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小说

抢了状元的系统后我只好给他当爸爸-分卷阅读36

味菜味鱼肉味,味味不绝。
  弥漫在南山书院上空的,除了郎朗的读书声之外, 还有袅袅不断的炊烟。
  第一期的四书速记培训班招生圆满成功后,仅仅过了三天,前来“试学”的书生们,就震惊地发现,以前苦思冥想,今天背了明天忘的内容,在院长那套三日反复记忆法之下,居然如同石碑刻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比背下的书本记忆更深刻的, 是对书院的美食体验。
  别家书院都要求学生们刻苦读书,抛却外物, 对美食美衣等等一切会动摇读书信念的物欲都要严格控制,可在这里, 从院长开始, 每日里就带头变着花样做出各种他们昔日或有耳闻却从未品尝过的美食,甚至还有一些这些寒门子弟闻所未闻的食物,都会出现在他们的“学生餐”里。
  而这一切, 费用寥寥无几,比在城内或其他书院的日常用餐支出低了至少一半,甚至抵不过他们最后考试时前十名能获得的奖学金。
  书院,是真·不赚钱。
  院长,是真·良心老师。
  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好日子,能有多久。
  方一茗看到周勉站在自己面前,吞吞吐吐了半天,最后终于才说出口的问题,竟然是问这30天的短期“四书速记培训班”结束之后,还能不能继续留在南山书院求学,就忍不住笑了。
  “这有何不可?只要你们想留下,觉得在这里能学到东西,我说过,书院的大门一直是开着的,随时欢迎你们在此读书。只不过,我这里的老师和学生,都要自己动手打理自己的衣食住行,虽然花费不多,但要动手做的事并不少,甚至还要你们亲自去食堂帮忙,这都要记入学院的考勤里,若是做不到的,就不能留下……”
  “我能做到!”周勉抢着说道:“请院长放心,我这几日已经跟着几位同学一起在食堂和书房打理,也学了不少东西,这些杂务,我都愿意做。”
  “那其他人呢?也愿意吗?”方一茗环视四周,这一期的四十个学子,在这三十天的学习力,除了每日背书之外,她还强制要求每个人必须参与学院的日常工作,从打扫卫生,洗菜烧火做饭,整理书房,抄书等等,甚至还带他们到旁边的农庄里做过两天农活,回来在书院里开辟了一小块菜地,种上了当季的蔬菜。
  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来说,从小接收到教育,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要认真读书,一家人砸锅卖铁都要供着他们,甚至为了供出一个科举考生,全家卖房子卖地卖儿卖女的有,求得就是有朝一日可以登上金榜,自此全家改换门庭,可谓一步登天。
  只要有读书的天分和前程,这些书生们在家里,别说油瓶子倒了都不会去扶,甚至连家里的一切事务,都是由别人操心,自己只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方一茗最看不惯的,就是这里的人,一边靠母亲和姐妹媳妇们操持家务种地织布赚钱养活着读书,一边还各种打压和贬低女子的地位,比后世的PUA还让人恶心。
  可时代如此,她一己之力想要翻天,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能借着“教书”的名义,想灌输一点不一样的理念给这些读书人,撒下一点点变化的种子,或许能有新的改变和希望诞生。
  “你们读书考科举是为什么?”
  “为什么?”周勉愣了一下,脱口而出:“为了出人头地、改换门庭,光宗耀祖……”
  说罢,他不觉脸红了一下,似乎面对这个比自己年纪还小的“老师”,一时竟然忘记防备,说出真心话,不觉有些惭愧,又急忙补充了一句:“当然也要为民做主,忠君报国……”
  方一茗忍不住噗嗤一笑,说道:“没错没错,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读书求取功名,天经地义,没什么说不出口的。只是就算当了官,如何打理政务,治理民生,让百姓安居乐业,可不是光读圣贤书就能做到的。”
  这下不光是周勉,其他_0_di_0_zi也都围了过来,有些怀疑地看着她,深深地怀疑这个比他们矮了半个头,小小年纪就开书院连一天官都没做过的“老师”,是在忽悠他们。
  “那依院长之见,做这些杂务,还能帮助我们学习打理政务治理民生?”
