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女配功德无量(快穿)-分卷阅读376

…没那么好忽悠了,尤其是看到了王进,方建忽然明白了,这位只怕也是那个邬盼巧的安排,就是为了防着他。
  “没什么,正好顺路。”方建笑了笑,忽然觉得自己守着这里也没什么意义,只要王进在,他就没办法做什么。
  等到人走远了,章文成拉着哥哥的手,“那个人好奇怪啊。”
  方建等到人走了之后,觉得那个人有些眼熟,只是不知道在哪里见过。
  等到晚上洗漱完毕之后,忽然想到了那一场大雨时候曾被童秀秀收留,然后那时候还很期待和方建之后的交往。
  方建告诉他,能有办法让他记住书本的那些内容。
  父亲亡故的冲击让高烧断断续续,他也几乎忘了那个约定,只是今天冷不丁响起。
  娘亲好像提过已经给人送了东西。
  他现在也不需要方建的那些法子了,娘亲教给他的那些已经足够用了。
  ——
  三年的时间,章信鸿都是班上的头名,在出孝的时候,参加了县试。
  给章信鸿作保的是刘夫子介绍的一位廪生,刘夫子更是给县官写了一封举荐信,对章信鸿此人学问是赞不绝口,特地提到了他的孝顺。
  县试的头名是被称呼为案首,头名是由县官点的,九岁童子便知孝,可见其心思纯正,在考试前,就对章信鸿留了一个浅浅的印象。
  因为要请廪生做保,要缴纳银子,除了家境好的,绝大部分是等着有把握了才会下场。
  所以参加这考试,年幼之人寥寥无几,九岁的章信鸿便十分显眼了。
  因为早晨会打一套长拳,他的个头在同龄人里显得欣长,得了章平和邬盼巧的好颜色,让人见着便眼前一亮。
  作为考官,在经过章信鸿这里的时候,下意识地放下脚步。
  他答卷很有规律,审题之后,会先在宣纸上理顺了思路,写好了文章,有条不紊誊抄在答卷上。
  用的也是县试里不常见的馆阁体,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儿来的,好像练了有段时间了。
  这馆阁体自然是苏玲珑教的,练了两年的时间,章信鸿的字说不上多好,少了自有的韵道,苏玲珑就自己用了馆阁体给他写了帖子,当做是偶然从市面上买到的。
  简单看过了章信鸿的答卷,县官觉得他这一次的童生就算是稳了。
  谁知道,在评定试卷的时候,其他几位筛出来的头三名,其中一个就是那个九岁童子。
  县令想到了那封举荐信,加上在考场上这孩子的表现也不错,笑道:“以我所见,这份为头名罢,说起来,私塾里的那位刘夫子,对这位是褒奖不断。此子颇为纯孝,六岁稚龄便知孝悌,父亲亡故,守孝三年在书院里不曾嬉戏。”
  在私塾里都是同龄孩子,除非实在是性情太过于孤僻,一般孩子都无法三年不嬉戏,现在县令特地点了这份,诸位便再看一遍答卷。
  毕竟是九岁的孩童答卷,文章的见识是有过自己的思考,不过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是参加府试恐怕就难以擢为前列,不过在县试里确实也算是上优了,尤其是一手难见到的馆阁体,诸位都心知肚明,这位是冲着继续往外走的。
  “王大人说得对,此子堪为县试头名。”
  “是了,文章让人见之忘俗,神采飞扬。”
  “王大人好眼光。”
  在众人的恭维声里,就定下了章信鸿为头名。
  ——
  等到放了榜,这章家三房的章信鸿赫然成了榜首,就成了镇上最热闹的话题。
  要知道,这县试之后,按道理是还要经过府试和院试的,但是若是县试的榜首不一样,可以直接就是秀才了,若是想要做廪生,还须得参加后面两试,若是不要这廪生资格,便可以安心准备秋闱。
  等三年一次的秋闱,若是过了,那就是吃皇粮的举人老爷。
  章家不缺钱,已经是县试的第一,还不如直接先试试看乡试,若是考不上了,再回头考廪生也不急。
  “章家的二爷是秀才,指不定在家里头就给孩子多补课,之前二房的那个不是还去了飞鹿书院吗?现在就是轮着了章家三房的了。”
  “二房的那个是章二爷的亲儿子,当时可都没考上案首,是中规中矩,先县试再府试,两考之后才是秀才的,后来去了书院里,这章信鸿可不一样。”
  “要是章三爷泉下有知,也当欣慰了。这孩子原本还挺调皮吧,没想到现在这么出息。”
  “说起来,还是章家的家风正,所以才能这样,连上三房这个,算是章家第三个秀才,可真出息了,这么多秀才,指不定将来就能出个举人老爷。”
  “你以为举人老爷有那么容易啊?”
