅兰妮逃出亚特兰大的那天,南方军队自己炸毁了火车站附近的仓库,仓库里有成堆的战争物资,食物、武器、拖不走的火炮、靴子、毯子等等,南方军队不愿意这些物品落到北方军队的手里,也没有更早一点向亚特兰大的平民分发食物。
  他感叹“个人”在时代的洪流中是多么渺小,他惊觉自己本质上还是个“南方少爷”。
  这封信里没有说他有多么想念她,只是一些前线的琐事,他的一些内心想法,看上去很一本正经。


第60章
  战争是会改变一个人的,斯嘉丽变了,艾希礼变了,梅兰妮变了,瑞德也会变的。
  她没有直接受到战争的影响,但她变了吗?也许。战争对这个国家的影响是全面的,有钱人受到的影响不大,可以跟战前一样灯红酒绿夜夜笙歌,可到底还是有些东西不一样了。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无法想象战争的残酷,就像安娜贝尔和玛格丽特,她们根本没法想象斯嘉丽会自己下地干活,她们的脑子里根本没有“大小姐做农活粗活”的概念,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可斯嘉丽也不知道呀。
  她在女孩子们面前说到斯嘉丽的勇敢,这使得她俩对那位姻亲的看法改变了。之前她俩只喜欢文静的卡琳,认为斯嘉丽和苏伦都太肤浅,原因是斯嘉丽和苏伦都不爱上学,也不爱读书,知识浅薄。
  现在她俩谦逊的认为斯嘉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负担起养活全家人的责任,实在非常了不起,换做她俩是做不到的。
  “这就是身为长姐的责任,是吗?”家中排行最小的玛格丽特问。
  “对。就像你们的长兄,他也必须负担你们全家。现在是斯坦利。”
  安娜贝尔点点头,“那样她可真是了不起。”
  “可我都不会那些呢。”玛格丽特担忧的看着自己细嫩的双手,“我想把我的零花钱送给她,你说可以吗?我可以不花钱的。”
  安娜贝尔连忙说:“我也可以省下零花钱。我们能怎么帮助她们?”
  “用不着你们的零花钱,我已经派人送钱过去了。”约瑟芬感到欣慰。女孩子们本性是善良的,接受的教育也是“正能量”的,正是百分百贴合这个时代需求的贤妻良母式的女孩子。当然这不是说善良不是一个好品格,善良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优秀的品格。
  北方报纸报道到战局总是一片喜大普奔,称北方军队胜利在望,腐朽败坏的南方伪总统和伪政府不得人心,终将被军队的铁蹄踏遍。但报纸很少提到南方平民的现状,约瑟芬让女孩子们读报纸,读完了要女孩子们想想如果一座城市外有军队围攻、内有趁火打劫的歹徒会是什么情况。
  女孩子们被哥哥们保护的很好,其实从来没有见过为非作歹之人是什么模样,因此很难想象。她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是来自书本,而不是真实世界,缺乏直观印象。
  被保护的女孩都很天真,这是好事,但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好事”。
  约翰·罗毕拉德归心似箭,打算10月启程返回美国,先到纽约,然后看看能否从陆路前往萨凡纳。
  他在信中不无恼火的再次提及奥地利的公爵,公爵这次没有自己来巴黎,但派了托马斯的妹妹过来,公爵小姐已经结婚,嫁给了另一位公爵,成了公爵夫人。
  年轻的公爵夫人希望哥哥能回家,做一个好儿子。
  可问题是,罗毕拉德夫妇确实没有见过托马斯·沃尔夫。
  托马斯·沃尔夫跑哪儿去了?
  一个有钱的贵族实际能做的事情很多,也根本不会把老爸的软禁当成一回事。如果他手里没钱,必须仰仗有钱老爸,那只能乖乖听话回家。
  公爵大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把儿子教养成为一个废物。
  对于公爵的想法,约瑟芬表示理解,公爵爸爸肯定希望儿子娶一个门当户对的贵族妻子,最低也得是伯爵之女,可惜,爱弥儿下嫁给一个美国暴发户,家世“降级”,罗毕拉德家可不是什么贵族,托马斯想娶罗毕拉德小姐,并且是个寡妇,除非她富可敌国,否则想都别想。
  长得再美也没用。
  美貌是武器,但很多时候美貌这件武器并没有什么用。
  北方报纸三天两头在说战争就要结束,不过没想到南方继续负隅顽抗,战事继续拖了下去。
  瑞德的信每个月总会有几封,要是送信人来不及过来,有时候会一下子送来至少三封。
  她也因此得到了许多第一手消息。
  南方节节败退,军队里没有什么人了,基本都是在逃跑。没人的军队能打什么仗呢?很多老弱病残,就连波琳姑妈的丈夫凯里都准备上前线了。轻伤都不允许去医院休养,除非断了腿缺了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