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千山记-分卷阅读59

。阿芝他们年岁小,你祖母有了年纪,你要多替你祖母分忧。就是大姑娘那里,也要好生相处,总是我对不住大奶奶。我因嫉妒才入魔障,先时与你说了不少疯话,如今回想,多么狭隘。你与大姑娘,即使不是一个娘生的,也是同父姐妹。我见识小,心眼儿也小,说句小见识的话,这世间,除了阿芝他们与你,就是大姑娘最亲了。都是姓谢的,同族之间还讲究同枝连气、守望相助,何况你们是同父姐妹。”

    “我被嫉妒蒙住了双眼,教了你许多错事,幸而老天有眼,我虽受了责罚,天可怜见,你没走上弯路,我心里就是欢喜的。”宁姨娘拉着闺女的手说了许多话,又从屋里拿出几身衣裳来,道,“大衣裳自有裁缝做,这是我闲来无事给你们姐弟做的常服,你带了去正好穿。”

    谢莫忧问,“姨娘衣食可周全,丫环婆子服侍的可还用心?”

    “都好都好。”是真的没人敢克扣宁姨娘,她先时受宠十来年,虽说一下子给谢莫如干掉了,谢莫如毕竟是女孩子,以后肯定要嫁出去的。但长房三子皆宁姨娘所生,将来难保宁姨娘没有翻身的那一日。再加上谢太太给牡丹院的份例依旧,谢莫忧姐弟几个也没在谢太太面前失宠,丫环婆子服侍倒还周全。

    母女两个说会儿话,见天色不早,宁姨娘心下难舍,却是不多留谢莫忧,摸摸闺女柔嫩的小脸儿,道,“这就去吧,太太还等着你一道用饭呢。你要想姨娘了,就来看看,只是也别总来。倘有难处,就跟你祖母说。这自己住一个院儿,院里丫环婆子的,心里要有个数……”

    啰里啰嗦的叮嘱了一堆,宁姨娘送谢莫忧到门口,直待谢莫忧走远,宁姨娘眼中的泪才落了下来。

40.李樵

    得势与失势,有时快的人心都反应不过来。

    就像年初还没什么人愿意理会谢莫如,如今不过半载岁月,谢莫忧与宁姨娘在牡丹院说了些什么,都有人自发过来告知谢莫如。

    不论宁姨娘这些话是真心还是作戏,谢莫如都未放在心上,倒是谢柏又买了两幅李樵的画送她,谢莫如细细赏鉴一番,问,“二叔,这是落枫山秋景么?可真美。”

    谢柏笑,“待我得了空,带你和莫忧去赏秋如何?”

    谢莫如笑,“自是好的。”宁姨娘失势,二叔对谢莫忧多了几分关心。

    谢莫如细瞧着这画儿,问,“二叔,苏才子和李先生现在如何了?”

    “他俩呀,活像上辈子的冤家。”谢柏叹气。

    谢莫如卷上画轴道,“我看苏才子性子活络,是个热情人,李先生也不像不讲理的性子,何况他们还是亲戚,怎么倒像有什么事儿似的。”

    谢柏道,“你怎么知道他俩是亲戚?”

    “我又不瞎。”谢莫如道,“他们模样那般肖似,定是有血缘关系的。”

    谢莫如将画轴系好,收在画筒里,道,“二叔既与他们交好,若是误会,二叔该帮着调解才是。”

    谢柏心下一动,把丫环打发出去,道,“我告诉你,你不要出去与人讲。”

    “二叔还信不过我,不要说我,就是我这院里的丫环婆子也没有会多嘴的。”细作她早撵走了。

    谢柏便说了,“其实他们之间也不是什么大事,苏不语是个热心肠,就像你说的,他性子活泼,爱与人交际,朋友也多。李樵则是沉默寡言,便是相熟的朋友也没几个,他是永安侯的庶子。这里还有一段公案,永安侯年轻时为人颇是风流,年轻时得一对双生美姬,那时他与苏不语的父亲苏大人相交甚深,便将这对美姬中的一个赠与苏大人。这对美姬十分命薄,都是在生产时难产过逝的。苏大人当时已有两位嫡子,苏不语出生后便跟着嫡母长大,苏夫人为人不错,从苏不语身上就能看出来了,你别看他左一本话本子右一本话本子的胡写,他十四岁便中了秀才,如今在国子监念书,后年秋闱便会下场。李樵的运道则远不比苏不语,永安侯那时还年轻,尚未承侯爵之位,亦未议亲,平常亲贵之家,鲜少有庶长子出生的。身为庶长子,这也不是李樵的过错,何况李樵自幼聪慧,天分惊人。但在他五岁时,曾祖父过生辰,李樵送了一匹唐三彩的小马给老侯爷。”

