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弃妇归来(重生)-分卷阅读242

撞见吧。”
  这个理由成功地说服了陆栖行,他松开了胳膊,捏着下巴,笑盈盈地看着傅芷璇窈窕的身影。
  傅芷璇没搭理他,弯腰把水盆端了出去,放在门外的木架子上。
  一阵夜风吹来,傅芷璇打了个激灵,这才想起,她叫陆栖行过来是跟他算账的,怎么变成了给他擦药,完全被他带歪了嘛。他该不会是故意被蚊子咬,装可怜,博同情,以蒙混过关。越想,傅芷璇越觉得有这个可能,否则如何解释他一个大男人,能跑能跳的,知道蚊子多还不跑,乖乖待在那里让它们叮咬。
  傅芷璇顿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傍晚积攒起来的那点不高兴也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人真是让人无法生气,她暗暗叹了口气,推门走进去,站在还乖乖坐在矮凳上的陆栖行面前,开门见山地问道:“你就没有什么要给我解释的吗?”
  陆栖行伸出左臂,圈着她的腰:“你应该明白我的用意。”
  他还真是吃定她了,傅芷璇气得牙痒痒的,低头朝他肩膀上,泄愤一般地咬了一口:“破皮之灾,这个你猜到没有?”
  还真是个睚眦必报的女人。陆栖行眉也不眨,左臂往上移,勾住她的腋下,用力把她整个人抱入怀中,抵着她的额头,面带笑容地问道:“气消了吗?”
  傅芷璇是真的没脾气了,翻了个白眼送他。
  见状,陆栖行笑了,托起她的手,再次表明了他的决心:“阿璇,我绝不许你进宫。萧氏那个恶毒的女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待在她身边太危险了。”
  傅芷璇斜了他一眼:“你不想让我进宫,与我好好商量便是,咱们之间的事何必扯上别人。”
  最后一句话取悦了陆栖行,他的眉眼舒展开来,幽深不见底的眸子中漾开浅浅的笑意,声音转柔,轻抚着傅芷璇的头:“好,以后我都听你的,不会再擅作主张了。”
  看在他态度良好的份上,傅芷璇也不想与他多计较,抬起头,苦恼地看着他:“你好心办坏事,现在苗铮把善堂和义学都交给我打理,你说,我要怎样才能合情合理地还给他?”
  非亲非故的,傅芷璇实在不想受苗铮这么大的好处。
  苗夫人当初的算盘,大家都心知肚明,即便没戳破,但这样来往,彼此也着实尴尬。因而,傅芷璇心里早萌生了与苗家划清界限的想法,若是没有陆栖行这横插一手的做法,她应该已经向苗铮提出了解契的要求,双方桥归桥,路归路,鲜有往来。
  如今苗铮把善堂和义学托给她,哪还能撇得清。
  陆栖行掰着她柔软的手指,细细地在手上摩挲把玩:“不必还给他,阿璇,善堂和义学在你手中比在苗铮手里更好,更有用。”
  “你的意思是……”傅芷璇抬起下巴,仰望着他。
  陆栖行松开她的手,捧住她的脸,直视着她半是明了的眸子,点头确认了她的想法:“阿璇,善堂和义学会成就你,你也会成就善堂和义学,我相信你会把善堂打理得更好。至于苗铮,我会额外补偿他,等他孝期过后,出去游历时,我会安排人保护他的安全。及至他回京,若有长进,我会提拔,若不能,我也会保证他的子孙后代安享荣华。同时,往好里想,让苗铮远离京城这个漩涡,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能在这场巨变中取胜。
  傅芷璇这才明白,陆栖行为何会拐着弯,让苗铮心甘情愿地把善堂和义学交给她打理,让她远离萧太后只是顺带的,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她出身平平,又是和离之身,势必会被人看轻,但若赢得了满燕京城百姓的爱戴,善名远扬,那她以后的路势必会好走许多。
  她也不是没有动过这样的念头,但终究是脸皮不够厚,心不够黑,实在做不出拿苗家的万贯家财替她铺路这种事。现在这两个男人背着她达成了协议,她也着实不应该辜负他们的好意。
