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小说

劝娘和离之后-分卷阅读104

害了老盛家,正欲开解时,盛言楚轻叹了一声:“如果当年老盛家的人但凡厚待咱们一星半点……”
  程春娘冷漠打断儿子:“没有如果。”
  “娘说的对。”盛言楚释怀一笑,“自作孽不可活,咱家当年如果没有舅舅家帮衬,我跟娘早就成了黄土里的两捧枯骨。”
  见儿子终于从老盛家落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程春娘不再提老盛家的字眼,而是扯了扯绑在桌角的羊毛线,一手勾着针棒,飞速的打着毛线,笑道:“从早上起,我看你就一直盯着桌上的信看,莫非这信上有花不成?”
  盛言楚扬扬桌上的信,意味深长的看过来:“娘,你可知这信是谁寄给儿子的?”
  程春娘用脚踢开趴在桌子下咬毛线的盛小黑,闻言摇头:“谁寄来的?”
  “临朔郡郡守卫敬卫大人。”
  “谁!”程春娘惊得霍然拔高声音,“楚儿,郡守大人为何要寄信给你?难不成是上回咱们送去的兔毛衣不合他意?”
  距离张郢送毛衣救临朔郡于危难之中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张郢在收到卫敬的感谢信后,又将鸭绒夹袄送去了临朔郡,这次卫敬没有再回信。
  就在张郢和盛言楚都默认以为临朔郡城没有鸭绒所以卫敬做不成夹袄时,卫敬的第二封感谢信姗姗来迟。
  这回不仅张郢有,盛言楚也有。
  张郢收到的内容很官方,无非是卫敬往京城递折子时会替张郢说几句好话,张郢对这种结果表示非常的满意。
  然而待盛言楚的信拆开后,张郢酸不溜叽的来了一句:“卫大人到底是偏爱自家后院的读书人呐。”
  卫敬在临朔郡做了多年的郡守,早已将临朔郡看成自己的家乡,盛言楚是临朔郡静绥人士,换言之就是卫敬身后的学生。
  “卫大人请你过府一叙?”程春娘喜不自禁的握紧羊毛线,追问了一句,“那信上可说了让你什么时候去?”
  盛言楚摇头,就是因为没说他才纠结。
  眼下是三月天,本该暖春的季节却因为年初的大雪导致现在外边齁冷,柔嫩的阳光洒在几尺厚的雪地上竟无半分暖意,反而化雪带来的寒冷比冬日的风雪还要刺骨。
  这样的恶劣天气让他出发前往郡城,说实话他不敢去,他担心去的时候好好的,然后还没到郡城呢,他就冻成冰块死在半道上了。
  再说了静绥书院已经恢复课业,他若要去郡守府赴约,得提前跟赵教谕和学正请假,毕竟一来一回要耽搁很久。
  抛开这一点,他还有另外一层顾虑,那就是卫敬好端端的请他去郡守府要干什么?
  他不过是个小小秀才,即便献了兔毛衣和鸭绒夹袄立了大功,赏他几句夸赞或者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比方银子就行了,干嘛要大费周章的请他去郡城。
  对,卫敬用词十分的礼貌,对他用的是‘请’,而不是命令。
  有关这两点疑惑,盛言楚找了张郢商量,张郢嘴里含着茶水,漫不经心道:“卫敬这人我在京城听过他的大名,是个纯臣,做官二十多年从不得罪旁人,有人说他狡猾无边,也有人夸他忠厚老实,至于到底如何,得你亲自见了才知道。”
  说来说去,张郢根本就没见过卫敬。
  和盛言楚亲密相处了一个冬天后,张郢早已不在盛言楚面前摆官架子,私底下聊天都是你我相称。
  盛言楚挑挑眉,在官场上厮杀二十余年还能得一个纯臣的标签,可见卫敬是个不容小觑的人。
  “你可想好了什么时候去郡守府?”张郢私以为盛言楚是他官路上的福星,能送一个刘大人高升,指不定也能助他一臂之力,听到卫敬单独宴请盛言楚后,张郢其实比盛言楚这个受邀的正主更高兴。
  “等雪化干净了再去。”既然卫敬让他自己抉择时间,那他当然不能委屈自己受冻。
  “今年的雪水至少要化一两个月。”
  张郢陷入沉思,大叹一声:“今年时运不济……连续一个多月的大雪导致静绥春种遥遥无期,偏偏今年……哎,二月的县试已经挪到三月底,府试也要往后延迟,那就五月府试,这两桩事占了衙门大部分的时间,以至于官府无暇顾及春种,诶,今年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哦……”
  盛言楚紧跟着也连连叹气,今年的确不如意,上半年下雪化雪占去了三分之一时间,剩余的时间得准备县试府试。
  本该春种的好日子,可是田间冰雪尚未全部解冻,若是现在进行播种,秧苗根本长不出来。
  春天不种粮,秋收收什么?如今只能企盼朝廷能降下减免赋税的旨意,不然下半年的院试和乡试如何顺利进行?
  毕竟家中穷的都没饭吃了,那些读书人哪里还有精力应付考试?
  初雪将至的时候,静绥县的百姓都以为是祥瑞,如今再看,皆忧心不已。
  不过对盛言楚而言,今年他的压力并不大,一来他家没人春种,囤的粮食够他和他娘平安过到明年,二来他不用下场今年的乡试。
  总之他今年只需开开心心的做一个小学鸡就是,只不过苦了他的那些朋友。
  比方说在康家准备参加童生试的粱杭云、想一飞冲中秀才而下场院试的贵表哥,以及他如今的好哥们夏修贤。
  他倒不担心粱杭云和贵表哥,粱杭云学识并不差,应该没问题,至于贵表哥……舅舅就没指望贵表哥一次就中,所以贵表哥也没什么压力。
  最令他揪心的当属夏修贤,他深知夏修贤极为渴望连中三元,但今年多难多灾,夏家又糟了一回抄家之祸,现在的夏修贤未必还保留着从前的定性。
  最重要的是,乡试之前,临朔郡所有秀才,贡生,监生都必须先通过本郡学政官巡回坐镇的科考。
  一般来说,大家都能通过。唯有通过才能去参加乡试,但,临朔郡的学政官是卫敬,卫敬对夏修贤的爹夏侯中恨之入骨,因而他有些担心夏修贤过不了这一关。
  盛言楚的担心不无道理,夏修贤也意识到他乡试路上有拦路虎,为了能顺利的通过卫敬这一关,这天夏修贤主动找上了盛言楚。


