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清]娘娘负责躺赢-分卷阅读5


  “爷怎么忽然回来了?”
  四爷在凝心院没喝茶,在福晋这里就接过茶盏:“明儿要入宫。”
  一说到宫里的事儿,空气里的氛围无形中就像是绷紧的弦一样。
  福晋略略沉默:外头男人们的事儿她问的少,况且问的多了也管不了,四爷也不会告诉她。
  再要问四爷明日什么时辰起,却又词穷:瞧这样子,四爷大概是要去陪伴初次有孕的年氏,那自己再追问倒像是把手伸到东大院似的。
  两个人就对着沉默起来。
  四爷喝茶,福晋只是垂着脸坐在他对面。
  四爷和福晋对夫妻两人间的沉默都不陌生。
  还是四爷的起身打破了沉默,福晋见他要走,忙道:“爷,府里的下人却也该理一理了。”
  不是她故意找话题要留下四爷,而是她了解他。
  她看着四爷宽袍广袖的身影。
  只有她这个陪伴多年的发妻,才知道四爷是个多么较真仔细的人。如今宫里都觉得四爷是个投身佛道的闲人,常常出府住到寺里观里,数日不归府,好似凡事不管。
  可福晋却知道,他的心肠从来滚烫而且细致,恨不得将天下所有事都抓起来,一件件在自己手下安排成他想要的样子才行。
  所以哪怕只是整顿府里下人这样的小事儿,福晋也都会提前跟他说一声。
  四爷点头算是答应了,又格外道:“府里子嗣少,年氏这一胎你多照料。”
  福晋点头,站在门口目送四爷往东大院走去。
  是啊,子嗣少。
  雍亲王府这些年陆陆续续生下的孩子倒是不少,却只站住了三个阿哥。上回自己进宫请安,德妃娘娘还说起,别说跟四爷年岁相当的几位爷了,就十四阿哥这个做弟弟的,如今都有了五子四女。
  话里话外敲打着福晋,福晋也只能听着。
  想想年侧福晋真是好福气,入府才将一年,就有了身孕。
  还有当年钮祜禄氏。她十三岁入王府,当时李氏又得宠,前三年连四爷的面都没见过,还是有一年四爷得了时疾,她去伺候,之后就有了四阿哥。①
  福晋坐了片刻,不由念了声佛。
  作者有话要说:
  ①《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后妃记载:“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冬,当时四阿哥胤禛已晋升为雍亲王,患时疫。


第5章 请安
  七月二十九日的清晨。
  白宁白南按着往常的时辰,进了格格的内间想要叫主儿起床,就见宋嘉书已经披着外衣坐在靠窗的榻上,手里拿着裁衣服的小剪刀,对着外头半亮的晨光裁纸。
  两人吓了一跳:“格格醒了怎么不叫奴婢,晨起还有些凉呢。”
  白宁转身出去,叫小丫头打热水。
  这凝心院里,配额就是四个丫鬟两个太监。四个丫鬟里头,还有两个小丫鬟不怎么贴身服侍,就是负责打水扫地跑腿之类的杂活,跟两个太监一样,几乎从不进屋的。
  宋嘉书从里间的帘子看出去,能看到东侧间的桌上已经摆上了食屉,为着怕凉了,都是等着她洗漱过后才搬出来。
  两个小丫头只有十五六岁,一个正双手提着大铜壶往铜盆里头倒水,一个正在白宁的指挥下,准备胰子、牙粉、手巾等物。
  对这些丫鬟来说,都是这几年做熟了的活,每个早晨都是如此。
  可对宋嘉书来说,仍旧是新鲜事。
  虽然已经看了几天,但每次再看到这有条不紊,各司其职的几个丫鬟,宋嘉书对自己已经活在了清代雍亲王府这个事实的感触,就更加真实一点。
  往窗外看去,是自己的小院。
  雍亲王府里,福晋住的正院和东大院都是大两进,里外里加起来足有二十多个房间,西大院略微小些,加起来也有十七间屋。
  其余格格们住的就都是一进的院落了,只是院跟院也不同,钮祜禄氏住的凝心院位于东边,日光充沛,离正院前院和膳房都不远,算是小院里最好的一处。
