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权倾天下后我重生了-分卷阅读101

  萧氏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会活成这样。但她知道,她不能后悔,后悔了, 她的前半生,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另一边,裴蓁蓁和王洵坐着船北上,半月时间,正好到了镇江。
  冬日的寒风凛冽,裴蓁蓁本是最讨厌这样的天气,但船行到此处,她还是忍不住出了船舱。
  天色尚早,江面上还有未曾散去的雾气,依稀看得见两岸城池的轮廓,一切都笼罩在晨雾之中,静谧而安宁。
  裴蓁蓁却无法忘记,那个冬日的寒夜,她和□□、平安泡在冰冷的江水中挣扎,只为求一条活路。
  直到这一刻,她都还能想起那种浸在水中冰冷刺骨的寒意和茫然无助的绝望。
  深吸一口气,呼吸间散出的白气在空中消弭,裴蓁蓁看向崇州城,隐隐见得艨艟百艘,齐齐出得城来,气势惊人。
  那正是吴氏的水军,早早便开始操练了。
  这的确是支精兵,崇州吴氏靠着这支水军在乱世立足,但眼见对岸烽烟四起,胡人屠戮百姓,吴氏也能做视而不见,甚至要麾下守住水域,禁令任何人渡江。
  这便是所谓的世家,这便是那些人口中的划江而治,无怪乎王朝总有更迭,世家却能传承数百年不绝。
  “今日怎么起得这样早?”王洵一身劲装,出门在外,他便甚少穿往日宽袍大袖的衣衫。
  替裴蓁蓁整了整肩上的披风,他又道:“船上的确有些无聊,等过了镇江,便可换了马车,若是不急着赶路,倒可以逛一逛沿路的街市。”
  “王相倒是悠哉。”裴蓁蓁瞧着他。“此去并州,你可想好自己要做什么。”
  王洵那一句夫人,便叫裴蓁蓁什么都知道了,她全然没想到,王洵竟也会有了前世那些记忆。
  她原以为,这条路,只会有她一个人走。
  更重要的是,既有了前世记忆,王洵这家伙怎么还是一副情深模样,莫不是忘了他们曾经在朝堂上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那些事了?
  “有夫人在,洵自不必担心什么。”王洵轻笑着。
  夫人二字,是对虞国夫人的尊称,但也同样有另一层意思——
  裴蓁蓁终于忍不住对他翻了个白眼:“王七,你脸皮真是越发厚了。”
  “夫人谬赞。”王洵一点也不觉得生气。
  裴蓁蓁哼了一声,转过头去,不再看他。
  王洵温柔的目光落在她身上,那时候,他便盼着能与她在一处,哪怕什么也不做,心中也是幸福的。
  隔着两世的时光,他终于站在了她身边,再不会分开。
  “你能不能别一直盯着我?”他的目光太有存在感,裴蓁蓁实在做不到视而不见。
  “夫人这样好看,我当然要多看两眼。”王洵笑着回道。
  比起少年时的王洵,多了一世记忆的他越发叫人难以招架。
  裴蓁蓁耳垂染上一层薄红,对他这样直白的情话适应不能,微微侧过头:“你...你懂不懂什么叫矜持!”
  “夫人既然说了要迎我入府,依着我们的关系,这些话又算得什么。”王洵气定神闲道。
  “我什么时候...”裴蓁蓁话说到一半,想起自己在李炎千秋宴当晚对他说过的话,险些没咬了舌头。
  早知王洵也会有前世记忆,她就不该说那句话!
  王洵见她想起来,负着手迎风而立:“夫人一诺千金,承诺了给我的名分,应当不会后悔才是。”
  “自、自然。”裴蓁蓁脸色绯红,她抬手捂住王洵的嘴,“我说过的话自然兑现,至于你,还是不要说话了!”