  “举人老爷我知道是不容易的,不过三房这个说不定还当真是有戏,他年岁小啊,现在就考上了案首,等到晚点的考试,就是举人了。”
  方建拿着绣线等物经过的时候,正好听到了别人在议论章信鸿,他本来站在拐角处,听到了这些话,立即就站住了。
  他知道,要是再往那边经过,等会这群人就不会议论章信鸿,而是议论他了。
  他站在墙边听了一小阵,有时候有些羡慕章信鸿,有一个好家境,能够读书,他低头看看自己拿着的绣线,是不大可能了。
  方建两年多前从私塾回来了之后,在童秀秀期期艾艾的目光里,继续捡起来刺绣。
  这让童秀秀松了一口气,方建的天赋不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孩子的眼睛好,在花样和配色上,方建的比她好,而且价格也比她的高。虽然还有章家给送来的粮食,等到吃完了之后,两人做刺绣,应当也算是不错的营生。
  反正关着门,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绣花。至于说外面那些阴阳怪气讽刺的话,童秀秀就完全当做听不到了。
  她的儿子好端端着呢,凭什么要唉声叹气,好像是她害了方秀才的儿子一样,方建也是她的儿子,难道她不心疼?这是为了今后买书做出的必要牺牲,等到儿子认字了,考了秀才,就算没法做什么廪生,去私塾里做个夫子也是好的。
  方建打定了主意靠着刺绣自己赚钱,等到攒到了购买千字文的书,他在怀里揣着银子,想要买的一瞬间就不停地反问自己,值得吗?
  他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攒了银子,只能够买一本书,没有人指点,可能那些字他都不会读,也没人讲解。
  而且那个时候章信鸿已经有了神童之名,方建的年龄本来就比章信鸿还要大一些,有了书他能够超过得了章信鸿?
  方建最终还是放弃了,他也不想着自己能够光宗耀祖,绣花没什么不好,在现代他就看过把苏绣发扬光大的是个男人。
  童秀秀看到了方建攒了银子,看着孩子出去,她想着,等到拿到了书,到时候方建就可以读书,然后光宗耀祖,她没想到方建是空手回来的。
  “书呢?”童秀秀左看又看,难道是揣在怀中?
  “买不起。”方建说道,“没有夫子讲解,死了这条心,买书是纯粹浪费钱。”
  童秀秀有些不甘心,还记得以前方建说过的话,“那你可以自学啊。”
  方建嗤笑了一声,懒洋洋说道,“有些字认不得,我不知道读音,不知道释义,之前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说完了之后,又拿起了绣绷子,读书什么的,太不切实际,还是继续绣花的好。
  方建不是纯粹的古代人,自然没有什么绣花是女人干的活,男人碰不得的概念。
  他认得几个繁体字,但是不会用毛笔,没人指点他练字,他没办法去做账房先生等需要认识字的工作,也不愿意卖苦力。
  所以这个偏安静的工作,总体还是挺适合他,加上他有画画基础,有意识地把排版布局放入其中,童秀秀不明白为什么他的绣样价格高,但是方建很清楚,是因为他的绣样就打得好,再上再琢磨点配色,用上点渐变的技巧,花色就比别人的绣样更为生动。
  方建可以不在意自己做绣活,但是童秀秀不行,支撑她的就是儿子能够读书,绣活只是一时的中转,谁知道现在儿子不买书了,拿着那些银子,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