  “嗯。”傅芷璇握住他的手,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他现在忙得不可开交,还能抽空出来,想办法提高她的名望,以期减少他们在一起的阻力。她为何不能与他一起奋斗努力呢,哪怕她能为他做的有限,但她至少可以做好手头的事,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两人相视一笑,陆栖行把傅芷璇搂入怀里,低声说道:“其实我今天过来还有一件事要你帮忙,朝廷已经定下了来与苗家交接的官员,是户部的一主事习力。此人乃是庞司的心腹,他来交接,你想办法,把时间拖长一点,绝不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南北的河运通道。”
  就是陆栖行不提,傅芷璇也不打算乖乖配合朝廷。她握紧他的手,笑得很是笃定:“这个好办,你放心,拖他个三五月不成问题。”
  苗家的港口和船只,连同这些财富都要进入户部的账册,光是清点,对账就颇废功夫。这其中每个关节都要苗家配合,现在苗铮一走了之,这些便全落入了她的手里,她在其中动动手脚,增加一些交接的难度,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
  ***
  陆栖行的消息极为灵通,果然,才过几日,这位习力习大人便领着户部下属到苗家,要求交接处理此事。
  彼时,傅芷璇还待在城南那块地头,与工头商议建善堂和义学的事。
  苗家在城南有块地头,坑坑洼洼的,那边人又少,相对繁华的城北萧条了许多,因而便空置了下来。傅芷璇先前与苗铮商议过,决定拿这块地出来建善堂和义学。
  因为工程较大,傅芷璇又对建房子一知半解,未免疏漏或者被人蒙蔽,她干脆把城里好几个出名的工头都请了过来,询问他们的意见。
  要建房,首要之事便是平整土地,这么大片地方,需要的泥土不少,只能从城外运进来,无论是单靠人力或是用马拉,都费时费力,而且这一项开支也不小。
  有个李姓工头给傅芷璇出了个主意:“夫人不妨群策群力,发动周围的百姓帮忙。”
  他出的办法很简单,不是让工头找底下的工人来做这件事,专程去城外运土进来,而是采取收购制,无论男女老少,凡是能收集齐一筐土的给两个铜板,若是石子,则给四个铜板。
  这样一来,城里无事可做的孩童可以走街串巷,捡上半筐石子,换两个铜板买上一串糖葫芦。还有偶有空闲的男人在回家的路上也可以提一筐土过来换两个铜板,给晚饭多添两个馒头,举手之劳,也不耽误正事。
  同时,城里许多人家的院子里,屋檐下就种了不少果蔬花草树木,匀个几筐出来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正所谓集腋成裘,积土成山,几百户,几千户,一家出几筐,就足以把这些坑洼填平。
  这样一来,所耗不过几十上百两银子,大大节约了成本。而且还能调动附近百姓的积极性,宣扬善堂和义学,为她和苗家赢来美誉,一举数得。傅芷璇非常满意这个主意,决定把这件事托给李工头来办,两人协商好了具体的日期和细则。
  等这个办法真正实施后,出乎傅芷璇的意料,竟有许多憨厚实诚善良的百姓愿意免费为善堂和义学尽一分力,献土献石,分文不取。不过短短五天,七八亩地的坑洼竟被填平了一大半,以这进度算,顶多时日就能把地面平整完,
  傅芷璇备受感动,她也不愿意白占街坊邻居们的便宜。既然他们不愿接受钱财,她转而让人准备了一些馒头和糖果,代替铜钱,发给这些善心的街坊邻居。
  经过这件事的启发,傅芷璇茅塞顿开,意识到蚂蚁虽小,也可撼石。她决定以后善堂和义学的修建,也尽量发动周边百姓,一来省钱,二来也能提前把善堂和义学的名声打出去。
  商讨完这边的事,傅芷璇就接到了米管家派人来请她回去的消息。
  马车一路疾行,穿过长长的大街,由南而北,走了许久,终于在午时进入芙蓉巷。
  苗铮去给苗夫人守墓了,偌大的苗家大宅只剩苗管家和几个奴仆,更显萧条冷清,院子里的落叶铺了厚厚一层也没人打理。
  米管家听到傅芷璇回来的消息,连忙跑了出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