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清穿之佟皇贵妃-分卷阅读36

牡丹亭》《长生殿》……放到几百年后都是响当当的大IP。还有后来不太有名的仿照着牡丹亭写出来的,看介绍就是男女私会。但是都脱离不了两种题材,爱情和时局。江南天天唱和时局有关的戏,怎么可能不带情绪。
  越是离愁别苦越是唱腔绵长,一句词十几个字,磕完一把瓜字了还没唱完。光看戏码田蜜就没了看下去的心情,秦腔它不高亢吗?豫剧它不好听吗?黄梅戏它不香吗?
  当然是江南士绅喜欢啊。
  没想到自己还得迎合大众喜好,田蜜把戏码合了起来。
  “两天之内能编排出一出戏吗?这些都不行,到时候来的都是些正头夫人,唱一些男欢女爱的也就算了,半夜□□与人幽会花园定情一眼终身的能唱吗?”
  “哪?”
  “想想白蛇传,这不就在身边的故事吗?词儿一定要雅俗共赏让大家听懂,毕竟有些老诰命沾了儿子的光,没读过书不识字,听不懂阳春白雪。”
  “是是是。”
  “一定要轰动,如果唱的好了,本宫自己出钱,请江南百姓看戏。”
  “用不着娘娘出钱……”
  “嬷嬷,羊毛出在羊身上,给皇家撑起来的热闹,最后还是皇家掏钱。”所以别费事了,我自己掏钱,省的将来你们亏空了皇帝闹心最后还是内务府兜底。


第33章
  给田蜜的感觉, 大家都在唱戏,甚至人生就是一场大戏。就算是贵为皇帝都免不了装扮起来粉墨登场。
  康熙来江南最主要的一个行程安排就是祭奠明孝陵。孝陵里面埋葬的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地点就在金陵附近。
  一大早田蜜就帮着康熙把衣服换好, 带着后宫女眷目送他领着阿哥们步行出了织造府。
  这一路上旌旗招展, 康熙带着江南官员士绅和随行的侍卫旗丁,用两条腿步行到孝陵,路上官军不得驱赶民众,跟随在后的江南百姓集结了数万人。
  随后康熙在众目睽睽之下, 对朱元璋的陵墓行三跪九叩大礼, 这在历代皇帝中算的上绝无仅有, 态度之恭敬场景之宏大排场之隆重, 让围观的江南百姓心中五味杂陈。
  跟随而来的文武百官皇子宗亲同样行了大礼, 这场大戏唱下来之后,江南地面上虽有不满之人, 然而百姓的态度算是和缓了不少。
  这个消息紧接着就是街头巷尾各种议论,一时之间消息向四面八方扩散,江南震动。各处对他这个行为褒贬不一,然而江南百姓的心态确实变化了。
  当天晚上康熙带着诸位阿哥回来, 大阿哥年纪大了,在田蜜跟前露个面儿就下去了。三阿哥不自在, 坐在这里略微说了两句话也退下去了。就剩下四阿哥跟在旁边,他在这里十分自在,而且正在长身体饭量比较大,无论何时何地都觉得吃不饱,正抱着盘子吃点心呢。
  田蜜看宫女给康熙脱了靴子和袜子,脚底板上磨了两个大水泡。小心的把脚放进盆里,然后“嘶”了一声, 随后被热水泡着,整个人放松了下来。
  田蜜站起来从盆里拧了一条布巾蒙在他脸上帮他擦了擦脸,心想这次的收获绝对大于付出。邀买民心这件事,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能做到这份上也确实不容易。
  “辛苦表哥了。”
  “为了祖宗基业,这点苦算不得什么。说起来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既然咱们做了开头,往后还要接着做下去,下次再来江南还要祭拜。”
  四阿哥也跟着跑了一路,皇上走了多远他的小短腿也跟着跑了多远,刚回来的时候累的不想说话。
  苏培盛已经把他的靴子扒下来了,他一边泡脚一边疑惑,想不明白为什么还要给前朝皇帝磕头,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是不能问出来的,就坐着听父母说话。
  康熙又喝了一杯茶,才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这事啊,朕做了将来太子就不用做了,朕能拉下脸面,他就不用折了面子了,早做早好。对了,你说那个听戏的事儿,朕觉得挺不错的。到时候内务府出钱让金陵百姓看几天大戏。”
  “嗯,到时候各种卖吃的喝的聚集在一起,就在夫子庙那边,保管和庙会一样热热闹闹的。而且民间更喜欢黄梅戏秦腔,到时候各剧种轮番上,光是这种热闹就能引来不少人。只是表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能还会有人当街骂出来的。”
  “让他们骂,如果能把前明的江山骂回去算他们的本事。有些事情摆明了无力回天,这些人偏偏不信。朕如此放下身段,这是为了江南安定,如果有人不识抬举……”
  田蜜拍了拍他的胳膊,康熙转头看着田蜜,两个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四阿哥看着额娘和皇阿玛相视一笑,往后的话也不说了,心里更是疑惑。祭拜孝陵的事儿不能光明正大的问出来,唱大戏的事儿总可以吧。
  “额娘,他们写好戏词了吗?”
