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小说

劝娘和离之后-分卷阅读425

眸:“义父拢共就这么一个女儿,宝贝的跟什么似的,便是天家儿郎想娶,他都不会松口。”
  “那你还…”
  “我不过随口一说罢了,你可别看小知这孩子跟咱们嘻嘻哈哈,实则心思深得很,能得他青睐的人,少!”
  盛言楚撇撇嘴,手下锤锻的动作不减:“我不过是给了一顿吃食而已,他就一口一个恩公喊着,你瞧阖府上下,除了羲和,还有谁他放在眼里了?便是对义父,也就嘴上恭敬两句。”
  华宓君舒服的半阖眼睛:“小小年纪就这般有城府,更不能让他与羲和来往了,省得他真惦记上羲和。”
  盛言楚扑哧一乐:“孩子们都还小呢,你操这么心干什么?”
  华宓君甩来一个抱枕,没好气道:“好没良心,日后你女儿被其他男人偷偷惦记,我看你还说不说这等风凉话!”
  盛言楚接过抱枕,咧嘴笑得欢乐:“你怎知就是女儿,若是儿子呢?”
  一说儿子,华宓君眼神黯淡了下来,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叹气:“我倒希望这两个都是女儿,若是儿子…”
  盛言楚抿紧唇角,视线顺着华宓君的手在肚子上打圈,也跟着叹了口气。
  “管他是儿是女,终究都是咱们的孩子,便是儿子要送给义父养着也不妨事。”
  华宓君不喜地瞪向盛言楚,盛言楚赶忙解释:“你听我说,等陵州城的事办妥,我大抵是要回京的,义父要任尚书,左右人也在京城,我已经写信让周掌柜帮我留心,义父的府邸设在那,周掌柜就帮我在隔壁买一栋紧挨着,到那时,你我便能日日看到孩子。”
  “也只能这样了。”华宓君苦笑一声,每每说到送出长子的事,华宓君心情都不佳,尤其预产期越来越近,华宓君更听不得‘生儿子’三个子。
  “安心睡吧。”盛言楚心中愧疚不安。
  造成如今这局面皆因他,谁叫他年少时轻易许了诺言呢?


