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男主高攀不起告辞-分卷阅读250

因为你太舍不得死了。如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你早就意识到事败之后你和你家人必死的话,你家人还是因为你落得这样的下场,你应该当场就自刎了。因为救不了,怎么努力都不行。”
  “而你没有,那就说明你不是心智懦弱之辈。你这样的人,会没想到你现在这个结果吗?会甘心自己落入这个境地之后,自己扛下了所有罪名,想换取家人的一丝生的希望都没办法吗?你很清楚,即使你什么都不交待,顶了罪,你的家人一样逃不出一死。你甘心这样吗?你不甘心!所以你手上一定有什么关键的东西,能够让凉王忌惮。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你舍不得死,你在等,等什么呢?你在等我们会不会发现邓婵母子吗?邓拓是你延续程家香火的希望,在你事败之后,最有希望逃脱的人就是他,所以你在等,在确保他安全无事之后,你才会甘心死去。”
  果然,果然啊!宫令箴太妖孽了。他落网那天就一直在担心了,却最终还是被他发现了。明明连凉王那边的人都不知道他有个私生子的啊!
  “还有就是你太好奇了,在落网那天,你还有心情问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怀疑你的?”
  程晋仑却觉得他问这句很正常吧?他不甘心啊。
  “这是心里还怀着希望的人,没到绝望境地的人,才会有的好奇心。但你我皆知,从你落网的那一刻起,你和你家人肯定是完了。你觉得你问出那话,合适吗?”
  好吧,这是一个破绽。
  程晋仑苦笑,“想不到我的言行举止,如此漏洞百出。”
  “你要的东西,我都可以配合你,只是......”
  “邓拓母子我会送出凉州,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你的家人,此事了结后,我尽量救出,他们会受你所连累,依律判刑。若是流放的话,我会照拂一二。”
  “这就够了这就够了.....”程晋仑喃喃。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一百六十八章

  第168章
  程晋仑愿意坦诚交待之后, 宫令箴派了一个人专门记录他交待的事情,而他和郑春林也站在一旁旁听。
  等程晋仑交待完毕, 两人走出地牢。
  忍不住, 郑春林频频打量了宫令箴好几眼。
  “你适合大理寺。”
  太明察秋毫了, 这是郑春林在地牢里全程看下来最直观的感受。
  那一日,在听闻了妻子身故的意外打击之下, 他还能注意到程晋仑这小小的不对劲, 真是妖孽。
  郑春林都不知该说他心智过人还是自我控制能力强。
  那日之后, 他几天没出现了。
  他和雍王还以为他会一蹶不振呢, 哪知道人家是在家里颓废了几天,但也暗戳戳地做了一些事。
  宫令箴淡笑不语。
  郑春林突然想到今年京城稻谷丰收以及各种新气象,还有他做了四年的天子近臣,蓦然意识到自己这话片面了,他是个全才啊。
  莫怪乎皇上如此宠信宫令箴, 人家是有真本事的。
  察觉宫令箴情绪不高,再思及他妻子的事,郑春林自觉地转移话题, 说起了正事来。
  “有了这些,咱们也算师出有名了。”说这话时, 郑春林狠狠地松了口气。
  程晋仑吐露的这些证据, 完全能够证明凉王想反出大梁的野心。不仅皇上师出有名,宫令箴也能洗脱诬陷皇族以及排除异己的嫌疑。
  当初他接到圣旨,得知宫令箴没有拿到凉王欲反的证据就秘密上报皇上时,郑春林就觉得他疯了。
  但后来他设身处地地想了一想, 就明白了宫令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这样做纵然冒险,但至少将主动权握在手里,能有几分生机。
  如果慢慢收集证据再上报,一来太耗时间了,二来容易打草惊蛇,消息有可能都出不了凉州。
  特别是他来到凉州之后,更能明白他为何会做出前一种决定,形势迫人啊。
  “接下来,咱们分头行事吧?”