  原本的钮祜禄氏爱阔朗干净,也最怕虫子,所以院子里只种了些松柏芭蕉之类的木,没有香花,只偶尔在屋门口摆几盆四爷或者福晋赏的鲜花。
  从大门到正屋的一条石子路干干净净,纤尘不染,可见洒扫的仔细。
  总之,凝心院是个齐整疏朗,让人看着舒心的院子。
  不出意外,她还要在这里住几年。
  白南上来接过她手里的剪刀,奇道:“格格裁这样大小的纸做什么?抄佛经也不能用这么小的纸啊。”
  因为四爷这几年积极投入到佛道运动中,一副要不是舍不得亲爱的皇阿玛,就要遁入空门的做派,雍亲王府的女眷自然也要跟上。
  所以各院中都少不了这种澄竹纸,又洁净又托墨,誊抄蝇头小楷的佛经,都一点不会晕。
  每月各院基本上都得抄上一两本佛经,奉给两位主子。
  白南看着眼前被裁成成人巴掌大小的白纸,有些懵:这个大小也不适合抄佛经装订起来啊。
  宋嘉书也有点裁累了:“今天我带白宁去给福晋请安,你在屋里按我这个大小接着裁吧。最好有裁纸的铡刀,裁的才整齐。先裁个三百六十五张,外头用块剩下的羔羊皮做面,做成一个册子,不要这样横着翻的,要从上翻起来这种。”
  宋嘉书比划着跟白南描述了下现代的日历。
  白南虽然纳闷,但她一贯有些憨直,主子的吩咐虽然不明白,但都不打折扣的去干,当即就应下了。
  ——
  宋嘉书走出凝心院门的时候,脚步不由一顿。
  旁边的白宁连忙伸手去搀:“格格是不是腿脚还软,要不奴婢去回福晋?”
  宋嘉书摇摇头:“没事。”
  只是自打她过来,第一回 要出院门见雍亲王府的众人,倒有一种大学刚开学,准备面见新同学的感觉。
  从凝心院到正院路不远,宋嘉书一路看着风景。路边移栽过来的老银杏树叶子已经开始微微发黄,估计再过一个月,满树黄金肯定好看。
  三百年后的雍和宫,宋嘉书去过两次。
  有一年为了大考许愿,她从进门见了神佛就拜,不管大大小小一路拜过去,无奈雍和宫神佛太多,拜到最后她都低血糖了,还是同学给搀出来的。
  可如今的雍亲王府,跟她曾见过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雍和宫相差甚远——在从前见过未来才会发生的事情,这种感觉很是玄妙。
  自打康熙三十三年,这府邸就被分给四爷。
  白宁是十三岁小选进宫的,接着就被内务府送出来在王府做了当差的小宫女,七八年过去了,雍亲王府她早就看熟了。如今见格格走的这样慢,并不知道换了芯儿的格格在看风景,还以为格格是大病初愈走不快,于是也兢兢业业护着格格走的很慢。
  这一慢,就正好在东大院门口的路上,撞上了年侧福晋。
  白宁心里一个‘咯噔’。
  给福晋请安,也是要讲究个次序的,身份越高到的越晚,肯定不能福晋侧福晋先到齐倒等着格格。
  如今格格撞上年侧福晋,一并去了,落在旁人眼里还不知道要说什么呢,岂不是显得自家格格到的晚。
  明明今儿她们还早出门了一刻,谁知还是遇上了年侧福晋。
  宋嘉书起初并没有看到年侧福晋本人,只看到了几个围成圈的丫鬟和太监,心里还在诧异——这一大早的,东大院门口怎么围了个圈,跟要玩丢手绢似的。
  直到打头的太监看到了宋嘉书,打千请安后让出个空来,宋嘉书才看到被众人团团围着的年侧福晋。
  身体比脑子反应更快,还未看清年侧福晋就屈膝道了个万福。
  一把轻柔地嗓音温和道:“不必多礼,你身子才好呢。”
  宋嘉书起身后才看清这位雍正朝有名的宠妃。大清有名的宠妃不少,但家里兄弟一样出名,甚至更出名的也就这年贵妃和年羹尧兄妹俩了。
  第一眼就先对上一双秋水一样的明眸,什么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