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农家恶妇-分卷阅读157

花生、酒鬼花生、怪味花生或者花生粘,都是好卖的。有这几样,再配上一颗灵活的脑袋,只卖花生也能攒起家当。
  “回头你好好跟我学,学会了就自个儿扑腾去,别在我铺子里混日子了,没啥意思。”
  “我要是挑担卖花生去了,那谁给你站柜台?柜上不得要一个人?”
  “请个人还不简单?反正站柜台的就只站柜台,也不怕他偷学手艺。”
  唐氏想起来:“你看小鱼咋样?你四婶还说呢,说东子出去一年时间变化不小,还说要是有机会也想让小鱼出去长长见识。”
  这个小鱼是何家四房堂弟的小名。
  他比东子还要小哥两岁,过几个月才满十七。
  何娇杏跟他差了几岁,没怎么玩到一起过,他们之间就不是那么熟稔。说起来到底是堂姐弟,都是姓何的,小鱼的为人她也信得过。
  “四婶舍得的话,我求之不得。”
  看闺女一口就应下,唐氏让她等会儿,这就转身出门去喊她四弟妹过来,说东子学得差不多这就准备做买卖去了,杏儿那头要个站柜台的,问她小鱼肯不肯去。
  她四婶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
  能进县里长见识是好事情啊,这还有不肯的???
  “反正我是一千一万个同意,就看杏儿,她瞧不瞧得上我家那个笨东西。”
  何娇杏跟着走出来:“家里人肯去帮我我就高兴死了,哪有瞧不上这一说?”
  “那好!我这就给臭小子收拾上,你说个日子,到那天我让他过河找你去。”
  何娇杏说不出意外是十六出门,要是临时改期她让程家兴下河边传话。这都不是最打紧的,何娇杏想起来把在站柜台的待遇说了说,大概每个月拿多少钱也告诉她四婶,还道进了县里可能不光是那点活,临时要做个啥喊到就得去。
  “这些我抽空就跟他说清楚了,老姐你省点唾沫。”
  东子打发了他四婶儿,接着跟何娇杏闲唠,他俩又说到做买卖上头,何娇杏说花生米卖得便宜,就在镇上就好卖,不用非得进县里。“其实不用我说你也该知道,我跟你姐夫选在县里置铺面是因为铺子固定在一处,那地方往来的人少了就不好办。你挑着担走没这方面担忧,这头三六九逢集,你三六九在这头卖。那头一四七逢集,你一四七就到那头去。哪里人多你去哪里,有人才有生意。”
  “你好好跟我学学做花生米,学会了自个儿也多练练手艺,练成了好生做,你姐把看家本事都教给你了,不挣钱别来见我。可别想着搞砸了再让我给你想门生意,真到那一步,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何娇杏只是这么一说,东子就往后缩了一步。
  老姐还没动手,听着这话他就腿疼。
  何老爹大力拍他肩膀,说不用何娇杏出手,他敢胡搞瞎搞当爹的就先收拾了他去!
  “前两天听人说程家贵前头那个媳妇儿,也就是周氏她回村了?跟娘说说是啥情况?”关键时刻唐氏岔开话题,解救了还没做起小买卖就扛上压力的小儿子。
  何娇杏也没亲眼见着,就把刘枣花那番话复述了一遍:“我婆婆很不想她回来,二房两个这才把日子过顺,婆婆很怕周氏回来横生枝节。大嫂说以她对周氏的了解,人不是回来找二哥的,恐怕是以前经常遭人指点,都说她没子女缘不容易怀且不会生,她特地回来给自己正名。”
  “那她胆子很大,前头没了两胎,好不容易怀上不老实待在镇上,还敢回乡下来。”
  何娇杏道:“可能嫁出去有点久了,想家吧,要是在夫家过得不够好,就更想回娘家看看。”
  唐氏摇摇头,说周氏那个娘不是好的,她要是好,当初不会那么仓促草率的卖女儿,怎么说都该为亲闺女多多考虑。清水镇上的情况,大榕树村人不太清楚,他们鱼泉村知道不少。
  那个马家,称不上坏,但嫁过去也不会太好过就是。
  都不用仔细打听,想也知道周氏现在的生活赶不上以前给程家贵当媳妇的时候。
  ……
  母女两个闲唠起来,男人家不爱听这些,也到旁边去小声说话。等说得差不多了,何娇杏又留下吃了个饭,晚些时候回去她把东子的决定告诉程家兴。
  程家兴有心理准备,听着没多意外。
  看他那么淡定,何娇杏道:“你没啥想问我的?”