第167章 【二更合一】 重建鸡鸣……
  华宓君的预产期渐近, 程春娘得留在宋城李家陪产,此番回陵州,就剩盛言楚一个人。
  临上船时, 挺着大肚子的华宓君欲言又止:“真不要个丫鬟伺候?”
  盛言楚哭笑不得, 连连说不要。
  “陵州事多着呢,三天连头的要往外边跑, 头都不碰枕头, 要丫鬟作甚?”
  通房的丫鬟多娇惯,到了陵州,指不定是谁伺候谁,再说了,他真的无心想那些事, 华宓君三月间就要生孩子, 若是男孩,他还得送往京城给义父, 孩子细嫩, 些许能在华宓君身边养个半岁,他总得在孩子半岁之后争取回京述职,如此他才能以后日日见到儿子。
  华宓君笑着扬唇, 和丈夫相处这么久, 他既说不要,那就真的是不要, 她不必学外头那些妇人假扮贤良的非要往丈夫身边塞一二通房,也不必担心丈夫背着她偷偷在外边厮混。
  “楚儿。”程春娘走上前,殷切嘱咐,“宓丫头这肚子约莫是三月间的事,到时候你再忙也得赶回来一趟。”
  盛言楚笑着点头, 带着阿虎登船挥手告别家人。
  宋城距陵州并不远,做船顺风时两三个时辰就能到,盛言楚是半下午从宋城出发的,回到陵州城时暮色降临。
  几位御医都没回京过年,盛言楚一下船就被御医们团团围住。
  “恭喜恭喜。”徐医官笑着拱手:“咱们年前撒下去的药效果十分的好,老朽这十来日一直看着,水质要比从前澄净的多。”
  盛言楚笑开,跟着几人连夜去陵州城附近各大岛屿转了一圈,发现飘在水面的臭死鱼少了很多,捕捞起来的新鲜鱼腮里也不再往外渗奇怪颜色的水。
  欣喜之下,周医官给了一个棒槌:“附近海水渐有起色,但鸡鸣岛凤血树因长期卧有毒肥,好些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凤血树都萎了,大人得找人趁着春日多种一些新的凤血树才好。”
  徐医官沉吟:“种凤血树不难,难在那片土地毒素太深,药撒上去得花好长时间才能清毒,时间太长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换土。”
  “换土?”盛言楚觉得不切实际,鸡鸣岛可不小,从哪换土,谁来换?靠通判府的人?
  “这事容本官再想想。”盛言楚斟酌道。
  -
  往鸡鸣岛种植凤血树的事,盛言楚当然有必要找知州马大人商量对策,马大人拍了拍圆滚滚的肚皮,给盛言楚出主意。
  “陵州城内百姓少,想在鸡鸣岛遍地种上凤血树,盛大人得去邺城招工。”
  盛言楚想的也是邺城,邺城比宋城离陵州还要近,但因地形的缘故,邺城并不临海,算是内陆,故而邺城的水源并没有受到大面积的污染,南域畸形儿出现后,邺城成了南域最后一片圣地。
  很多南域百姓有钱的就往江南和静绥跑,没钱的,或是不想离家园太远的,就会第一时间投奔邺城,以至于现在的邺城人口比从前要高出十倍不止。
  人一多,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最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温饱。
  邺城从前是以二道贩卖海盐为生,南域海水出问题后,海盐的生意势必要受一波冲击,城中百姓都要面临经济危机,何况从南域各地逃难过来的人。
  邺城百姓家家户户都有盐田,和盛言楚所在的静绥不同,这边的百姓春秋交得是盐税,如今盐晒不成了,老百姓吃饭问题先暂且搁置,得讨银钱将这两年的春秋两税补上。
  总之,不管是邺城本地人,还是逃难过来的人,都缺钱。
  听从马大人的建议,盛言楚立马让人去邺城张贴招工告示,一个成年壮汉一天二十个铜板,妇女十五个,孩子则是八个,人越多越好。
  告示一贴到邺城,很快就引起了老百姓的注意。
  “不给住的地方?”有人念出告示。
  “嗐,包一顿饭已然不错了!”人群中一男子兴奋的举起手,“我去!左右在邺城没事干,去陵州打点零工也好!”
  一呼百应,很快前去衙门报名的人多了起来。
  此事不久便在城中传开,邺城的官员看到告示后,直呼盛言楚是救急的菩萨转世。
  “阿弥陀佛。”
  邺城的几个主事的官员齐齐跪拜北方,嘴中念念有词:“南域出了事,各方百姓都往邺城钻,如今城中盐业暂歇,我等子民若再无出路,今年的春税怕是又交不起。”
  又一人道:“你们说这位陵州的通判官从哪掏银子结算工钱?”
  “这…”几人迟疑了,“衙门的官银有限,难不成他自掏腰包?”
  “不好说,那位通判官是商户出身,听闻手中的铺子不计其数。”
  “铺面再多也耗不起啊,城中多少百姓你是知道的。”
  “知道又如何?”有人顶嘴,“又不是本官逼着他贴告示招工,他自己的主意,自是要他自己出银子。”
  话是这么说,有几个心思活络的官员却又有了其他主意。
  午后,盛言楚正在听阿虎禀报招工事情的进展,一切都很顺利,只这工钱……
  阿虎忐忑:“爷,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上万两的银子您说出就说,回头少夫人那边知道了,怕是要和您怄气半天。”
  盛言楚偏头笑了笑:“这银子用不着我出,自有人送上门。”
  “谁?”
  “你等着看就是。”
  一盏茶还没喝尽,通判府里就来了稀客,来的人是邺城的主事官员,分了三批,都是来送银子的,宗旨就一个:盛言楚想法子让邺城的百姓有活干,他们作为邺城的父母官,总不能什么都不做。
  其实不捐银子也行,只盛言楚回京述职时便不会提他们的名字,他们身为邺城的官员还不如盛言楚一个陵州官关心老百姓的温饱,一旦盖上这个戳,他们甭想独善其身。
  思前想后,还是出点血算了。
  望着满院子的铜钱箱子,阿虎欣喜若狂。
  “爷,这下好了!”
  “不够。”
  盛言楚粗略估算了下,别看装银子的箱子都堆满了院子,但这里面大部分应该都是铜板。
  阿虎弯腰将上边几个白银挪开,果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