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杀猪佬的小娘子-分卷阅读158

初帝原本强健的龙体渐渐不好,常常头晕眼花,四肢也经常突然乏力,不是走路绊倒,就是睡在榻上爬不起来。
  太医诊治之后皆称皇帝是由于纵欲过度,大大伤了元气,应当清心修养,断绝酒色。
  皇后愤怒之下,命人将惑乱媚上的异族贵妃迁至东郊别苑,另派了低位份的宫嫔照顾皇帝起居。可皇帝修养一段时日,身子好了不久便又忍不住派人将贵妃给重新接回宫中,再度宠幸,如新婚夫妇般恩爱不止。
  如此又过一个月,端午节前的一天夜里,永初帝突然口吐鲜血不止,最后昏死过去。再次醒来时,已经半身瘫痪,舌头失灵,话也说不出来了。
  皇帝病倒,太子燕槐全权执掌朝政。
  此时外有强敌攻入,内有天灾不断,世道混乱,盗贼四起。
  宫里也不太平,永初帝重病瘫痪之后不久,三皇子借口入宫侍疾之便同年轻的异族贵妃私下苟合,便皇后当场捉住。贵妃被秘密处死,三皇子被褫夺爵位,发配寒苦边地,不出数月便也病死异地。
  西北战事不决,前头连失五城,后头好不容易打了一场胜仗后,守将却骄傲自满,草率带兵出城追击敌军,结果中了埋伏,全军覆没,又失三城。
  天灾人祸不断,七月中旬,永初帝崩逝,太子燕槐即位。
  登基大典当日,新帝被两个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当场痛骂,指责他弑君夺位,下毒谋害先帝。燕槐勃然大怒,不顾兄弟之情,下旨将两名亲弟弟幽禁,终身不释。
  燕槐虽然如期登基,但他的皇帝之位受到群臣百姓的议论和质疑,就连太后也跟他彻底翻脸,不认他这个儿子。
  前朝后宫无一顺心之事,燕槐脾气暴躁,将怒气迁到身边人身上。先帝子嗣众多,却都被新帝下旨以各种名义派遣到偏远之地。几乎是一夜之间,所有威胁燕槐帝位的兄弟们或被幽禁或被发配边地,无一人安好。
  虽则如此,京城中仍然有人对燕槐得位不正之事议论纷纷。
  同时,西北的战局愈加不利,北方的军队也蠢蠢欲动,暗藏祸心。
  燕槐愤怒之余,连他的恩师陈明楷也多次被当堂责骂,众目睽睽之下,被骂得下不了台。
  八月末,适逢秋日围猎,燕槐心血来潮突然要试驾外藩新进贡的宝马,谁知那马野性尚未被驯服,燕槐驾驭不了,被重重甩落下马。
  燕槐坠马后,伤势严重,自知不能活便召集众臣立下遗嘱,册立唯一的皇子为储君,太傅陈明楷加封为平西亲王,任辅政大臣,辅佐幼主治国。
  是夜,燕槐崩逝。
  数日后乾元殿上,平西亲王兼辅政大臣陈明楷抱着仅只两岁的幼帝上朝理政。
  幼帝的生母乃是先帝的贵妃陈氏,即当年宁国公府被选入东宫的嫡小姐,平西亲王陈明楷亲大哥的女儿。
  幼帝登基,陈明楷奉先帝遗诏上朝辅政,朝堂上自然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幸而陈明楷早有筹谋,加之手段凌厉,动作迅速,不出一月,朝中上下内外几乎所有三品以上重要职位的官员都换了个遍。陈明楷多年来培植的亲信,拉拢的党羽,纷纷上台,文武人才皆得到重用。
  对外,朝廷重新任命一名年轻善战的大将周超率领三万军赴西北,西北的战事因而得以缓解。对内,陈明楷命令各级府库加大力度拨银赈灾,尽快安抚受灾逃难的民众,同时命各地驻军全力剿匪,使日渐猖獗的盗匪之患稍稍有所缓解。
  混乱的朝局总算稳定下来,一连忙了数月的陈明楷得以喘口气,放松心情。
  就在他铆足劲准备带领亲信重臣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时,前方突然传来令他震愕无比的消息。
  大将周超在平定西北战事之后,忽然带着三万朝廷大_0_jun_0_zhuan投北方宋仝营地。而宋仝居然召集部下所有将士在代县设坛祭天,公然竖起“顺天为民”的旗号,起~兵~造~反。
  宋仝起兵叛乱,陈明楷得知这个消息,震惊之余,还有一些恍惚,潜意识里忽然反应过来,似乎他也早就猜到宋仝会有这样的举动。
  这些年,宋仝带领不足一万的北方守军偏安一隅,陈明楷有心防备,却到底叫他趁机捡了漏子。
  要知道,被派去西北的大将周超可是陈明楷千挑万选的人物,底子很是干净,却没料到他居然早已同宋仝暗通款曲。这两人釜底抽薪,狠狠摆了陈明楷一道。
  陈明楷极力稳住情绪,冷声道:“李聿恂呢,还没找到吗?”