    听到这里,谢莫如都不禁大惊失色,脱口道,“这怎么会!”唐三彩是唐时人常用的随葬品,没听说生辰送这个的。

    谢柏叹,“这就说不清了,但当时曾祖父过生辰,他送这等不吉之物,当下便把曾祖父气懵了。人要走了背字,真是步步皆背,谁晓得老侯爷接着就病了,一病不起,没俩月就去了。自此李樵大不孝的名头儿算背身上了。他在国子监苦读,文章较苏不语更出众,但国子监的先生都对他言,他再如何的锦绣文章也无用,将来春闱如何会录取他这等大不孝之人。不要说春闱,去岁秋闱,他果然未在榜上。主持秋闱的礼部侍郎秦川就直接说了,不是他文章不好,是国朝以孝治天下,故此不录。”

    “要说苏家与李家,并无亲缘。不过,苏不语生母同李樵生母是双生姐妹。李樵在永安侯府十分艰难,早便住在国子监,去岁自国子监出去,就搬到了乡下庄子里。苏不语几次想帮他,但秋闱后李樵性子越发孤拐,苏不语也不是有什么耐心的人,自然越发僵持。”谢柏说着又是一叹。

    谢莫如良久无言,半晌方道,“二叔与李先生相交,想也知道他是被人陷害的。”一个五岁的孩子,他知道什么是唐三彩么?他知道唐三彩是随葬之物么?

    谢柏道,“是啊,我少时,遇父母寿辰,嬷嬷也会替我备份寿礼,说是小孩子的孝心。这礼,合不合适,自有嬷嬷把关。我五岁时,连唐三彩是什么都不晓得,如果有人哄着我让我送,估计我瞧着五颜六色的小马很好看,也就送了。”永安侯府这事,哪怕事由寿礼而起,但就此便说李樵是大不孝,实在过了。

    谢莫如道,“我不信只有二叔一人知李先生冤枉,可为什么没人说句公道话呢?”

    谢柏无奈,“你我皆知,这事定是出在永安侯府内闱不宁。永安侯尚文康长公主,这是今上胞妹,太后爱女,永安侯府尚不肯替李樵说句公道话,外面谁还会说呢?除了李樵,永安侯还有三位长公主所出嫡子。哪怕永安侯不是尚的公主,便是平平常常的正妻,难道为了一个庶子就置三个嫡子的生母于不顾么?”

    “如果当时重惩李先生身边服侍之人……”这种法子,永安侯府肯定也用了,果然,就听谢柏道,“永安侯杖毙了给李樵准备寿礼的嬷嬷,仍是流言汹汹。”

    好不恶毒的心机!

    用这样的心机,只为了对付一个五岁的孩子!

    谢莫如道,“如果长公主肯出面替李先生辩白,也不是没有希望。”

    谢柏道,“世间最可怕的就是妇人的嫉妒。”

    谢莫如挑眉,“原来嫉妒还分男女。”

    谢柏讪讪,继而正色道,“我想着,待我大婚后,看有没有机会,毕竟事情也过去多年,长公主总不会现在还容不下李樵吧。”

    谢莫如明白二叔的意思,是想着大婚后能不能请宜安公主出面探一探文康长公主的口风。

    想到李樵的时运,谢莫如叹口气,她也没什么办法,略一思量道,“要是想缓和苏才子与李先生之间的关系,我倒是有个法子。”

    谢柏知谢莫如性子端谨,她的话一出口,素来是有几分把握的。谢柏忙问,“什么法子?”

    谢莫如道,“二叔买一套人间记给李先生送去。”

    “就这样?”

    “对。”

    谢柏再问,“这可有什么说法儿?”

    谢莫如不肯多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