  程家兴先摇摇头,又想起来,问:“我丈母娘没让东子先把媳妇儿娶进门,解决了终身大事再出去扑腾?这就由他做买卖去了?”
  “我娘是有那意思,让东子顶回去了,他说要是买卖做得好,挣了大钱,不是能娶个更好的媳妇儿?他还反过来劝我娘别急,甚至扯出咱二哥程家贵举例,说二哥成亲就早,不也还没当爹?凡事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着什么急?”


第124章
  正月十五这天, 老程家上下还一起吃了顿饭, 在饭桌上他们又惦记起远上京城的程家旺。
  “听人说京城的冬天冷得很, 最冷的时候撒尿都能结冰,老四出门就是秋天, 到那头不正好在冬天里?也不知道他是咋过的?在北边受没受冻。”
  话是程家富说的, 说到这儿他整个人担心起来, 菜也吃不下酒也不想喝。
  程家兴道:“家旺走之前就说, 等他安顿好会想法子送信回来。”
  这么说连程家贵都担心起来:“大几个月了,信怎么还没送到?该不是真有个啥情况?”
  冬菇刚才吭哧吭哧啃了个炖烂的大鸡腿,看她一手都是油, 何娇杏拿帕子给稍微擦了几下。听二哥程家贵这么说,她道:“从咱们这儿到京城几千里路,要捎信回来哪有那么容易?他请人写了家信或者只能托给南北跑货的,或者就要等科举年把信托给本地举人。甭管哪种情况, 都得随人家方便。”
  会这么麻烦还是老程家几兄弟身份低了, 没本事让人特地给你跑腿。
  这话需不着点名, 大家伙儿心里有数, 黄氏说:“好好过个节,也不想想好的, 不说点高兴的!”
  话题最初是程家富引的,老娘这样说,他挠挠头, 解释说就是过年过节才想起来,忙的时候还想不起。“娘啊, 弟妹生了儿子的事,您说老四他知道吗?咱们是不是该想办法给他捎个口信?”
  说到这个,黄氏也没主意,她习惯性的看向程家兴。
  不光是他,全家人都看着程家兴。
  程家兴说:“都不知道他在何处落脚,没法子捎信。”
  “不是说人上工部做事去了?”
  “朝廷年年兴土木,工部不知道养了多少匠人,这些匠人平素也不上衙门报道,都听从上面安排,该学徒的学徒,该做工的做工,把信往衙门捎那不是乱来?真要给他去信也得他先写信回来,咱们要知道他在哪处安家。”
  ……
  两个当哥的齐齐摇头。
  感叹说可怜了小四,还不知道做媳妇儿的给他生了个胖娃。
  刘枣花听了半天,嘟哝一句:“有啥可怜?老四咋说是揣着银票走的,带了至少得有上千两在身上,随便都能找个小院子落脚。至于说四弟妹,是没男人在跟前,不也买了丫鬟伺候?用得起丫鬟的人哪用乡下穷鬼可怜?我听人说袁木匠那铺子生意红火得很,挨着这一片都知道他带的徒弟因为手艺好让朝廷看中被招去京城做工,徒弟都有这能耐,师傅手艺不是更好?外头还说朝廷本来也看上他了,他岁数大了点,不好奔波,这才继续在镇上开铺子。得了这个名声,打桌椅板凳的都爱找他……”
  刘枣花那张嘴很是能说,一念叨起来就没完没了,程家贵从桌子底下踹她一脚都没叫她打住。
  还是黄氏把端着的饭碗重重一放:“吃都堵不住你的嘴?”
  “……我就是想说你们这是穷操心,哪用得着?”
  黄氏都瞪上她了:“你还说?”
  行吧,闭嘴就闭嘴。
  虽然说闭上了嘴,刘枣花打心底里还是觉得四房是天降惊喜,她要是袁氏都高兴死了哪用谁去可怜?程家富跟程家贵去心疼程家旺,那叫啥?吃咸菜喝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