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小说

劝娘和离之后-分卷阅读485

楚这才去看华宓君送来的镜子,虽没有小公寓里的镜子清晰,但比铜镜要好很多。
  为了打造出更为清晰的玻璃镜,盛言楚托关系找到一位杰出的制瓷师,经过一番学习后,华宓君打磨出的镜子清晰度又上升了一层。
  -
  三月初五是李婉和梁杭云大喜的日子,华宓君过去添妆时,送得就是镶有金玉的玻璃镜,去李家观礼的夫人们多是非富即贵,见到这等稀罕物,夫人们都忍不住眼露羡慕和诧异。
  在盛言楚的提点下,华宓君并没有着急将玻璃镜添到铺子里去卖,而是精心准备了几块或大或小的送进宫。
  金玉枝见到镜子难掩惊喜,得知华宓君将历尽艰辛才得的这么几块大镜子全送给了她,金玉枝为此感动不已,特赐水玉镜的称号。
  三月初九,在两小孩的生辰宴上,华宓君命人挂上皇后娘娘亲赐的牌匾,盛家水玉镜一经拿出来还没半刻钟就被一抢而空。


第188章 完结篇① 不知大人,……
  梁杭云和李婉成亲后, 紧接着就是李兰恪和梁禾兰的大好日子,李兰恪于去年已经外放去了江南府,喜事落定后, 盛言楚将这个亦兄亦友的舅舅送出了京。
  喜事就跟春日的花一样, 接二连三的绽放,又过了两日, 俞雅之请盛家夫妇过府洗三。
  自从那年盛言楚劝俞雅之别走国子监肄业, 俞雅之去了兵部如鱼得水,卫敬当上兵部尚书后,俞雅之凭一己之力成了卫敬手底下不可或缺的臂膀。
  俞雅之是盛言楚几个好友中少有和盛言楚一样有着不纳妾思想的人,故而华宓君和俞雅之的娘子十分的要好,这回俞家娘子又生下一个大胖小子, 华宓君欢欢喜喜的带着孩子去后院看孩子。
  盛言楚则留在前院和男人们闲聊。
  “堂兄回了老家。”
  在俞家, 少不得要说俞庚。
  谈起幼时崇敬的人,盛言楚心里五味杂陈。
  “他这是辞官了?”
  俞庚点头, 极力沉下嗓音:“窝在县里能有何出路?他是那样高傲的人, 当年高中状元何等风光啊!”
  “眼睛坏死后,他这辈子的仕途大抵也就那样了,前两年家里又闹出妾室背叛的事, 那女子还是堂兄十分喜欢的人, 为了她,堂兄连发妻嫡子都冷落了好几年, 可谁也没想到,那女子竟……”
  长叹了口气,俞雅之不无悲切地笑了笑:“辞官也好,我那堂嫂是个好的,堂兄的私库被妾室谋夺之后, 唯有堂嫂还对他一心一意,如今两人在老家祖宅住着,虽时常受些族里人的白眼,但好在侄子争气,小小年纪颇有堂哥当年的威风,读了几年书就中了童生。”
  盛言楚失笑:“到底是状元郎的儿子,能差到哪里去。”
  笑过后,盛言楚心中不无遗憾,要知道俞庚可是他小时候的偶像啊,落得那种下场不过是被京城繁华迷乱了眼罢了。
  两人师出康夫子,俞雅之知道俞庚当年气恨盛言楚,故而当着康夫子的面说了盛言楚好些坏话,以至于康夫子对盛言楚偏见颇深。
  康夫子当年被贬归乡,是因为参与党争得罪了人,盛言楚几人初入学时,康夫子就警告过不准为了追逐功名而攀龙附凤。
  俞庚抓住这点,倒打一耙说盛言楚攀上了卫敬,康夫子起初不信,后来李老大人不是将华宓君许给了盛言楚吗,脱离官场多年的康夫子误以为盛言楚是为了权势才娶失恃多年的华宓君。
  就这样阴差阳错的,康夫子气上了盛言楚,以至于这些年盛言楚往康家送得信,康夫子都从未拆过。
  从俞家回来后,盛言楚心情跌落谷底,冥想了一夜后,盛言楚决定请假回静绥看望康夫子。
  恩师病危,通政司焉有不批假的道理。
  赶到静绥时,盛言楚来不及休息就直奔康家,康夫子已年迈,又喜欢读书,因而眼睛老花的厉害,乍然看到一个背着包袱的年轻男子出现在自己的院子中,康夫子佝着背,只看了一眼就挪开了。
  就在盛言楚酝酿的上前喊夫子时,康夫子猛地朝墙角走去,旋即拿起一根细竹子冲过来要打盛言楚,嘴里叫着祝永章的名字。
