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丧夫后的滋润日子-分卷阅读22

青菜炒过一遍,等炒出香味再加水开熬。
  等粥上了锅,她再开始包包子。
  素馅的包了一百个,菜肉的包了五十个,时不时还要去调整灶膛里的火。
  王氏看她在小小的灶房里忙的团团转,心疼道:“你只管包,我给你看着火。”
  顾茵不是不相信她,只是熬粥说简单也简单,大火烧开然后文火温着即可。但是她家家传的功夫粥则不同,什么食材什么时候用什么火都是讲究,一句两句说不清。
  好在等她包子包完,粥也熬好了,顾茵最后在锅里撒上一把干虾米磨成的粉末提鲜,便就此出锅。
  一通忙活到晨光熹微,两人到了码头上。
  老刘头比婆媳二人到的还早一些,看到顾茵的时候先是对她笑了下,又压低声音同她道:“我还担心你今天不来了。昨天怎么样?你婆婆没有为难你吧。”
  昨天顾茵和王氏虽是做戏,但老刘头仗义相助的情分却不是假的。
  所以顾茵回以微笑,一面摆弄桌椅板凳一面回答:“谢谢大叔的关心。我娘其实很好的,昨儿个是一时心急,所以才对我发了火。回去后她也没有为难我,还同我道歉了呢。”
  顾茵尽力给王氏挽回形象,老刘头听了却是不信。
  昨儿个那婆婆若只是责骂她,这倒还算情有可原。可那婆婆张口就说是逼儿媳妇改嫁给老员外那种逼死人的话,怎么可能像小媳妇口中那么好?
  老刘头长叹一声,摇头道:“怪不得你婆婆敢那么欺侮你,你这性子……”
  说话的工夫码头上来的人陆续多了,两人便没再接着聊下去了。
  人多以后,先来的是前一天没吃到馄饨的客人。
  他们也是和老刘头一样的想法,来了先问顾茵昨天有没有被婆婆为难。
  顾茵一面包馄饨一面回答了同样的话。
  客人们心照不宣,想法和老刘头如出一辙。
  后来还有几个记得昨天热闹的客人过来转了一圈,闻着馄饨的香味众人都纷纷咽口水。
  但也只是咽口水,四文钱一碗的馄饨,对大多数人来说偶尔一顿半顿地尝尝鲜还行,天天吃还是吃不起的。
  这时候王氏便掀开蒸笼和粥桶的盖子,大声吆喝起来,“刚熬好的菜粥,一文钱一大碗!新出笼的大包子诶,半肉的两文,素的一文诶!吃包子送粥汤!”她前天熬了一整夜,昨天嗓子哑火。现下休息过来,这嗓子不可谓不清亮。
  码头上其他人的素馅包子一般两文钱三个,纯肉包子两文钱,顾茵的定价还是比其他人贵了一些,但昨儿个不少人都知道她手艺高超,所以倒也没有见怪。
  且她家菜粥的价格和其他人家的差不多,便是觉得包子贵的,也愿意选择尝一尝她家的菜粥。
  客人渐渐多了起来,王氏手脚麻利,用木筷子夹包子一夹一个准儿,放到油纸上递给旁人,再附送小半碗冒着热气的浓稠粥汤,整个过程都没沾到手。
  码头上风大,不论是客商还是苦力、小摊贩们都风尘仆仆的,但是谁希望看到自己的食物从指甲里沾着灰泥的手里递出来呢?不过是没条件讲究罢了。
  可王氏不仅自己收拾的妥帖干净,卖食物的全程更是不沾手,便很难不让人心存好感,知道昨天事情的客人不禁腹诽道:这婆婆性子凶恶,但是做起买卖来却不腌臜。
  不过等他们尝过食物之后,便没工夫想那么多了。
  包子美味自不必说,那送的小半碗粥汤熬的稠稠腻腻的,咸鲜可口,香气扑鼻。一碗下去,整个人发出一身热汗,好不舒坦!
  要是吃完包子还没觉得饱的人尝着这粥汤的味道,便忍不住再掏一文钱买碗粥吃。
  客人们摸着肚子餍足地直叹气,忍不住转头夸赞顾茵道:“小娘子这包子真不错,粥汤也熬的好喝!”
  “是啊!这包子用料也扎实,我胃口大,往常四五个包子才能吃饱,小娘子这包子个儿大,配着这粥汤,不仅吃的舒服,还没比平时多花银钱!”
