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清和-分卷阅读24

其余的没说,只是让大家好好干,干好了,有赏。”
  这并非沈瑄的原话,意思却差不了多少。
  “卑职在此先恭贺总旗即将高升。”
  “现在说这些还早。”孟清和摆摆手,他的目的很明确,守住这处瞭望墩台,保住大部分人的性命。
  至于发动防守反击……也要他有那个能力。
  “关键的还是要守住这里,尤其是唯一没设置拒马的那条通道,一定要守住了。”
  _0__0_zi上不来,他们就算赢。
  前郎中大人拍着胸脯主动请战,“总旗放心!卑职亲自带人去守!”
  孟总旗考虑半晌,开口说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如丁小旗这样的人才,更该如此!”
  前郎中大人斗志昂扬,“谢总旗夸奖,卑职不敢当!”
  孟总旗却一盆水浇灭了他心中的火热,“今后还有许多事要仰赖丁小旗,孟某不想这么快就痛失英才。”
  前郎中大人:“……”
  “所以,丁小旗还是留守地堡,这处便交给刘小旗吧。他是屠户出身,更加适合体力劳动。”
  前郎中大人:“……”
  话落,孟总旗背着手走了,前郎中大人立在当地,仰天长泪。
  为何,他突然有了痛殴上官的冲动?
  果然是离开朝廷许久,技痒了?
  孟清和继续武装他的一亩三分地,防守其他瞭望墩台的边军,也陆续开始对墩台加以改造。
  木刺上来不及刷桐油没关系,拒马和车阵可能阻碍己方反击也没问题,他们的最终任务是守住瞭望墩台,只要守住了瞭望墩台,能在_0__0_zi进犯时活下来,其余的都不重要。
  杨铎在开平卫停留不过三日,临行之前特地绕过孟清和戍守的瞭望墩台,见到比两日前更加严密的防守阵势,挑起一边的眉毛,举起右臂,示意马队停下。
  “总旗,是前天那支马队。”
  孟清和正同手下几个小旗研究哪处防守还有疏漏,听到兵卒报告,头也不抬,“估计又是路过的,不用理会。”
  “报总旗,他们朝山下来了。”
  “恩?”
  孟清和皱了一下眉,起身攀上地堡顶层,居高临下,将墩台之下的一切尽收眼底。青色的武官服,至少也是个百户。长相看不太清楚,身上的气势倒是同沈副千户有几分相似。
  官大一级压死人。孟清和有些犹豫,该不该下去一探究竟。
  杨铎仰头看着墩台,俊美的面容上看不出太多的情绪。
  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号角声,号角声中,是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马队。
  明军朱红色的袢袄,在马蹄卷起的烟尘中仍十分醒目。
  飞驰而来的明军骑兵越来越多,不像是要回城,而是随着号角声不断聚拢到一起,然后调转马头,抽—出长刀,取下马背上的弓弩,再次分开。如一支支锋利的长刀,切开了无垠的草原。
  最远的一处瞭望墩台,已升起了滚滚的狼烟。
  孟清和脸色顿时一变,顾不得墩台之下的那支队伍,直接攀到堡顶,抄起了打火石,几下敲击出火星,点燃了堆积在地堡顶层的干草,随后将打火石丢给刚反应过来的兵卒,“点狼烟!”
  同时回身厉喝一声,“立刻防守,_0__0_zi来了!”
  一句话,如闷雷一般在众人耳边炸开。
  墩台上狼烟升起,墩台之下的杨铎,已策马赶向前方聚集的明军骑兵。
  孟清和走下二层,亲自抄起一支加装了木刺的长枪,这是专门为在独辕车和拒马之后刺杀敌人准备的。
  枪头不够长,装上坚硬的木刺,直接便能刺穿马身。
  “诸位,”孟清和握紧长枪,目光如刀,再不是几个月前连腰刀都握不牢的孱弱书生,“敌人是谁,敌人有多强,都没关系!只要比他们更狠,更不要命,咱们就能活下来!”
  “孟某不信,老天爷就一定要在今天收了咱们的命去!”
  “更何况,_0__0_zi是敌人,也是咱们的战功!”孟清和提高了声音,“一个_0__0_zi的人头就能升小旗!杀得多了,还有肥羊,有耕牛,有赏钱!”
  在孟总旗的一番战争动员之下,凶神恶煞的_0__0_zi,在这些边军眼中,全都被进行了等价代换。
  原本的紧张变成了兴奋,初临战场的恐惧也变成了激动。
  五十多个边军,全都双眼赤红,连见惯了大场面的前郎中大人都挥舞着拳头,扯着嗓子和众人一起高呼肥羊。
  草原上,沈瑄率领的三千骑兵已完成集结,杨铎打马上前,“见过副千户!”
  同样的青色武官服,沈瑄已升任副千户,兼领游击将军,杨铎仍是百户,却在全宁卫指挥使麾下得以重用。
  开平卫城中响起了隆隆战鼓之声,城门大开,城中边军手持刀牌枪戟列阵而出。
  号令间,战阵再分,每百人成一阵,横向而列,绵延数里。另有战车从阵中推出,车身装有长矛,木刺,车下载有火炮,并放置十余火铳。
  如果孟清和在场,肯定会一眼认出,这分明是他改造的独辕车升级版!连车上加装的木刺,都和他交代孟虎两人的一般无二。
  战阵之后,城头之上,立起数面战旗,黑色如墨,红色如火,在风中烈烈作响。
  沈瑄率领的骑兵如潮水般分开,杨铎等人继续转道向东,_0__0_zi进攻开平卫,必须尽快将消息传知辽东诸卫。
  鼓声再起。
  远处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骑兵和战马,如乌云一般压来,行动间卷起惊雷之声。
  城头上,亲到开平镇守的北平都指挥使陈亨与卫指挥使徐忠都是一脸凝重,在他们身边,还站着一名十五六岁的高大少年,头戴乌纱折上巾,身着盘领窄袖常服,袍服前后及两肩均有金织盘龙。少年英俊的面容稍显稚气,眉眼之间却英姿勃发,带着掩不去的贵气。
  他便是燕王次子,徐王妃嫡出的高阳郡王,朱高煦。
    

