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权倾天下后我重生了-分卷阅读106

,只要给足了钱,他们什么都能给你带来。而南地洪灾,家破人亡,沦落到自卖己身的人,应当也不少。
  但人一多,需要的粮食也就更多。
  裴蓁蓁闻言,只道:“我知道了。”
  “辛苦夫人了。”王洵握住裴蓁蓁的手,若无裴蓁蓁管这财货民生之事,他不可能这样轻松。
  裴蓁蓁白了他一眼,只道:“我又不是为你做这些。”
  其实若无他,自己行事也不会那样便利。
  王洵早习惯了她嘴上不饶人,但笑不语。
  裴蓁蓁看向窗外,夜色氤氲,她突然轻声道:“这一次,应该会有所不同吧。”
  “会的。”王洵的声音温柔而沉稳,带着一股让人安心的笃定。“蓁蓁,一定会的。”


第九十二章
  对于并州上下的民众来说, 昭明二年大约都是一段此生不愿再回想的岁月。
  开春的一场大雨之后,天上便再没有降下一点甘霖,有些年岁的老农看着地里刚种下的秧苗, 弓腰在地里捧了一把泥土, 面上是压不住的愁色。
  裴蓁蓁手下懂水利的人带着青壮开始挖凿沟渠,引镇江支流灌溉田地。
  入夏,情况没有半分好转,并州境内的几条河流水位肉眼可见地降低。部分井水干涸, 新挖的水井要比往常深上三尺才能见得清水涌出。
  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大旱, 即将降临。
  而这场大旱影响的不止并州,更是整个南魏境内,周遭胡人部落也无一幸免。
  引镇江之水后,并州田地里的作物还是顽强生长了起来,一片绿色叫并州百姓的心终于安定下来,只要有粮食, 就有希望, 他们就能活下去。
  裴蓁蓁却知道局势不容乐观, 大旱之后, 还有一场蝗灾。王洵早已上奏洛阳天象有异, 恐有此祸, 也修书告知周围州郡,但这根本阻止不了这场浩劫。
  如今,根本没有能根治蝗虫的方法。
  入秋的时候,乌压压一片飞蝗遮天蔽日,自南地席卷而来, 所过之地,寸草不生。还未完全成熟的作物眨眼之间便被一扫而空,南魏百姓只能看着光秃秃的田地悲恸哭嚎,那是被逼上末路的呐喊。
  他们只是想活下去,一年辛勤劳作,面对苛捐杂税,权贵剥削,都默不吭声地忍耐,得到的不过是那一点勉强足以温饱的粮食,也未曾有过反抗的想法。
  可是如今,连活下去这一点微末的要求也被无情的天灾粉碎。
  并州之中,蝗虫来时正是夜中,田地上方早已布置了网眼细密的大网,无数百姓举着火把严阵以待,平日养的鸡鸭也都放了出来。
  原本颇有信心的民众在看到那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的飞蝗群时,倒吸一口冷气,脸色煞白。
  这一刻,他们几乎觉得眼前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天灾。
  作为刺史的王洵也披着蓑衣站在田地中,他神色沉凝,冷静地安排众人捕蝗灭蝗。
  有他在,浮动的人心终于安定下来。
  百姓才一天一夜之后,蝗虫终于飞离并州,但田地中的作物,也不过只剩下一小部分。
  忙碌了一天一夜的并州百姓望着一年的辛苦成空,有的直接坐在田埂上痛哭出声。王洵看着那一张张黝黑而粗糙的脸和毫不掩饰,最真切的悲伤,默默握紧了拳。
  他时常会觉得无力,就算他是王洵,就算他是王七郎,是世人口中的王家麒麟儿,他还是有太多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就算提前知道了一切,还是有太多他无法阻止的事。
  一只柔软的手握住了他的手,裴蓁蓁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
  可是王洵却没有转过头,他没有看她,他不想让她瞧见自己现在的眼神。
  “你已经足够努力了。”裴蓁蓁轻声道。
  她当然知道,王洵已经尽最大可能去减轻这一场灾难的影响。
  裴蓁蓁捧着他的脸看向自己:“王洵,你做得已经足够好了。”
  王洵不知为何,竟有了想落泪的冲动,他缓缓将裴蓁蓁抱入怀中。
  前世这时候,他还是洛阳城里鲜衣怒马的世家郎君,虽耳闻蝗虫肆虐,却未亲眼得见惨状。
  后来做了王洵,也是在盛安运筹帷幄,从未这样真切地体味过民生多艰。
  裴蓁蓁没有再开口,她知道,自己这时也不必多说什么,只要陪着他便好。
  这世上,有太多他们做不到的事了。在萧明洲死后,裴蓁蓁才清晰无比地认识到这一点。
  悲伤之后,还是要站起来,继续向前走。
  草原,匈奴大帐之中。
  刘邺阴沉着脸坐在主位,大旱让匈奴的日子也不好过。
  “父亲,不如今冬我们发兵去劫掠魏人,如今您已回归匈奴,我们再不必顾忌什么!”他的长子如此提议道。
  他生得一副典型的匈奴人长相,鹰视狼顾,身材高大健壮,眉眼中透露出毫不掩饰的野心。
  听说魏人如今的皇帝是个傻子,掌权的不过是个女人,这样的魏人朝廷,有什么值得他们称臣的?!