  他们不能否认,这一个月在南山书院“四书速记培训班”学到的方法十分有效,他们在此期间的记忆力和对四书的理解力都比原来上了一个层次,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再加上这里的环境和院长老师们特别宽松的教导,让习惯了戒尺和竹鞭的学生们,恍恍惚惚感觉,自己似乎吃吃喝喝玩着,居然就提高了不少?
  可院长居然说,这种“吃喝玩乐”的杂务,竟然也跟他们以后做官的政务有关,就感觉有点唬人,愈发不靠谱的样子。
  哪怕提问的时候,有些怀疑,但他们还是相信院长是出于“好意”,毕竟肯收留他们这些寒门学子,不收学费准许他们作些杂务来抵学费和生活费的书院,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或许院长这么说,只是给他们保留些面子,毕竟在外人看来,一个读书人不好好专心读书,居然烧火做饭劈柴种地,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方一茗看着他们完全不信的表情,干脆地领着他们到书院外的田地里,进行现场教学。
  “前几日让你们在这里挖的泥塘和水渠,可曾记得?”
  周勉点点头,他家里以前还有几分薄田,家人全靠着地里的产出,才勉强供得起他读书,就算这样,也几乎是倾尽全家三代之力,才供出他这么一个秀才,若是再考不上举人,不入官途,他都没脸回乡去见父母乡亲。
  哪怕家里人小心翼翼地供着他读书,从不让他下地,生怕泥土污了他拿笔的手,可他还是见过父母兄弟在田地里劳作,也是这一批学子里,第一个放下笔跟着院长和农庄的长工们下地干活的人。
  虽然当时他是因为下地挖渠的补贴最高,也是一时热血上头,忽然想试试自己兄弟和父母们曾经干过的活,和他没日没夜的苦读相比,哪一个更苦。
  当天他的手上打起了好几个血泡,晚上腰疼得几乎没法入睡,翻来覆去一夜间,终于能体会到父母含辛茹苦让他读书的心情,若是不能考出头,他和他的子孙,就要和父母一样,继续被困在那片田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只能混个温饱,连生病都病不起。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想要继续留在南山书院,这一个月来,不光是四书速记提高让他看到了新世界的大门,而且在这里无论是吃喝用度,还是师生关系,都和原来书院里那种紧张和互相较劲的小心翼翼无法相比。
  就像院长说的,学习,本身要先明白自己学什么,才能学进去。
  而这泥塘,这水渠,当时挖的时候,他并不知道是做什么用,或许是因为院长想要吃藕,自己种点藕养点荷花,给书院添点荷叶田田的江南气息?
  看到他们一个个木愣愣地看着自己,完全不解自己的意思,方一茗叹口气,说道:“你们就算没下过田,应该也听说过,最近两年,两浙一代稻米丰收,粮仓爆满,皇上亲笔题字为鱼米之乡,就是因为他们推行的这种桑基鱼塘和稻田养鱼,形成的农业生态链,使得农田增产丰收,比以往的收成增加了至少三成,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学子们听着她的介绍,一个个眼神从开始的茫然慢慢亮了起来。
  能到京城读书的学子,哪怕曾经在会试折戟,原本也都是各地的佼佼者,尤其是这一批前来进修速记的,基本上都是秀才出身,大部分人读书的时间甚至比方一茗还长,有几次考试不中的,也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直到此时,听到她讲起如何从种田开始,经营民生,促进经济,仓廪足而知礼仪,想要治理一地,唯有先让大家都吃饱穿暖,富足起来,才能人心稳定,安心生活。
  这些理论,他们以前也不是没有在书中看过,只是死记硬背的时候,从未想过那么多,也不曾想过,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如何去治,只想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