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女战神的黑包群-分卷阅读20

 里面除了家里攒给他的票之外,还有两块布料,一件海魂衫。
  信里韩大姐说,现在城里不管是姑娘还是小伙,都喜欢海魂衫这种衣服。
  虽然价格是贵了点,但是穿着是真的很精神。
  韩大姐之前问过东姝的身形、体重,大约知道穿多大的码。
  而且海魂衫就算是肥一点,穿着也没什么影响。
  所以,韩大姐挑大一码买了,给邮了过来。
  一起的两块布料,全是的确良,一块藏蓝色,一块纯白色。
  韩大姐说都是给未来弟媳妇,让她做衣服,换着穿。
  一块做上衣,一块做裤子或是裙子,都很舒服的。
  城里没其它可寄的,除了票和布,还有一包糖。
  大白兔奶糖。
  这糖在城里都特别紧俏,韩昭看过了,这边县城里的供销社根本没有。
  不过这种糖有钱有票也不太好买,估计是家里二弟想办法弄到的。
  他在军营,肯定门道比较多。
  韩大姐在信里又问了问韩昭定没定婚期,家里人不一定能过去,毕竟路程太长,需要请假。
  耽误工钱倒是不怕,就是怕形势不好,再对韩昭有不好的影响。
  毕竟现在各村开始统计工农兵大学的名额,韩昭如果表现好的,可以通过工农兵大学回城的。
  韩大姐在信里说了很多。
  韩昭看完收了信,然后把两块布料还有海魂衫全部拿到了姜家。
  “甜甜。”韩昭像是献宝一样把东西拿给东姝。
  一起的还有那包大白兔奶糖和一堆票。
  东姝一看到票,眼睛都放光。
  这玩意儿倒卖还是很值钱的。
  不过韩家给寄来的,大部分是肉票,估计是怕韩昭在乡下吃的不好。
  布票没有,因为换了两块布料,还买了海魂衫,布票已经消耗没了。
  倒是还有两张粮票,都是10斤的,估计也是怕韩昭吃的不好。
  城里供应粮,轻工一个月27、8斤,这是成年人的量,重工大约在45斤左右。
  其实也不太容易。
  省下20斤的粮,估计家里也得特别紧巴着过。
  “再写信让家里别寄票了。”虽然东姝倒卖票时很有瘾头,但是也不想韩昭家里为了贴补他,把一家人都熬坏了。
  听到东姝这么说,韩昭只觉得心里热乎乎的,就差直接失礼的上前去抱住东姝了。


第48章 七零年吃货现场48
  东姝的海魂衫成了村里头一份。
  这可把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羡慕坏了。
  韩昭更是晋升为村里头号,最佳女婿人选。
  当然,人家现在有主。
  但是也架不住,有些姑娘热情的向前扑啊。
  瞧瞧人家,处个对象,在城里的家人,恨不得把家都贴补上。
  所以,知青也没什么不好啊。
  上上上,把人抢回来!
  小县城里没有海魂衫。
  这东西本来货源就紧张,小县城的百货商场里没有,也是再正常不过。
  刘小花见不得这样的好,最近她正跟吕树处对象呢。
  家里不给买,她就天天缠着吕树给她买。
  “不行,我就要那个衣服。”刘小花甚至连那个衣服叫什么都不知道。
  事实上,东姝也不知道。
  韩昭家人的心意,东姝穿着就行。
  不过韩昭给她科普过了,说这个叫海魂衫。
  啥衫不重要,重要的比棉料衣服好像是舒服了那么一点。
  不过那个的确良的料子摸着更舒服。
  滑滑的,手感很舒服。
  东姝用智脑分析过材质,在这个年代,这种材质算是比较好的,衣服一旦做成,只要不作,一般都能穿个三、五年不破的。
  东姝不急着自己做衣服,主要还是这个技能,对大魔王来说,有点难。
  原主也不太会,针线活不好。
  这跟王月花有些关系,因为她针线活就特别差。
  针脚大的,东姝已经无力吐槽。
  9月底的时候,大队里开始抢秋收。
  抢秋收可比抢夏收累多了。
  夏收毕竟是一小部分。
  秋收的东西就多了。
  大部分的粮食,还有夏收之后补种的土豆之类的,最近也差不多可以挖了。
  当然,秋收主要还是抢收玉米和晚种高梁。
  这两个是粮食的主力军,大西北还是玉米为主,因为缺水,水稻不好种。
  但是麦子还有一些,但是都不及玉米跟高梁出货,而且收获率更高。
  所以,麦子只是少数。
  当然,这个少数也只是对比玉米跟高梁。
  其实一点也不少。
  盘石大队,一年上交的成熟小麦最后都有几千斤,这么一算下来,其实这一年产下来的粮真的不少。
  小麦都这么多了,玉米和高梁就更不用说了。
  韩昭最近天天弯的腰都要直不起来了。
  但是!!!