  陈笙冷汗涔涔,低头道:“才得到的消息,那些抢劫官商的南方盗匪就是原来西南八大寨的人马,他们的头目正是假死的李聿恂。”
  陈笙的声音虽低,但一字一句无比清晰地落在陈明楷耳中,于他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陈明楷性格沉稳,这回却震怒不已,愤怒的嘶吼声如同狮吼。
  陈笙胆颤心惊,壮着胆子将方才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
  “啪”地一声巨响,陈明楷重重挥手,一巴掌狠狠掌掴,陈笙脸上立时现出鲜红血印,整个人站立不稳,捂着脸连连退后三步。
  陈明楷的双眼布满猩红血丝,恶狠狠瞪着陈笙,怒道:“宋仝和李聿恂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而你居然没告诉我,璎儿此时还在不在梅城县?”
  陈笙这时才感到后怕,浑身战栗,立时跪地。
  他忐忑不安地将蓝璎一家已于五月迁至北方代县之事说了出来,那时他私以为平西王心爱沈妃,已无意挂念定南侯夫人,又觉此事无关紧要,更加陈明楷诸事缠身,所以才私自做主将这件事隐瞒不报。
  陈明楷听完冷笑一声,眼神阴森恐怖,漠然道:“好,好得很啊!你果然瞒着我!我叫你盯住宋仝,我叫你看好璎儿,你倒好,胆子肥了,这种事也敢私自瞒下不报!”
  陈笙颤抖着声音道:“属下不敢,属下一时疏忽,见王爷朝务繁忙,这才没来得及禀告。”
  陈明楷飞快拔出剑,抵在陈笙脖颈上,眼里寒光闪现,飞手一挥,剑锋掠过之处,鲜血四溅。
  陈笙的一只耳朵被斩下,痛哼几声,顾不得别的,跪地叩谢不止。
  陈明楷声音森冷,一字一句道:“若有下次,本王定将你剥皮抽筋,碎尸万段!”


第一百二十八章 结局
  宋仝反了, 一时之间南北各州郡响应者无数。
  “宋家军”名号震天,连战连胜,数月间迅速占领中原大片地盘, 所向披靡,朝廷军溃散不能敌,陈明楷辅政之初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稳定局面面临土崩瓦解。
  当宋仝攻占颍州时,李聿恂也带着八大寨的人马自南而归,两军汇合, 气势如虹, 剑指京都。
  朝中无可用之将,陈明楷亲自挂帅镇守潼关。
  潼关是守卫京都的最后一道屏障, 若失潼关,京城必危。
  就在陈明楷率军血战苦守之时, 忽然从后方传来噩耗,幼帝被杀, 一众老臣请太皇太后出面, 扶立永初帝第三子登基称帝。
  新帝正值壮年, 登基后下的第一道圣旨便是废陈明楷辅政之职,罢免他的兵权, 另任命武将镇守潼关。
  一切发生的太过突然,仿佛数月之间, 天地变幻,陈明楷的处境一下子陷入绝地。
  正在他进退两难之时,宋仝派人连夜送来一封信。
  信上的字迹,他认得, 读着这封信, 仿佛听到蓝璎在他面前婉声相劝。
  陈明楷泪流满面, 身子颤抖着,整个人一夜衰老。
  两日后,当朝廷新任命的守将火急火燎赶赴潼关时,却发现关内营地里迎接他的竟是威名赫赫的“宋家军”。
  历史的紧急关头,陈明楷再次率军降敌,将京都拱手让给叛军。
  京都里那群老臣和新帝既惊又怒,尚未来得及做出反应,城门便被攻破,十万起义军首领宋仝轻而易举占领大熙朝的国都。
  天地易主,宋仝灭了熙朝,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殷,年号为顺天。
  顺天三年,天下大定,四方百姓们日子过得安稳,民心归附,太平祥和。
  被皇帝视作亲兄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