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妻凭夫贵-分卷阅读25

抢光了。”
  垮了篮子出去,果然看到很多年轻姑娘和妇女往一个方向去,苏婉不免担心:“这么多人都去菜你说的地皮菇的?”
  “今天雨下得大,后山到处都是,她们采不完的。”
  苏婉放心了,这才让宋小妹给她讲讲地皮菇是什么东西,宋小妹笑道:“三嫂在城里可能不知道,每年这个时节,下一场大雨,后上地上都会长出这个,一片一片的,摸上去又滑又嫩,吃起来可香了,就是只这个时节才有,我们也不知道它怎么长的。”
  苏婉点头,路过一个荷塘,看了眼里面布满荷叶,不由道:“这荷叶开得好啊。”
  “前些日子开了花更好看咧,还有莲子和菱角,可惜咱家的孩子们都爱吃这个,所以没采。”
  苏婉觉得在自己的潜移默化之下,宋小妹也要变成吃货了,怎么三两句不离吃的。她倒是很高兴,道:“荷叶也可入菜,我不是从娘家带了几只鸡回来吗,等会儿摘片大荷叶回去,再宰只鸡做荷叶鸡吃。”
  宋小妹想也不想的点头道好,这时走在她们前头的一个姑娘噗嗤一笑,回过头来看苏婉:“子恒哥家的嫂子,你们城里人可真会吃。”
  ?