  “好!”
  京城
  此时的京城,已是严冬时分,大雪茫茫。
  泰昌五年,对京城的老百姓而言,是一个好年。
  宫令箴虽然远扑凉州上任,但他先前撒的种子都开花结果了。
  老百姓们都觉得这一年,皇帝和百官励精图治,做了几件好事。
  先是新式插秧种植法在京城的推广,秋季时稻谷丰收。以及各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的种植方式的推广,如套种间种等,也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其次就是猪种的改粮,使得猪长得很快,肉质也非常美味。过年的时候,不少人家的猪都养了半年多,老百姓伺候猪伺候得精细,几乎每头猪都长到了一百二三十斤,可以杀了。
  还有黄豆,虞国公府这边,渐渐有选择性地开放了豆腐豆浆等豆制品的做法。随着黄豆的普及食用,更是丰富了老百姓们饮食日常。
  还有一项大的改变就是,入冬的时候,京城的老百姓们都用上了煤炭。
  这些煤炭都是从太原府之前发现的几座煤矿挖出来的,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之后便运到了京城来。有散碎的无烟煤,还有蜂窝媒,每一斤煤只要八到十文钱,是普通木炭价格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京城地处西北,每到入冬,都是极为寒冷的。每年在冬天冻死饿死的人都比其他季节要高出一大截。
  这个年代老百姓真没什么保暖的设施,连棉衣的棉花都不如后世的保暖,也没有冬天取暖神器土炕,所以每年冬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足够的柴火和木炭。以致于每年花费在这上头的银钱就不少。没办法,不准备充足的话,冬天真的有可能被冻死。
  现在好了,有了煤炭,每家每户都省下了不少钱。
  还有,今天的铁也便宜了一些。
  蜂窝媒由于百味豆腐斋的最先使用,在京城很是流行。
  趁着铁便宜的时候,有余钱的人家都会打上一口炉子。或放在厨房或放在客厅或放在屋里,方便得很,坐上一口锅,或烧水或煮吃食,都是极为方便的。
  而且受去年虞国公府温室种菜的启发,许多人家都会在放炉子的屋里种上一些小青菜。大规模种植是没办法的,太费煤炭了。但是种上几架子,还是够自家吃的。大冬天的时候,看着水灵灵的青菜就眼馋,做饭时候偶尔掐上一把或炒或煮,都是极为美味的。
  有肉有菜有粮食,饿不到冻不到,这就是百姓们心目中的好日子。
  老百姓们明显地感觉到这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
  而这些利民惠民的措施,来年会由京城向全国普及。
  宫家那片希望之田收割的时候,为了方便来年春季稻谷新式插秧法的推广,从全国各地征集了一些在本地有善行美名的良民进京参观。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看到希望之田以及整个京城郊区田地都是沉甸甸的稻穗,见到的人都信了这新式插秧法能增产。
  如今全国多地百姓都翘首以待呢。
  就在这时候,有流言传出,凉王在凉州欲反。
  百姓们闻言第一个念头就是不喜,民心全都站在大梁这边。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在大梁虽然没有这句话,但无论是皇上还是臣工还是普通的老百姓,自上而下,都知道战争是销金窟。
  能擒住祸首或者通过小规模的战役就能解决掉凉王的话,是最好的,这是泰昌帝最乐观的想法。
  但他却不会因为有这样的想法,而什么都不做。
  皇帝暗中下令陈兵凉州,东南两路大军都有调动的迹象。他积极地预防应对着可能会发生的战事。
  虞国公府弥漫着一股低气压,凉王欲反的事,虞国公府的主子们知道得比外面的人都要早。
  这日,虞国公府一回府就被请到老太君跟着。
  “咳咳,凉州太危险了,不行的话让他们夫妻二人回来吧。政绩名声什么的,都是其次,总得有个前提,那就是活着。”这是老太君见到他的第一句话。
  宫曜静静地听着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