  “混账东西,让你少吃些,可也没叫你瘦成这幅样子!”
  康家人见状慌了神,忙去拦康夫子。
  “老太爷可是认错人了?这不是章哥儿,是从京城来的盛大人!”
  “盛大人?”康夫子怔住。
  盛言楚掀袍而跪,郑重地喊了声夫子好。
  “楚…楚哥儿?”康夫子揉揉老眼,盯着面前的青年人看了又看,待看清来人的面貌后,康夫子惊得甩开手中的竹棍。
  “你好端端的不在京做官,跑这来干什么!”
  听到严厉的责备语气,盛言楚不怒反笑:“学生想夫子了,就来了。”
  “你!”康夫子气呼呼地指着盛言楚:“你以前可不是这样,软软的跟个小包子似的,老夫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怎如今说话这么呛!”
  盛言楚笑容不减,任由康夫子跳脚骂他。
  不做学生后,能再得先生一顿骂难能珍贵。
  康夫子本就对盛言楚这个学生含有郁气,今个骂出去后,心中的烦闷竟然消散了不少。
  痛快的骂了一遭后,见盛言楚和颜悦色的搀扶着自己,康夫子欲言又止,总不好问盛言楚这时候出京是不是跟俞庚一样被贬才…
  盛言楚笑笑,温声的将自己告假的事和康夫子说了,闻言康夫子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时过境迁,师生俩盘腿而坐时,昔日的严师早已白发苍苍,而当年那个稚嫩的学生已经成家立业。
  不论是盛言楚还是康夫子,两人以前都想过再相见,一个质问,一个解释,可真相见时,两人都没有费口舌在那些事上。
  康夫子晚年腰疼的厉害,以盛言楚来看,多半是风湿病,除了腰疼,康夫子还染上了咳疾,到了夜里,康夫子就会咳个不休。
  盛言楚在康家住得那几天,经常看到康夫子咳着咳着就咳出了血,病入膏肓阶段,便是小公寓里的白雾水都起不到什么大作用。
  四月初六,康夫子病情愈发严重,盛言楚喂榻上的康夫子饮了半壶白雾水,这才撑到祝永章等人赶回康家。
  四月初八,康夫子过逝,享年七十三。
  灵堂之上,盛言楚见到了匆匆而来的俞庚,两人都穿着孝服,烧纸时,俞庚嚎啕大哭的像个孩子。
  过了头七盛言楚才准备着回京事宜,临上船时,瞎了一只眼的俞庚忽跑到码头喊住盛言楚。
  外放的这几年,俞庚早已被生活琐碎磨平了棱角,两个同是状元之才的人碰头后,一个依旧风光无限,一个却已沦为了平头百姓。
  盛言楚当年进京时,曾希冀着有朝一日能跟同窗们一起敲开俞庚的状元府,两人师出同门,本该惺惺相惜携手共进才对,可惜,俞庚上错了船,更是在京城的纸醉金迷中昏了头。
  “一路保重。”俞庚卸下周身的窘迫,对着盛言楚鞠躬拱手:“以前种种不对,还望你海涵。”
  盛言楚楞了下,旋即回礼。
  船慢慢驶开,岸上的俞庚身影逐渐变小,迎着江风,盛言楚在想,他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跟俞庚有交集了。
  -
  回到京城后,盛言楚一头扎进官场。
  八月间,宫中传出弄璋之喜,金玉枝一举诞下皇子,宝乾帝当场赐名‘乐骁’。
  乐骁太子长至三岁时,盛家长子盛初绥由皇后娘娘亲选进宫为东宫侍读。
  同年,通政司主使向宝乾帝递折子,恳请宝乾帝提拔盛言楚为右通政使,才满二十六岁的盛言楚就这样一越从正五品的右参议使坐上了正四品的位子。
  朝中自然有不满盛言楚升迁过快的人在,便是通政司将盛言楚近三年的履历摆出来,这些人仍然不肯善罢甘休。
  也就是在这时,领兵越过东边各大山脉的程以贵得胜归来,捷报传到朝堂,宝乾帝抚须大笑,不顾朝臣的劝阻来到宫门亲自迎接程以贵。
  程以贵是盛言楚的亲表哥,如今帮宝乾帝攻克下东边蛮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