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农家恶妇-分卷阅读166

都可以拿风扇抵着,用冰的压力就小得多了。
  想当初风扇刚到京城,还有人觉得这玩意儿鸡肋,还没一年,它已经风靡京中,连带着让贵人们又想起程家兄弟的故事。立夏以后隔三岔五的有人问起程家旺,他见了一些对他好奇的人,在工部的待遇也一升再升。还是个匠人,却得了许多褒奖,也领了赏,还被安排去跟着很有本事的师傅学习。
  一个年轻有为的小伙子,他的周围势必会有花蝴蝶环绕。
  这年头男女讲究个大防,倒是没姑娘家厚着脸往他跟前凑,这段时间却有好几个想当他老丈人的,几乎都是工部养的巧匠。
  要是单身程家旺一定会好好考虑,可他有媳妇了。
  他只得遗憾拒绝,表示已经成亲,实在是没这福气。


第131章
  除了前头送回来那封信, 老家这边就再没有程家旺的消息, 这也不奇怪, 两地相隔几千里路,捎封家书谈何容易。前头收到信后, 程家兴请人代笔给兄弟回信, 写那封信就废了几文钱而已, 后来为了送上京城他没少打听, 又是花钱又是托人。人家还说呢,没得为他特地去跑一趟的,就只能跟着商队走, 走的快点信就早几天送到,中间要是遇上啥事,耽搁一两个月也正常。
  人这么说,程家兴还是把信递了过去, 这都是两个月前的事, 到今天家里人也不确定他收到没有。
  其实收到了, 在之前送回禄州的家书里面, 程家旺留了个地址。几个月之后,有个北上的商队抵达京城, 负责的管事谈生意去了,跟着跑腿儿的卸了从南边走过来的货,得了两天休息时间, 就把信送去程家兴说给他那地方。
  那是个略有些偏僻的小院子,跑腿的找过去, 给他开门的是个五十岁上下的老叔。
  跑腿的问他是不是叫程家旺。
  “你找程家旺?找他干啥?”
  “有人托我给一个住在这里叫程家旺的带封信来。”
  “那信呢?”
  “你是程家旺我才能给你。”
  老叔没法,才告诉他这小院的主人家是叫程家旺,是个二十来岁的巧匠,给朝廷做活的。他白天都不在,要见本人得傍晚再来。又听说这老叔是给程家旺看门以及做闲杂事的,跑腿送信的就没在这头耗时间,把信放下,临走前还留了个话,说他们商队从南边拉货上京,再把北边的东西运回去,一般会在京城待将近一旬,如果说程家旺看了信之后想回一封,就在这两天写好送到他那里去,他也能帮着投递回去。
  给看门的收好信,说知道了,那跑腿的就出了巷子。
  当天傍晚,程家旺一回来就听说有他的信,不用问就知道一定是从老家送来的。程家旺心里一热,从老叔那头取过信又匆匆出了门,他竟然连晚饭也顾不得吃,急忙去找识字的人给读信去了。
  这封信是程家兴口述,请读书人代笔的,称呼自然随程家兴走,开头一个“老四”就让程家旺迸出泪花,出来是还没一年,可他是孤身一人在京城,形单影只的,非常想家。
  是怕叫人看了笑话,程家旺强忍住泪意,安安静静的听人读信。
  他三哥这封信没润色过,就是原汁原味儿的,有点啰嗦,叫程家旺听来却分外亲切。三哥在信里讲了不少事,比如说他走了之后才做起来的麻辣烫生意,还有二嫂,就在年前也把出喜脉,这都挺着老大的肚子了,还提到过年的时候人人都在,唯独缺了他,感觉气氛不如往年好,年三十那天爹娘还念叨,说不知道家旺咋样?北上这一路顺不顺利?在京城安顿下来没有?又是怎么过的年?……
  程家兴蔫坏,他明明知道兄弟心里最最惦记的是他媳妇儿和媳妇儿肚子里的娃娃。
  知道你惦记,我就要吊吊胃口,把最要紧的事搁最后面说。
  他把家里其他人全都罗里吧嗦讲了一遍,这才切了个木匠铺的视角,告诉兄弟袁氏生的是个儿子,生下来之后他赶马车带娘去看过,娘本来有意思给袁氏伺候个月子,最终还是没有,袁氏买了俩人,让老娘省了不少心。