第52章 【一更】 不解风情的书呆……
  三月天静绥百姓还裹的像个球, 这几个月因为要兔毛和鸭毛做毛衣和夹袄,所以积累的兔肉和鸭肉数不胜数。
  盛言楚在家的时候尚且能拿小公寓里的牛肉卷羊肉卷出来换换口味,现在复课回到书院, 三餐他都是“被迫”被夏修贤和马明良两人拉着去书院食馆吃, 这两日他是一看到兔肉和鸭肉就觉得胃里泛酸水。
  上午的课结束后,夏修贤一把揽住他肩膀:“一起吃个饭?”
  这些天他总是以各种借口婉拒夏修贤, 他实在不想再吃书院食馆里的兔鸭肉了, 若做的好吃便也罢了,坏就坏在做的忒难吃。
  鲜嫩的兔肉不过油炸,也不放辣椒等辛辣物除腥膻,直接架在蒸笼里蒸熟或是拿大火水炖熟……说实话,此等做法多多少少做的有点对不起兔子英勇捐献身体之行为。
  “……”盛言楚背着书箱有些犹豫, 他真的不想吃食馆的兔肉。
  夏修贤放下一年四季不离手的扇子, 笑着说:“书院对面有一家杂鱼锅,如今外边河道刚解封不久, 水里的鱼肉冻得紧致鲜美无比, 咱们去那吃吧?”
  这个提议非常应景,盛言楚还真的有点馋春日里的湖底小鱼了。
  眼下化雪冷的异常,两人遂要了两碗暖胃的鱼头豆腐汤, 豆腐是铺子老板娘拿自家去岁留的老黄豆磨的, 拿来炖汤前过油煎至金黄,再放进汤汁滚成乳白色的鱼头汤里, 鱼汤浓厚,煮沸后不必关火,直接端着小火炉上桌边煮边吃,豆腐和鱼头越煮越香,吃之前撒一小把葱花, 那滋味……绝了。
  盛言楚扶着碗喝了一大半,直言香而不腻,暖身又补气。
  吃了几口,盛言楚放下筷子,抬眸看向对面一直拿着勺子在碗里滑来滑去发呆的夏修贤。
  良久他方道:“卫大人行事端正,未必会因为你爹而断了你的前程路。”
  这两日赵教谕拎着今年要下场乡试的秀才去内间谈了话,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