  村里的汉子们,谁也不敢说累。
  因为东姝又下地了。
  王月花是不舍得她下地的,想着冬天的时候,把东姝的婚事也办了。
  儿子娶媳妇,顺便把女儿也嫁了。
  韩昭暂时没房子不要紧,先住在家里,之后韩昭有了本事再盖房。
  王月花想让东姝养养,但是东姝觉得抢秋收的工分还是很吸引人的。
  所以,下地,下地。
  她一下地,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的压力还好。
  可是村里的壮劳动力们,就被对比成了渣渣。
  比不过一个娘们……
  村里的壮汉们已经疯狂一样的挥洒汗水。
  这其中就包括韩昭。
  他现在天天就跟东姝分左右垄。
  东姝割哪个垄,他就割附近的。
  只是三天下来,小麦抢收完了,韩昭腰都要断了,却发现,他还是没比过东姝。
  为了跟上东姝的脚步,韩昭这两天回知青宿舍,都让同宿舍的人帮着按了按药油。
  同宿舍的还调侃,跟自己对象一起抢秋收,是不是特别美?
  对此,韩昭心里苦哈哈的,不敢说。
  大半个月的秋收抢完,韩昭已经累瘫在炕上。
  东姝依旧精神抖擞,甚至还问韩昭要不要上山。
  如今入秋了,山上很多野核桃,野果子什么都熟了。
  山脚下的,村里的孩子就敲了吃了。
  但是深山里的就不一定啊。
  而且深山里的小动物们,应该也很肥了,可以下手了。
  韩昭看着抢完秋收,丝毫没被晒黑,精神面貌还特别好的东姝,心里突然就甜了。
  比不过就比不过了。
  他也认了。
  谁让他对象就是厉害呢。
  韩昭很会调节自己。
  不放心东姝自己上山,撑着累到瘫的身体,第二天就跟东姝一起上了深山。
  抢完秋收,分了粮,地里的秋菜也种上之后,村民们也算是能稍稍缓口气了。
  除了给秋菜浇两波水,施两次肥,地里基本上就没活了。
  村里也差不多可以闲下来了。
  东姝和韩昭上了两天山,深山里有野核桃,还有些其它野果子。
  东姝智脑检测之后,发现口感都可以,特别是炒熟之后,口感更佳。
  觉得自己冬天的门路一下子就来了。
  “一起干,五五分账。”东姝看着这些果子,眼睛里都在冒绿光。
  韩昭就喜欢看东姝的这个模样。
  也不管什么五五,特别老实的点点头,还悄悄的勾了勾东姝的手指头。
  可是东姝手磨的特别粗,居然没感觉到……
  韩昭:……
  嗯,我摸到的可能是茧子。
  茧子:可以的,我的锅!
  两个人像两只小仓鼠一样,每天天放黑,就上山去倒腾各种干果。
  背回家之后,也不敢正大光明的晒,都是悄悄晒在自家院里。
  王月花最近被东姝叮嘱的,天天像是看眼珠子一样看着院里这些干果。
  一般人都不让进院。
  当然,老王家分完粮,倒是来闹了一次。
  王月花表示,想进院?
  不存在的。
  一把菜刀,你们不害怕?