☆、第二十四章

?  子恒哥?苏婉不由挑眉,打量了说话的女孩一眼,女孩梳着与宋小妹相似的辫子,皮肤不算特别白,却泛着健康的光泽,看着又青春又活力,她也不像其他女孩一样扭捏,察觉到苏婉在打量她,竟大大方方迎上她的视线,还冲苏婉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
  苏婉旋即若无其事的收回视线,看向旁边的宋小妹问:“不知这位是哪家的妹妹?”
  宋小妹也在看女孩,眼底闪烁着不安,被苏婉一问,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不情不愿的道:“村长家的四妹。”
  四妹有些气恼,她察觉到苏婉打量了自己,却又轻轻飘飘的把视线移开,本来可以直接问自己名字,却非要问宋小妹,四妹觉得自己受了轻视,不由撇了撇嘴,扫了这对姑嫂一眼,“小妹还是赶紧去给你家嫂子摘荷叶回家吃吧,等天黑就不方便了。”说完也不等她们反应,挽着旁边的小姐妹扬长而去。
  宋小妹也有些恼了,这个四妹说话还是那么难听,什么叫给嫂子摘荷叶回家吃,说的好像她嫂子是三岁娃娃只知吃似得!宋小妹不由冲四妹离去的背影瞪了一眼,转头看向苏婉,见她一副沉思的样子,心下顿时咯噔,忙带了些小心翼翼的解释道:“三嫂……四妹她一向……”
  苏婉回神,一本正经的道:“四妹说得对,先摘荷叶吧,一片就好了,挑那种叶子又大又绿的摘。”
  “……”宋小妹无语,感情她三嫂刚刚一脸严肃就是在想挑什么荷叶好?
  宋小妹精心挑选的荷叶到底没派上用处,庄稼人觉得晚上不用干活,晚饭应付一下便好,日子再宽裕的人家,也不会在无客上门的晚上新作荤食,这个天热,剩的菜又不新鲜,实在浪费。是以虽无人拦着苏婉研究美食,荷叶鸡还是在第二天中午做的,荷叶自然也新摘了,大娃二娃两个闲的无事,自告奋勇去给荷塘给三嫂摘荷叶,回来时收获颇丰,捞了些菱角回来,还从地下挖了两截嫩生生的鲜藕,把一向温和的张氏气得没拿棍子满院子追着兄弟两打,“三天不打你们还真是上房揭瓦,这藕还没熟,你们急得挖上来作甚?家里是短了你们吃的还是怎样……”
  大娃机灵些,捂着_0_pi_0_gu在院里高声哀嚎:“奶!奶救我……”
  二娃马上有样学样,一边在院里乱蹿一边嚎。
  苏婉觉得好笑,索性不吭声笑眯眯的站在旁边围观。
  张氏气得两三步上前,逮着大娃拧着他耳朵:“还没开始教训呢,你们嚎什么!”
  大娃创作俱佳的表演:“娘,你轻点,疼……轻一点,耳朵要被拽下来了……”
  张氏都要气笑了,拧耳朵的手到底放轻了力道,另一只手却捏着棍子往他身上招呼,刚拍一下,宋母从里头出来,咳了两下,先看了在旁边瞧热闹的苏婉一眼,又看向大儿媳:“都闹什么呢?”
  “您不知道,娘。”张氏放开大娃,叹气,“这俩小子跑荷塘把还没长熟的藕给挖了两节回来,我不教训他们,他们还不知轻重了。”
  宋母看向大娃二娃,表情严肃:“确是你们的不对,哪能这么浪费粮食。”
  两男孩低头认错,宋母疼孙子,见状便道:“这次就算了,半大的小子,馋东西吃也正常。”
  婆母都说算了,张氏也就不说话,拿了两节嫩藕回了厨房,苏婉跟着过去,问道:“大嫂,这藕不但能吃,且正鲜嫩着,怎的娘说大娃二娃是浪费粮食?”
  “你有所不知。”张氏道,“这两节嫩藕,若在荷塘再养上一两个月,至少要大上一倍,说不定还能再长出一两节出来。”
  “原来如此。”苏婉挑眉,又问,“如此说来,这荷塘是自家养的?”
  张氏点头:“是咱们家和老叔家一起承包的。”
  饭后,宋小妹对宋母道:“娘,明儿镇上赶集,我跟三嫂说好一块去。”
  “正好家里也要添些东西,你明日记得买了回来。”宋母想了想,又道,“叫你爹送你们去吧,如今大伙儿都干完农活,应该有不少人去镇上。”
  宋小妹听得也欢喜:“那敢情好,不用自己走路,还能在多逛些时候。”
  第二天一早,苏婉被宋小妹喊起来时,早饭已经做好了,苏婉疑惑:“镇上里这儿也不是很远,要这么早出发吗?”
  “听说爹今天会赶车去镇上,一大早好几个婶子过来说要早点出发,她们还得赶回来干活。”
  宋小妹也有好几个月没来镇上了,很是兴奋,她把最好看的衣裳穿上,梳的辫子都跟平常略有些不同,还戴上了苏婉送的耳坠,她平日都舍不得拿出来。
  车上有妇人打趣宋小妹:“小妹这对耳坠子怪好看的,青绿青绿的,显白呢!是玉的吧?”
  宋小妹摸着耳坠看了苏婉一眼,不好意思道:“我三嫂给的,应该是吧。”
  “子恒媳妇给的啊?那可错不了!”众人把话题从宋小妹身上转到苏婉身上,问的都是些她不怎么答得上来的问题,比如她娘家有多商铺、多少亩地,她爹是不是认识衙门里的某某,她娘家烧水的丫鬟是不是每个月都能拿半吊银子还不受累。苏婉含糊的答了一两句,妇人们便知她不想说话,于是话题又回到宋小妹身上。
  “小妹也长成大姑娘了。”
  “改明儿叫子恒媳妇给你找个好夫婿,以后就享福了。”
  宋小妹被揶揄的不敢抬头,好一会儿才凑到苏婉旁边,嘴角又扬起了,苏婉瞥了她一眼:“赶集就这么高兴?”
  “我都等了好几个月,上次老叔家的二妹喊我一起来,你不在我都没答应。”
  “上次赶集是什么时候?”
  “就你和我哥从娘家回来的那天啊。”
  “还是我们小妹有义气,到镇上想吃什么,三嫂给你买。”
  “是三嫂自己想吃吧?我见你早饭都没动两口。”宋小妹凑到苏婉耳边悄悄道。
  苏婉斜睨了她一眼:“你不也一样。”
  说话间,牛车已到了镇上,这应该是镇口,并没有看到商铺,来往的行人,揭露了镇上的繁荣。
  古往今来,但凡靠近城区的乡镇生活,总要比偏远山区好些。但是苏婉不知道,她从县里经过了几次,看着也就比这松林镇好一些,见此繁荣景象,是有些吃惊的。
  宋老爹把牛车停下,道:“里面不方便,就到这儿下吧。”又叮嘱了宋小妹几句,便赶着车回宋家村了,今日要来镇上的人多,且都刚收完粮食手里宽裕,更愿意坐车来,宋老爹一车拉不完,便余下些不赶时间的他回去拉第二趟。
  同车的几个妇人本想在前面等宋小妹二人,被宋小妹婉拒了,她们便先行离开,宋小妹陪着苏婉这见什么都新鲜的现代人人生第一次逛古代集市。
  越往里头越行人越多,挑着担的抱着小孩的提着行李的,与《清明上河图》上所绘确实相差不大,只是这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