  “写了,我还看了,第一遍写的不行,我挑了几句读出来,我跟前的小太监一句没听懂,就差问我这是什么意思了。写的太高雅了,所以又让他们写了一遍,第二遍比第一遍好多了,过两天他们背会了词,开锣唱了,你也跟着听听。”
  果然过了两天,曹嬷嬷就来请田蜜去水阁里看戏。
  要说这边的人会享受呢,江南的园林已经举世无双了,在这样的园子里,水面上是双亭子,一处亭子坐人,一出亭子看戏。
  在水上看戏,除了声音好听,在粼粼波光之上,吹着风喝着茶,眼前是戏子,旁边湖景,水上飘着水鸟,眼角能瞄到远处的飞云,让人觉得十分风雅。
  这种自然与艺术完美的交融是田蜜上辈子没接触过得。
  空间从远到近:远处有蓝天白云,近一点是湖景游船,再近一点是金碧辉煌的戏台子,更近的是朱红走廊上的题词绘画。
  无声的风,流动的水,变化万千的云,在三维空间中让人把享受放大到了极限,让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甚至处在风中的皮肤都参与其中,大幅度提升了愉悦感。
  曹嬷嬷带着曹家女眷陪坐在一边,宫女在亭子的各个角落里放上博山炉,香烟扩散到空气中。青鱼端了一个异形珍珠雕刻的茶盅放在田蜜的手边,等到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这边儿宫女给了一个手势,那边亭子上就响起丝竹之声。
  这一场戏是最后把彩排,所有人粉墨登场。这个时候戏子的行头中没有贴片子这一项,因为离得有点远,对面的人面容看不清楚,只能看到身段。
  因为这些戏是给内眷们看的,上台的都是年轻女子,她们风华正茂嗓门又亮,于是很自信的背身上场,一转身露出脸盘身段,果然是美艳绝伦。
  这个美艳绝伦的白蛇就开始唱了起来,田蜜是一句没听懂,反正音调是软软的很舒服,听在耳中仿佛能溺死在温柔乡,伴随着这戏词一句接一句的唱下去,终于能体会到了什么叫靡靡之音。
  再看看其他人,旁边站着的那些宫女太监和曹家的侍女都伸着脖子往戏台上看,田蜜算是放心了下来,既然大家都喜欢,这出戏就不会差了。
  第二天就是金陵城中士绅人家的女眷来拜见。田蜜不仅自己是一副_0_han_0_ren打扮,也让自己的几个宫女是这样的打扮。和她们聊起来的时候说的最多的还是这金陵城中的小吃和景致。
  田蜜算得上是博闻强记,早在前几天都记得各家的传闻。和那些上年纪的就夸她们的儿子孙子读书好,和年轻的说胭脂香粉。而且扬州香粉确实天下有名,田蜜在这一块儿也是特意研究过的,说的是头头是道,把上辈子买粉饼的劲头拿出来,对几个字号里面的香粉持妆度控油程度是不是容易氧化……说的很多人眼冒精光。更别提还有胭脂的颜色,口脂的挑选……
  等到去看戏了,田蜜才算是嘴巴能歇会了。就算是大伙儿在看戏,田蜜还是会把一些人请到自己身边聊一聊。一场戏一顿饭,她们走的时候再赏赐一些小东西,一天的工作才算是结束。效果也特别明显,很多人表明自家在扬州有宅院,愿意在扬州等着娘娘一起看戏聊天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