  左手菜刀,右手柴刀,就问你们怕不怕?
  王老太没来,来的是两个儿媳妇,被王月花双刀的架势,吓得腿都软了。
  也不晓得,从前那个听话的王月花怎么就变成现在这样,两个舅妈估计又有一段时间不敢来折腾了。
  王月花当然要看好院里这些干果。
  姜国在牧场那边处了一个对象。
  姑娘是牧场技术员家的姑娘,上头四个哥哥,下头两个弟弟,家里就这么一个姑娘。
  条件还行,也不嫌弃老姜家穷,就看好姜国干活卖力气,人也老实。
  王月花上次去送粮,还跟人家姑娘碰着了。
  姑娘客客气气的,长得也不错。
  但是王月花愁啊。
  姜兵的婚事,还是东姝出的36块钱彩礼,自己就拿了一点添头。
  轮到姜国,王月花生怕未过门的媳妇知道姜兵媳妇的待遇,再跟她这个婆婆闹。
  王月花愁的两天没吃饭。
  最后还是东姝说了,把院里的干果看好,36块钱她出了。
  一听这话,王月花哪里没动力。
  这院子里说是干果,实际上就是她的眼珠子,娶儿媳妇资金!
  大儿子能不能顺利结婚,就看她看得牢不牢了。
  这个时候,就是王老太来了也没用。
  不能进院子!
  两把刀架着呢!
  而东姝之所以出钱,其实也简单。
  未来大嫂的父亲是牧场的技术员,东姝看好他手里的技术了……


第49章 七零年吃货现场49
  过了秋收,年根很快就到。
  这个时候,干果其实就很畅销了。
  家家户户过年的时候,条件再差,多少也得买点。
  亲戚来了,还能不摆点上来?
  供销社是有,但是要票啊,而且还是_0_xian_0_liang供应。
  所以,黑市里如果能倒腾点出来,那简直是皆大欢喜。
  东姝靠智脑分析,留了一批种给吕桃送了去。
  也没明说,就说这些种下去可能会长,问吕桃要不要,东姝想试着在家里种点。
  吕桃一听这个就懂了,忙乖巧的收下了。
  吕桃在经历了水果的打击之后,很快就振作起来。
  因为秋收之后不忙了,她和姜兵已经研究着开始盖房子。
  吕桃的意思是她再添点钱,家里盖上五间大瓦房,把周小草娘三个也接进来住。
  以后两个妹妹嫁出去,老娘没人管的话,她来养。
  姜兵就是个纯朴的乡下汉子,对吕桃又上心,所以对这个没意见。
  就是他天天都在木匠铺,盖房子这事儿,全是吕桃在张罗,他半点忙也帮不上。
  不过倒是可以把家里的家具提前打了。
  东姝在山上采了野核桃,野榛子,还有一些瓜子。
  根据记忆里看过那些书里的方法,加了各种调料和香料翻炒,每样料都加的特别足。
  不仅炒出来的干果特别香,炒的时候,那香味都飘了半里地。
  东姝的干果炒得特别香,所以拿到黑市上也好卖。
  当然,家属大院,最近东姝也走熟了,再加上徐哥在中间还帮着倒一手。
  这一批山上的野干果,倒是让东姝收入了三百多块。
  跟韩昭五五分账之后,自己还有一百多。
  给韩昭家里准备的礼物也都寄了回去。
  除了给韩爸爸的香烟,还有炒好的干果,特制的肉干。
  满满一大包全部寄了过去。
  赶在下第一场雪之前,姜兵跟吕桃的房子总算是盖起来了。
  五间大瓦房,看着就喜庆,而且大气。
  吕老太在盖房子的时候就来闹了两回,结果都让吕桃不轻不重的顶了两回。
  吕老太占不了便宜,就去折腾吕二根。
  吕二根原来还敢窝里横,现在周小草敢对着她怼菜刀,吕桃根本也不怕他。
  吕二根想横也没勇气。
  赶在天冷之前,姜兵和吕桃就把婚事办了。
  这年头结婚也简单,摆了酒,新人打扮一下,一个村的连过程都省了。
  大队长开了介绍信,吕桃和姜兵去了一趟县城,拍了一张照片,把证也扯上。
  婚就算是结成了。
  两个人为了结婚,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
