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逆袭成男神-分卷阅读14

心理承受能力低难道还怪我心理素质杠杠的不成。
  没过一会儿,在其他考场的王建国交了试卷出来。出来以后,王建国依然一眼看到了和着班主任老师说话的季言之。
  王建国朝着季言之所在方向走了过来,走近之时冲着二人打招呼,并礼貌的邀请季言之参与他们的聚餐。
  这一回,季言之婉拒了王建国的好意。
  他分别和班主任、王建国道了一句晚安,便踩着那辆自己组装而成的自行车,穿过县城并不宽阔的大街小巷,回到了出租屋。
  李幺妹早就将大骨头砸破,提前炖好了。
  季言之一回来,就闻到了来自于大骨汤的香味儿,配合着青葱末,简直勾得人垂涎三尺。
  “回来啊!”
  阿婆放下手中的活计,乐呵呵的问季言之考得怎么样。
  季言之笑着回答:“我感觉还可以。”
  “那就好。希望祖宗保佑,咱们言娃子金榜题名。这样阿婆到了地下,也算有脸见言娃子的爹妈了。”
  “阿婆说什么呢。阿婆定会长命百岁的。”李幺妹端着炖好的骨头汤进来,顺嘴就说道:“我和阿言都会好好孝顺阿婆的。”
  阿婆:“好好好,你们都是好娃子。”
  阿婆笑眯眯的接过季言之递来的大饼。
  那是李幺妹炖骨头汤的时候做的,类似于锅盔,里面有肉有菜,配着骨头汤吃,味道别提多好了。季言之一顿就可以吃很多,李幺妹和阿婆两个人的食量加起来还没有季言之的一半。
  吃了晚饭,季言之就着昏黄的灯光看了一会儿的书,并归纳一下明天可能会考到的知识点,便就此歇下。
  一夜无梦,清晨起来的时候,李幺妹已经将早餐准备好了。
  豆浆油条配皮薄馅多的素菜包子,素菜包子是李幺妹起了一大早,擀面皮自己包的。豆浆油条则是阿婆出门去集市上买的,到季言之起来的时候还是热乎的。
  李幺妹用开水烫了几个昨天就煮好的鸡蛋,全都推到了季言之的碗里。
  “阿言赶紧吃,今天还要考试呢。”
  季言之也没有跟李幺妹客气。一口油条一口鸡蛋,再一口素菜包子配上豆浆,吃得别提有多惬意了。
  阿婆也在吃,不过和季言之每一样早点吃常了一遍不同,阿婆只是吃了半个素菜包子,喝了半碗豆浆,就端了一张小板凳,坐到一旁糊起了纸盒子。她家言娃子那么聪明,一定能金榜题名考上大学。真那样,她存的那些钱可不够。她得多糊些纸盒子,多存点钱。
  吃了早饭,季言之骑着自行车前往镇高中继续进行高考后,李幺妹洗完碗也加入了糊纸盒子的行列中。和阿婆想的一样,李幺妹也是想多挣点钱来补贴家用。即便季言之给李幺妹的钱票很多,但习惯勤俭持家的李幺妹还是在阿婆的指导下,将大部分的钱票存了下来。
  好在李幺妹比什么都抠,特别是对自己更抠的阿婆好点,在吃食方面并不精打细算,不然季言之还得抽出时间来个提前教妻。
  李幺妹和着阿婆糊纸盒子,一糊就是一整天。中午的时候,季言之是回来吃饭的,并告诉家里的两人晚饭他在班主任家吃,顺便帮生产对上参加高考的知青们问问全国都有哪些大学。
  就这样,对于季言之来说简单至极的高考结束后,第二天他便带着阿婆、李幺妹回了生产大队。县城里的出租屋已经退了,季言之就打量着高考成绩出来以后,让生产队的人都跟着高兴的同时,顺便再狠狠的收拾一下老杜家那一窝子又毒又蠢的东西。
  由于回来生产大队住的消息,高考结束的那一天,季言之就告诉了生产队上的知青们,所以知青们特意起了一个大早,天还没有大亮就等在了家门口。黑压压的,让和李幺妹商量着开春要在自留地里种什么菜的阿婆也忍不住错愕了一下。
  “阿婆,他们是来找我的。”
  季言之将院门打开,趁着李幺妹和阿婆进屋给久不住人、空气中散发着一股稻草腐朽味儿的房子除尘散味儿的功夫,和着知青们一起谈论全国有哪些大学自主招生,以及各高校招生的大概录取线是什么。
  他们这个生产队报名高考的人连同知青在内,一共有七人。其中除了季言之和另外一位高中毕业有两年,大队长家的小闺女外,知青全部参考。不过水平参差不齐,除了王建国外,几乎都对自己的考试成绩没有多少信心。就连那嫁人以后,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胡秀娟,也是忐忑不安,和着知青同志们一起跑来找季言之。
