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女配她只想报效国家-分卷阅读121

济济,有一个很不错的销售人员。”
  郭强苦笑,可不是咋滴,刚子咋说的?
  “强哥,要是真子小姐再不管,我怕我就要把这里的车子卖完了。”
  这算咋回事呀。
  郭强趁着这个机会,连忙问秦蓁有什么计划,别忘了他们这群人最开始被喊过来,是为了开出租车,出租车公司早就成立了,其他的都准备好了,就俩驾照他们都考下来拿到手。
  唯独出租车还没开起来。
  “先别着急,再等下。”秦蓁忽的想起了什么,“对了,回头春节的时候,记得包饺子吃,也别太委屈自己。”
  这忽然跳转的话题让郭强有点懵,他是个较真的人,“那我们得等多久呀。”
  等多久呢?
  秦蓁笑了起来,“再让日元继续升值嘛,差不多到150的时候,就可以有一部分人上岗了。”
  但是想要全都上岗,那还要再等,等到日本股市开始热闹繁华,全面炒股大家都变成有钱人,每个人都觉得钱是花不完的,那时候就是他们的机会。
  可以遍地捡钱了。
  郭强作为一个管理者,多少也明白秦蓁如今赚钱的核心就是日元升值。
  但他还是被这个数字震惊了。
  “一百五?”日元对美元汇率150:1?
  这真的不是在做梦吗?
  秦蓁想起了自己面试那些员工时,不止一次的问“你们觉得日元能升值到什么价位。”
  最大胆的也就是提到了150。
  仿佛再说多点,那就是大逆不道。
  “这么震惊的吗?我可以告诉你哟,或许日元会升值到一百二左右。”
  郭强:“!!!”
  你把我吓死的了。
  秦蓁从不吓人,她只是有着极为敏锐的金融嗅觉而已。
  当时间的指针走完1985来到新的一年后,日本银行宣布降息,直接降息0.5%。
  然而这一举措似乎并没有达到原本的效果,三月份央行再度宣布降息0.5%,利息来到4%。
  紧接着四月份再度降息,利息来到3.5%。
  宽松的货币政策让金融客们犹如鳄鱼闻到了血腥味,市场一下子热闹了。
  作者有话要说:  降息意味着从银行借钱就方便了(甚至银行主动求着你借钱),那么钱从银行跑到市场,越来越多。可以从银行借钱炒房子炒股票(杠杆低嘛)大泡沫就此形成了。


第92章 真千金只想赚外汇38
  日本乃至德美两国的联合降息是稳定本国货币的一种策略。
  尽管日元升值让日本的商品不再那么的物美价廉, 但是在新一年的美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1985年美日之间的贸易逆差将近五百亿美元。
  日元升值的目的是什么?说通俗点不就是缩小两国的贸易差额吗?
  然而这个五百亿整整比去年的三百六十多亿扩大了将近40%,贸易逆差在扩大。日元升值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还要继续搞货币,降息不可避免。
  然而对于投机市场的人来说, 降息则是意味着机会的到来。
  金融市场上, 有一种极为常见的手段——加杠杆。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那就是手头上的钱不足够, 借钱来投资博取大的收益率。
  最常见的加杠杆莫过于贷款买房。
  而现在, 日本央行三次下调利率, 这意味着对于投机客而言,他们可操作的资金越来越多了, 自己手头上的资金不足可以从银行贷款嘛。
  现在利息也不过是3.5个百分点, 从银行借出一百万,一年的利息也才三万五。一百万投入到外汇市场, 运气好的话不到两天就可以挣到贷款利息。
  降息自然会让金融客们想方设法从银行里借钱, 钱生钱不好吗?
  另一方面贷款利息的下降也会影响存款利息, 公民将钱存在银行里所获得的利息收入也会下降, 那为什么还要存在银行呢?