  都是时下流行的军绿色,看着就特别精神。
  吕桃结婚的时候,刚入冬,天不太冷,韩昭在家里帮着忙前忙后。
  晚饭的时候,就剩下家里人,韩昭这才小声问了东姝一句:“咱俩啥时候结婚啊。”
  明明差不多时候处的对象,吕桃跟姜兵又是订婚,又是结婚,韩昭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你着急了,那就明天吧。”东姝对这个不在意,所以想了想,如此回了韩昭一句。
  韩昭听完,心里又酸又甜。
  他其实心里明白,东姝还是没有喜欢他。
  不过她也没喜欢别人。
  说明天结婚太赶了,不过韩昭还是跟东姝把婚礼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天冷之后,地里没什么活。
  韩昭却因为姜兵的木家具开发了一项新技能。
  给柜子画面。
  村里人结婚的柜子,基本上都是从老木匠那里做的。
  但是只是一个柜子啊,表面上贴的那些图画,根本没有。
  县城里倒是有卖现成的,但是都不太好看,价高不说,而且画的质量还不咋地。
  韩昭是高中生,从前在家里,条件不错,也学过一年多的绘画。
  特意让家里给寄了颜料来,韩昭自荐给姜兵家的家具画的花面。
  当然,亲兄弟明算账,他还要娶媳妇呢。
  因为盖的房子多,再加上姜兵自己就学的木工,所以柜子也没少打。
  吕桃和姜兵婚房里的立柜,平柜,炕柜全部都打了一个全。
  周小草她们娘三屋里也得打了柜。
  堂屋的碗柜,饭桌等等。
  韩昭看过家具之后,给了一个预估价格。
  8块钱,给全部画好。
  考虑到早晚都是自家人,姜兵也没讲价,虽然他现在没啥收入。
  但是年底工分换粮的时候,他没全换粮,还换了些钱。
  当然,支付完这一笔,姜兵又恢复一穷二白的惨状。
  韩昭却因为姜兵,开发了新技能。
  跟姜兵的师傅搭上话,韩昭脑子转得快,很快就把这个画柜面的活给揽下来了。
  不管是老木匠有活,还是手底下的徒弟有活,都能给韩昭揽过来。
  韩昭因为这笔收益,再加上家里帮忙。
  很快就给东姝买了一块女式手表。
  如今的手表价位大约在120块左右,还得有票。
  东姝继海魂衫之后,又成功成为村里第一个戴上新手表的本土姑娘。
  一时之间,韩昭身价更高了。
  结果,冬天来临之前,东姝跟韩昭结婚了……
  结婚了!!!
  结婚前一天,村里多少姑娘气得哭了半宿,最后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两道军绿色的身影,去了县城照相领证。
  东姝身上穿着军用大衣,特别保暖。
  是韩昭的家里人寄来的。
  “我弟弟在部队,他没舍得穿,省来的,给你穿,甜甜,我想把所有都给你。”韩昭最近迷上了说情话。
  从前他其实最不屑于这些的。
  特别是看不惯张铁军说情话时,那酸不拉叽的样子。
  如今他却因为东姝,酸得比张铁军还厉害。
  大哥姜国的婚事订在明年开春之前。
  两家年前见过面,虽然老姜家穷,对方不太满意,但是看在姜国本身不错,就没揪着这点不放。
  而且老姜家两个儿子娶媳妇标准一样,都给36块钱彩礼,虽然其它的啥也没有。
  但是能拿出这么多,已经是这个穷得叮当响的人家尽的最大努力。
  姑娘家也没要求太多。
  韩昭因为没有新房,所以跟东姝住在老姜家。
  就住东姝的那个把大山的西里间。
  西一间其实也空着,但是没地方。
  里面除了东姝的各种筐,迷你磨盘,还有各种木制工具、家具。
  堆得满满的,就留下一个走道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