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七零年代二婚妻-分卷阅读72

能力强,人也聪明,努力把那些知识点捡起来,应该是没问题的,退一万步说,即便这次时间紧,没准备好,他也能赶得上明年夏天的那一场。
  佳慧在房里给放放喂奶,赵东林率先出去找父母说了。
  “考大学?好好的怎么突然想到这个了?”
  张巧儿跟赵满柱听了儿子的话面面相觑,在他们看来,现在生活过的挺好,儿子在村里工作,既有面子工资也高,儿媳刚生小孙子,还没断奶,除了队上的工分外,另有缝纫的手艺,两口子儿女双全,日子蒸蒸日上,压根没有必要去考什么大学。
  再说了,他们都是结了婚有孩子的,又不是十几二十岁的小年轻,还去上什么学啊!
  “国家刚刚恢复高考,鼓励符合要求的年轻人参加考试,我跟佳慧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反正上学不用钱,经济上没什么压力,考上大学不管是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个张巧儿自然懂,其实这几年也不是没有大学生,不过那种大学一般人是上不了的,得是那种“出身”很好的高中生才能被举荐去读工农兵大学,一出来就能安排上好工作。
  赵东林跟父母解释了国家的政策,招生文件特别规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至三十岁,婚否不限,赵东林今年虚岁三十,实岁才二十九岁。
  “那你在村里的工作怎么办,佳慧要是去了,放放丢下不管了?他才这么点大,你们能忍心?”
  就更别提黑蛋跟英宝两个娃了。
  他们老两口在家辛苦些没啥,可放放一个奶娃娃,离了妈怎么行,那不就跟当时英宝一样了嘛。
  “这个问题我跟佳慧也考虑到了,要是我们都考上,咱家就一起去城里,在学校旁边租个房子,孩子也一块带着。”
  张巧儿顿时瞪大了眼睛,“啥!一家人都去城里,那家里这么一大摊子事怎么整,都去城里上哪儿挣工分去?咱们吃什么喝什么?”
  到时候不仅没了收入,还要处处花钱,张巧儿想想都觉得肉疼。
  屋里,不仅佳慧在听,美香也在自己屋里凝神听着。
  嫂子果然没骗自已,昨天刚说了高考的事,大哥今天就跟爸妈提了,她是知道爸妈的,只要是大哥说的事,最后没有不同意的,想到自己也能参加高考,奔向更加光明的人生,美香心里热烘烘的。
  赵满柱抽了口烟后敲了敲旱烟杆子,看了眼儿子问,“你们想好了,一定要去考?”
  赵满柱考虑问题比媳妇长远些,既然是国家支持的,那就肯定不会有坏处,他也非常信服儿子,东林说好就一定好。
  赵满柱想的是,自己已经老了,现在的能力也就是种地,忙活些家里的活儿,可儿子还年轻,前途是不可_0_xian_0_liang的。
  他是党员,从部队转业回来当了村支书,要是再考个大学,以后肯定能当更大的干部,大学生多金贵啊,不就跟古时候考秀才一样嘛。
  “那行,那你们就考,考上了咱们一家一起想办法。”
  老伴儿第一次跨过自己做了决定,张巧儿看了老伴儿一眼,心里还有些犹豫。
  赵满柱劝道,“让他们试试吧,总不能连试都不让试,你说他们要是考了大学成了大学生,以后工作安排在城里,有了城市户口,家里人不都跟着受益?”
  张巧儿想想确实是这个理,硬着头皮点头应了。
  算了,就先应下吧,能不能考上还是一回事呢,考上了光荣,考不上正好,啥心思也不用想了。
  其实张巧儿更加不赞成的不是儿子,而是儿媳,老人家的思想相对保守一些,觉得女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婚姻和家庭上,能把丈夫跟孩子照顾好就已经尽到了责任,什么前途,什么理想,统统都是虚的。


第五十六章
  “你准备参加高考?”
  县革委会, 钟主任听赵东林说了要去参加高考的消息后, 说不诧异是假的。
  从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出来,这两天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尤其多, 革委会相关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大了不少, 要审核报考人员是否符合相关政策要求,但那么多报名的人,没有一个人比赵东林的情况更令他震惊。
  要知道赵东林是从部队转业回乡的干部,转业前在部队做到了连长,能有这个职位的人, 整个公社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他能放弃既得利益回乡,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担任村支书期间也尽职尽责, 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 无论是公社的干部, 还是村里的同僚、百姓, 对他的评价都是很高的。
  这样一个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基层干部, 愿意放弃现有的一切参加高考,跟其他年轻人一样重新开始, 钟主任内心除了震惊外还有欣赏跟欣慰。
  这说明什么, 说明赵东林同志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好同志!
  “好!”
  钟主任一声“好”字,声音嘹亮,他起身从办公桌后出来,走到赵东林身边拍上了他的肩膀, 感慨道,“
  你是好样儿的,有魄力,不愧是从部队里出来的优秀干部。既然要参加那就好好准备,用心准备,有什么需要跟我提,公社尽量给你便利,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等着你成功的好消息。”
  赵东林笑了,“主任千万别对我抱太大的期待,这样我压力太大了,能不能考上我自己也说不准。”
  虽然媳妇儿安慰他说没问题,但赵东林自己只有五成的把握。
  几年没有教科书了,市面上能找到的参考书也少之又少,国家发文让各省自主命题,还要先填志愿再参加考试。
  十年后的第一场高考,用一脸懵圈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
  考什么?考哪些?知识点是什么?什么样的分数能上大学?
  而且现在留给每个人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学习的同时还不能耽误工作和劳动,真的是太难太难了,谁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会如何,就跟瞎子似的摸着过河。
  钟书记倒觉得赵东林谦虚了,不说其他,赵东林是党员,政治上的各项政策规定他肯定是熟记于心,平常村里的文件材料都是赵东林总结了交到公社,一手好字,表达能力很强,这语文也应该不成问题,至于剩下的数学等其他学科,赵东林的起点跟别人是一样的,纵向比较下来,赵东林还是很有优势的。
  “我相信你不会有问题,东林同志不会做没把握的事,好好努力,让大家看看咱们革命军人的力量。”
  钟主任已经想好了,要是赵东林真的考上大学,他就把赵东林作为全公社的典型树立起来,让更多的年轻人热爱学习,积极向上!
  年轻人还是要有目标有理想,不能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如果说前些年因为时代问题让不少人蹉跎了青春,但现在的生活已经回归到了正确的轨道上,大家不能只顾着沉溺在伤痛中,要学会放下,继续向前赶路。
  赵家一下子有三个人参加高考,村里人知道后都炸开了锅,茶前饭后的总要说两句。
  “这赵家也真是够怪的,让人看不懂,两个儿子头婚都离了,现在一家三个报名参加高考,脑子不是有问题吧?”
  美香报名也就罢了,毕竟年轻,赵东林呢,都快三十了,还是个村支书,一个月拿六十几块钱,是有多想不开才要参加什么高考啊,万一考不上脸可就丢大发了。
  至于董佳慧,二婚头,以前有个不能生养的名声,生了儿子放放后传言算是不攻自破,可一个结了婚生了娃的女人好好过日子就行,还穷折腾啥,高考,高考能当饭吃?
  赵东林前头那个媳妇就是因为回城问题才离婚的,这第二个媳妇可好,也是个不安分的。
  “谁说不是呢,日子要稳扎稳打的过,不能好高骛远,妄想着一家子都考上大学?先不说这大学好不好考,就说都去上大学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日子都不用过了?喝西北风呢?”
  这个观点一出来,有赞同的也有提出其他想法的。
  “听说考上了上大学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