  因着这些夸赞,顾茵的馄饨和包子又热销了一阵。
  不过到底摊档位置偏,客流量小,今天来的大多还是前一天看过热闹的人。
  半个早上过去,顾茵准备的三十碗馄饨卖了近二十碗,两种口味的包子剩下一小半,粥倒是快见底了——毕竟一文钱的包子一个男子吃不饱,汤汤水水一大碗稠粥却可以管饱。
  顾茵在心里算了个账,今日赚的银钱已经不比前一日少,心便也越发定了。
  可王氏还是心急,且不管挣不挣钱,农家人哪里能见到食物被浪费呢?
  时下虽已入秋,但秋老虎还威风的很,上午做的吃食下午就会走了味儿。
  “娘,莫急。”顾茵拉了拉她的衣袖,“这些咱们可以当午饭。”
  “这么些东西咱家三口人怎么也吃不完啊。不如等到下午咱们贱卖出去?”
  顾茵立刻摇头,“下午食物不新鲜了,咱们自己吃没事,要是把人吃出个好歹咱们得不偿失。还有这东西咱们本就没多少赚头,赚的只是个辛苦钱,要是贱卖了旁人会觉得咱们本就比旁人贵上一些的价格定的黑心。再者,都知道咱们下午要贱卖,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都等着下午来买好了,上午的生意如何做?”
  “你说的在理。要是能再唱一出大戏就好了,”王氏蔫蔫地道,“你说我要是去抢隔壁老刘头一根油条,他会不会和我闹起来?”
  “娘!”顾茵无奈。
  “哎哎,我知道,我就说说。”
  顾茵安抚地捋了捋她的后背。
  她才来两天都听人说了——这码头的摊子都是衙门看顾着,衙门离这也近的很,但凡有人寻衅滋事,被人检举到衙门,不出两刻钟就会被逮走。诚如之前给她们介绍屋子的小二黑说的,这衙门里的关捕头是个铁面无私的,县太爷都敬他三分,落他手里就别想着通融。
  昨儿个也就是她们是家庭内部矛盾,也没闹得太过火,只是三言两语地动嘴没动手,这才并没有闹大。换其他人试试,早让捕快锁走了。
  傻子才来同他们唱大戏呢!
  “人呐?都死了嘛!”冷不丁有人坐到了她们摊子上的矮桌旁,桌板拍得梆梆作响,恶声恶气地道:“还不给小爷上碗馄饨!”
  顾茵愕然,王氏则整个身子微微发抖——激动的!


第18章
  葛大龙是寒山镇的老油子。
  吃喝嫖赌,那是样样精通,又样样没钱。
  不过好在,他老实巴交的叔叔婶婶支着摊子在码头上卖吃食。因为他叔叔婶婶摆摊摆的年份久,早早地租下了一个位置很不错的位置,生意一直红红火火。他们又没个儿女,对着年轻力壮又混不吝的侄子没有半点办法。
  他每天过去不仅能混口吃食,还能“帮着”收客人一些银钱。
  靠着这个,他这日子过得也很不错。
  今天他如往常一样到了码头,却发现叔婶的摊子上人比往常少了一些。
  他翻来蒸笼拿了个馒头,又大辣辣地往桌边一坐,嚷道:“今天人怎么这样少?叔给我下碗面。”
  葛婶子早就看不惯他这白吃白拿的模样了,恨恨地把手里的东西一摔,回道:“我们生意都要做不成了,你还镇日里来打秋风。”
  葛大叔拉了她一把,手脚麻利地盛出一碗面汤,端到葛大龙面前道:“你先喝碗汤,面一会儿就好。”
  葛大龙没脸没皮的,并不见怪他婶子的态度,“这世道买卖本就难做,叔叔婶婶年纪也大了,不若把这摊位转了,收几十两银子颐养天年。”
  葛大婶瞪他一眼,不吱声了。
  诚然,他们夫妇确实年纪大了,做不得太久太精细的活儿,生意好的时候,摊子上的油饼和馒头经常不够卖。虽也请人来帮忙,但他们这年纪也不能手把手带徒弟,还只能请已经会些手艺的。可那会手艺的要的工钱高不说,哪里甘心一辈子帮人做活?做不了多久便自立门户去了。
  而且他们夫妇的摊子不能转让!
  盖因为当年他们有过一个女儿,五六岁的时候却叫拐子给拐走了。
  女儿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