  知青们想打听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可满的,所以季言之就把自己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末了还说:“填自愿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一点,我的班主任老师已经说了,此次高考刚刚恢复,考题出的的确不难,但录取比例却不高。班主任老师估了一个数,觉得大概只会录取二十万次的人数。”
  “你们想想全国参加此次高考的人数有多少,据统计不下五百万人次。”
  “五百万参与高考的考生之中只录取二十万人,也就是说,即便你的分数过了录取线,也不敢打包票一定能考上。”
  听到这里,胡秀娟的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
  她的水平她自己清楚,走运的话刚刚擦过高考录取线,这不就是说即便自己走运,考试成绩过了高考录取线,也不一定有机会上大学吗。
  “那该怎么办。”
  胡秀娟双手绞着衣袖,隐隐有些不安的问。
  “不管填志愿的时候,填写报名哪个学校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录取。”王建国开口道:“不是有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的填写吗。我在想,如果录取不到第一志愿,那也有可能会被调剂到别的学校。”
  “今年上不了大学,不是还有明年吗。”大队长家的小闺女突然插话道:“国家恢复高考,不可能只恢复一届的。就算没考中,明年也是有机会的。”
  “杜春红同志说得对。”
  王建国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杜春红,突然问道:“杜春红同志,你打算报考哪儿的学校。”
  “我以后想当老师,所以打算报考师范学校。”杜春红落落大方的回答道:“首都A市是祖国的心脏枢纽,那里的师范大学一定比其他省份的要好。”
  “杜春红同志的这说法我赞同。”一位平日里看起来沉默寡言,但是这一刻却很活跃的知青充满了_0_ji_0_qing昂扬的道:“我的志愿也是首都师大。王建国同志、杜春红同志以及大家,都一起努力吧!”
  季言之突然笑了起来:“我打算报考首都大学,不过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或许填写可以多填一个箐华大学的。”
  王建国点头:“季言同志成绩好,的确可以在两所有名大学里做出选择。”


第14章 知青的遗腹子(14)
  过了几日,考生们陆陆续续填写高考志愿表格的时候,季言之的的确确多填写了一个箐华大学。
  也不出意外,在高考分数正式公布的那一天,季言之每科满分的考试成绩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不光县里就连市里的领导都满面红光的来到了生产大队,向阿婆表示了感谢,感谢她为国家培养出了这么一个人才。
  阿婆一个地道的乡下婆子,虽说年轻时读过几本古书,但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当即就忍不住喜极而涕,跟着好几个人都说,季言之这样有出息,她这个糟老婆子也算对得起早亡的女儿女婿了。
  和着季言之早早定下亲事,就等两对小人儿成年以后就举办婚礼的李大爷家也是与有荣焉。
  王大婶更是在大家朝她道喜的时候,喜气洋洋的道她慧眼识人,早就看出季言之大有出息,哪像老杜家那群鼠目寸光的蠢货,为了几口粮食就干出撵了亲老娘、亲外甥的事情出来。
  老杜家那窝子的糟心玩意儿,活该现在被人笑话,还沾不了一点儿好处。
  与此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老季家也十分的热闹。
  自从季知东参军,季知南被搞鬼取代季知西下乡插队以后,老季家就成了季老爷子第三任妻子以及第三任妻子所出的一双儿女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