  再说两句,她便真的要恼了,王洵当然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
  “起风了。”王洵向她伸出手,“回去吧,我为你煮一壶茶,手谈一局打发些时间也好。”
  裴蓁蓁看了他一眼,最终还是将自己的手放进他手中。
  繁缕手中拿着为裴蓁蓁准备的暖炉,她一早就来了,却不想正巧见到王洵与裴蓁蓁谈话,她识趣地没有上前,就等在一旁听了全场。
  见两人进了船舱,繁缕无奈地笑笑,看来女郎暂时不需要暖炉了。
  *
  几日前,王家。
  “你要离开洛阳?!”王父眉头紧皱,显然不能理解王洵这个决定。
  洛阳是国都,所有重大的权力交接都在此处,而在地方,最多不过做到刺史,尤其并州那等偏远苦寒之地,便是一州刺史,世家出身的官吏也都是瞧不上的。
  王父自来疼爱这个最小的儿子,王洵也不负他的期待,如芝兰玉树,无愧王家麒麟儿之名。
  随着王洵年纪渐长,为了替他铺路,王九真不惜借忘年交元微公之名,以一残局让他名扬天下。
  按照王家长辈的安排,王洵只需安安心心地在朝为官,以王家数百年积累的底蕴,不用几年,他便能坐上三公九卿这样的权位。
  然而王洵却选择离开洛阳,一旦离开,再想回来,最起码要过了三年任期才可。更重要的事,王父实在舍不得王洵离开家中,去偏僻的北地吃苦。
  “是为了那个裴家的小女郎?”裴蓁蓁要离开洛阳的事,王父也是有所耳闻的。他也只能想到这个原因,七郎倾心那女郎的消息,前些日子整个洛阳城都在风传。
  可若真是如此...是否太过儿戏?
  “是,也不是。”王父在小辈面前一贯是严厉的,但王洵并不怕他,父子俩的关系向来不错,王洵也不打算隐瞒心中想法。
  “前日,刘邺已经启程返回匈奴。”王洵一句话叫王父彻底沉下脸。
  “刘邺狼子野心,徐后却放虎归山,真是...”王父后面的话没有说出,但想来一定不是什么好话。
  王洵叹了一声:“只怕两人,早已达成了什么约定。”
  王父闻弦歌而知雅意:“你是说...她怎么敢?!”
  但王洵这样一说,联系前事,王父不由悚然而惊:“若真是如此,那无异于与虎谋皮!”
  “进一步,便是万人之上,退一步,只能惨淡退场,徐后心性,如何不敢赌一把。”王洵淡淡道,某种程度上,徐后是值得人敬佩的。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杀君弑父的决心。
  王父缓缓摇了摇头:“我竟是小看了她...先帝,也小看了她啊。只是这般心性,不可为君。”
  端看徐氏在朝堂上扶持亲信,排除异己的作为,她就不是合适的君主。
  当今陛下李崇德行事如幼童,真正掌握朝政的便是垂帘听政的徐皇后,屠刀举起,刑场上的鲜血干了一层又一层。
  世家和皇族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如今,徐后还没有动摇到世家的根基,他们便不会真的和她翻脸。
  便是舍了两三族人,那也无甚大不了,这便是世家的生存之道。
  其实王父也有些看不清未来的局势,今上膝下无所出,若是未来有了子嗣,又非徐氏所出,只怕朝堂又要有一场权利更迭的动荡。
  不过真的要动摇到大魏江山根基,有诸多世家支撑,那也不至于如此。
  王父不知道,真正动摇江山社稷的危险,来自于外部。
  “阿爹,刘邺此人,不可小觑。”王洵能说的,只是如此,更多的,他不能说也说不出。
  王父眼神幽深:“匈奴虽悍勇,但人口有限,大魏兵力十倍于他,何足为惧。”
  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南魏从上到下,从徐后到市井之间寻常百姓,都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当匈奴连下十城时,魏人一时之间竟没有应对之策。
  “山河安定,天下风气早已是重文轻武,如今军中一些将军,恐怕连拿着武器上马也做不到了。”王洵讽刺道,这都是他亲眼见识过的。
  只有亲眼见了,才会知道,南魏已经从内里开始腐朽。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道理,阿爹从前教过我的。”
  王父陷入了沉思,他的确将王洵的话听了进去。
  真如七郎所言,那王家未来的谋划,许是要变上一变了。
  “此事,我会同你诸位叔叔议一议。”王父最后道,“你确定了要去并州?”
  “是,”王洵跪了下去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