  再说那小子,因为当爹的不在,就让袁木匠取了小名,叫刨子,就是木匠都会用的那个刨子,喊着还挺脆挺响的。
  刨子他刚生下来还不是很胖,现在胖了,袁氏怕断他奶水天天都在进补,鱼汤肉汤这些没断过,她吃得这样好,奶出来的孩子自然不错,就可惜她自己胖了两圈,上回送娘过去看孙子时见她还在为那一身肉发愁。跟男人相隔几千里地自己非但没日渐消瘦还胖了……想想也闹心。
  程家兴不搞什么善意的谎言,他都是大实话怼过去,明着告诉程家旺你媳妇儿心里挺不踏实的,生怕分开两年自己的幸福就让别人夺走了,让程家旺在外头注意着点,别发展出第二春第三春来。
  老程家爷们都疼媳妇儿,没有在外头乱搞的。
  在信的最后,程家兴也说希望他最好是让送信过去那人再带封信回来,说一说后面怎么安排。不管咋说他才是袁氏的男人是刨子的爹!那娘俩是跟着就上京城还是过了今年,等明年开春以后再动身,这个其他人都不方便给拿主意。
  程家兴说他觉得为小的着想最好是等明年,那孩子哪怕养得不错,还是太小了一点,不合适长途奔波。
  要等明年的话,那程家旺就得单独给袁氏写封信去,说点好听的,安抚下她。
  ……
  这信挺逗人的,不当心听到的外人都觉得大老远送个家书来就写这些,这也太俗了一点。
  另有人调侃程家旺,问他写信过来这人是谁啊?
  听说是他三哥,人家就笑了。
  “你三哥真有意思,我们写信从来都捡好话说,有糟心事也瞒着,哪能让在外面的人担忧挂记?”
  程家旺挠了下头:“我三哥他从来都是有一说一。这样好,听了心里踏实,报喜不报忧的家信写还不如不写,隔这么远传递消息已经很不容易,咋还哄骗人呢?”
  程家旺还想请帮他读信的代笔,写封回信。
  可惜天色晚了,人家让他回去打个腹稿想想清楚到底要在信里写些什么,明天抽个时间再过来。程家旺应承下来,他取回信,留下几文钱做答谢,这才回自己的小院子去。
  托这封信的福,他长久以来悬着的心放下了。
  真好啊,袁氏顺顺利利的生下个胖小子,母子平安,这下他也后继有人了。
  高兴之余,他心里也有点不放心,生怕媳妇儿在老家胡思乱想,想出毛病来。是该像三哥建议的那样,让媳妇儿过完这一年,等下个春天再动身北上,到时候一则天气回暖,正好赶路,二则刨子也有一岁多,能扛得住。要她明年动身,那就得同她说几句,把人稳住,就得单独写个信给她。
  可惜了他们夫妻两个都不认字,写信的要人代笔,收信的要人帮读。
  这么搞着还不好写太腻歪的话,当晚躺床上程家旺还在琢磨,在想该咋说才能叫袁氏安心。早先就听三哥说过,说怀孕的女人就难伺候,她情绪起伏大得很,不单想一出是一出,经常会因为你一句话没说好赌气半天。你问她她不见得会说,好不容易说了,你才知道惹她不高兴的其实就是芝麻绿豆的小事情。
  怀孕的时候是这样,喂奶那几个月也没好多少,三哥说有了娃媳妇儿会变,做男人的要习惯,还得小心呵护着,人家嫁给你为你操持生活给你生儿育女不容易,偏偏这几个月程家旺人不在,袁氏会东想西想也不是她矫情,她情绪来了控制不住。
  这怪谁呢?
  怪袁氏就太苛刻了。
  又不能怪程家旺,天底下哪有什么事纯粹是好的?祸福总是相依。
  手摇风扇给他挣了钱挣了名声,同时也让上面注意到他。
  他得到了进工部学习的机会,能跟着更好的师傅学更精巧的手艺,却不得不跟媳妇儿分离一段时间。
  凡事都有代价,程家旺觉得看长远点,短时间的困难可以克服。他们夫妻两个分开也有大半年了,再忍忍,明年的这时候应该就重逢了吧。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