  就该用长刀和弓箭,以鲜血和战火洗清匈奴的耻辱!
  魏人那般羸弱,凭什么占据那样丰沃的土地,他们都该是匈奴勇士的奴隶!
  在匈奴之中,绝大多数人都和刘邺长子抱有相同的想法。
  刘邺看向自己的儿子,眸色深沉:“总有一日,匈奴的铁骑会踏上南魏的土地,洛阳的城门会向我们敞开,那些自诩为血脉高贵的魏人,会匍匐在我们脚下!但——不是现在。”
  那是何时?
  对上父亲纯黑色的眼,他驯服地低下头,不敢再多问。
  这是作为父亲和首领的权威。
  他相信自己的父亲,相信他会带领匈奴,走向前所未有的辉煌!
  刘邺走出王帐,入眼是成群的牛羊,他的族人们各自忙碌着,见了他,都恭敬行礼。
  每一个人都对他无比信服,因为任何胆敢怀疑他的人,都已经去见了英勇的祖先。
  他要带着这些人走出草原,让他们不必再忧心寒冬,成为天下最富饶之地的主人!
  大魏...
  刘邺脸上扬起一个冰冷得不带一丝温度的笑。
  那些魏人啊,聪明至极,又愚蠢至极!
  他看向洛阳城,想起那个敢于同他合作的女人。
  大魏徐皇后,你可曾准备好,迎接接下来的风暴?这是本王,特意为你准备的一份大礼。
  *
  并州开始有了难民,一开始只是三两人,后来便越来越多,大都来自受灾最严重的州郡。
  当地的人从他们口中得知,朝廷虽然派了人救灾,救济的粥水中却大都是砂石,几乎数不出米粒,与之前洪灾时全然不同,那时的粥虽清,好歹还能入口。
  受灾的百姓上告,朝廷派来的钦差却将他们乱棍打了出去,饥寒交迫,受伤的人没两日就丢了性命。
  百姓便知道,盼着朝廷救他们,是没有指望了。
  可还能怎么办,总要活下去,为了那一线生机,他们只能拖家带口,背井离乡。
  许多人走着走着,便倒在地上,永远也起不来了。
  他们沿途走过不少州郡,有的肯施舍两顿稀粥,有的却连城门也不让他们进。
  年景如此,当地的官员,只能选择先保住自己治下的百姓。
  放这些人入城,有太多的不稳定性,州郡的粮仓,也不足以活这么多人。
  难民们便只能继续向前走,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自己。
  可是除了向前走,再没有别的办法了。
  直到并州。
  周围的州郡都城门紧闭,不允许任何难民进城,唯有并州肯容他们登记名姓来历之后,有序入城。
  于是所有的难民都涌到此处。
  裴蓁蓁站在城墙上,看着这些初冬时节仍然衣不蔽体的男女老幼,紧紧抿着唇。
  对于这些难民,并州百姓当中也是出现了一些不满的情绪。人都有悲悯弱者的天性,但当其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时,这份悲悯便要打个折扣。
  不过他们担心的一切还未发生,他们也就只能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