  当这笔钱从银行流向市场时,那最好的去处应该是房市、股市外汇等金融市场。
  只不过日本人对于金融市场不够敏感,还没有多少人想着从外汇市场挣钱,他们对股市的兴趣也没那么高,暂时还没冲进来当韭菜。
  即便是东京的房价已经在悄无声息的响应着广场协议,默默的涨价了一些,这也并没有引发市民太多的热情,大部分人也不过是在消费时大胆了一些而已。
  毕竟工作还是那个工作, 可口袋里的钱每天都在无形中变多,他们就算多一点点消费也没问题的。
  吃的玩的这才是关系到民生的所在,房产股市且再等等你的人民。
  这也日本央行的三次降息的本质背道而驰, 要知道降息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扶持本国的工业。
  本国货币的升值不利于出口,毕竟过去一美元能买到的东西,现在得花1.2美元。日元升值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上日本产品的价格优势下滑,而为了维持日货的市场份额,让本土的企业存活下去,银行主动降息。
  一方面降低了工业企业的贷款压力,另一方面则是让国民把钱取出来投入到实业发展中去。
  日本政府的这个想法让秦蓁大受震撼——
  到底是多大的脑回路,竟然会觉得老百姓嫌利息低把钱取出来后竟然会投入到实体经济中?
  想不明白。
  实体经济的投入产出比并不高,尤其是在时间成本的作用下,这个回报率就更显得磕碜。
  显然,日本人也没有政府假设中的那般“思想觉醒”,倒是秦蓁已经早好几步布置好了未来的路。
  只不过房地产这块,她没有下手。
  秦蓁大胆却也谨慎,在邻国的首都炒作房子,万一被日本政府察觉,国家也不见得能把她给捞回去。虽然系统跟她一再担保绝对没事,但秦蓁暂时不冒这个风险。
  她只是小小的做了试探,坚决不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全民疯狂时代还没有到来。
  秦蓁继续在外汇市场上折腾。
  ……
  秋山树理觉得他的老板真子小姐是一个很奇怪的女人。
  经济学背景的秋山树理在来到大中贸易社后很快就发现了这其中的古怪。
  他一直都有进行股票的炒作,也算是略懂其中行情。
  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肯定是有赚有赔嘛。
  实际上只要大头是赚的,跑赢银行利息,不对,前段时间政府发行了不少短期国债,能够跑赢国债的利率,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好的。
  当然,对金融市场上的人来说,钱翻倍才是首要目标。
  如果能够翻倍呢?很简单,只要保证每个月的盈利有6个百分点,一年就能成功将资产翻倍。
  然而秋山树理发现,大中贸易社的盈利点不是每个月六点,而是每周六个点……
  这怎么可能?
  外汇市场不可能永远有这么大的起伏,每天一个点并不难,可是你怎么能保证能够抓住最高点卖出又在最低点买入呢?
  即便是股神也做不到的吧?
  但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他和田岛等人也只能尽可能的寻找机会,而真子小姐不过是随便指点买入卖出,就是最佳时机。
  不信邪的秋山树理和田岛等人一直在观察,他们观察的结果是,哪怕刘的基本薪资比他们比,哪怕刘的业务提成比他们少,但是他总是拿钱最多的那个。
  这个中国劳务,赚的比他们多得多。
  到底谁才是股神?
  秋山树理和田岛由贵邀请刘明吃饭。
  他们几个最近上白班,工作结束后的邀约让刘明不太好拒绝。
  等他回到那边宿舍时,天已经黑透了。
  从电车上摇摇晃晃下来的年轻人在步入厂区后,手也不抖了,腿也不晃了,哪有半点喝醉酒的样子?
  郭强来找刘明说事的时候,就看到刘明在打电话,用的竟然还是英语,“是的,他们有些套我话的意思,我说我没什么经济头脑,按照您的吩咐来做,反正赔了也不会怨我。他们还有些不太相信。”
  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带着几分浅浅的嘲弄,“不信也正常。”
  刘明一时间觉得酒劲上来了,他有些头疼。
  “我怕回头他们再去找金子喝酒,过会儿我去跟金子说一声。”
  贸易社里就他和金子两个外国人,从自己这里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