第二十二章 再露锋芒三

  叩边的_0__0_zi足有万人。
  远远望去,战马,骑兵,仿佛自地平线处席卷了整片草原。
  明军城头之上,鼓声再变,战车每五辆以铜环相扣,锋矢向北,火炮依次续填火药,大小铁球,泥土,或以车发,或以架桩固定。长牌手着甲护于车旁,火铳手立于车后,战阵中刀枪林立,在鼓声中,明军屏息以待。
  马蹄声渐近,连环相扣的车阵横列,以人力推向前,立起的长牌挡住了迎面飞来的箭矢,发出声声钝响。
  车上锐利的长矛和木刺,倏忽间闪着寒光。
  战马嘶鸣,马上骑士也不免胆寒,出于本能的拽紧缰绳,降低马速。奔驰的战马扬起前蹄,仓促之间,竟有后队与前队撞到了一起,扬起一片沙尘。
  千夫长和百夫长的号令淹没在人吼马嘶中,几不可闻。只能吹响号角,陆续分兵,绕过面前一排排刺猬似的车阵,从左右或战车的缝隙间突进。
  游牧民族是马上的民族,高超的骑术,对战马的控制力,非一般明军骑兵可比。就算被从正规军打成了游击队,只要聚集起足够的勇士,仍能对明朝边界造成威胁。
  北元骑兵越来越近,距离不到五百步时,明军的火炮声响起,烟尘弥漫,分散的大小铁球砸进了飞驰的骑兵之中,落下时,带起了一片血雨。
  战争是残酷的,一旦走上战场,唯一能够支撑自己,保护自己的,只有杀戮,对敌人的杀戮。
  火炮之后,是连声响起的火铳,火药的烟尘与巨响,再一次减慢了北元骑兵的冲锋。
  按照惯例,距离太近,每支火铳只来得及放一次,不想,就在今日,开平卫的火铳兵打破了这个惯例。
  三轮齐射,北元骑兵完全措手不及。
  放在战车之上的火铳和预先安排填装火药的边军,发挥出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孟清和也没有想到,他不过是在回话中提及了那么两句,就被沈瑄记在了心里,并被近乎完美的用到了战场上。对比起后世,这种完美还带着许多缺憾,但在现下,这种作战方式带给敌人和己方的震撼,都无法用语言来形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