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生娃是国之大事-分卷阅读55

  唐宛宛算是被连带了,正要跪下的当口,却听那女官淡声道:“这位娘娘不必跪,您救人心切,情有可原。”
  唐宛宛慢慢把心揣回了肚子里,软着腿走回原位坐下了。
  殿中一片静寂,再没人敢作声了。几扇小窗下虽燃了炉火,却因为怕烟熏火燎地熏着了室内的神像,炉子并不暖和,也暖不热地上的金砖,跪下去冷得人直哆嗦。
  这一跪就跪了大半个时辰,没人喊她们起来,俩人也不敢起来,从脚尖到腿窝处都没了知觉。冯美人咬着下唇暗暗叫苦,这回怕是要冻伤膝盖了。
  等到外头的钟磬声终于停了,两人知道祀典已经结束,总算松了一口气,几乎要软在地上,被两个嬷嬷扶着都站不起来。可几位女官就在一旁冷眼看着,不能丢了仪态,只能硬咬着牙站起来,慢腾腾地一步步挪出去。
  先前那位女官就站在殿门口,将过往的命妇逐一审视,不知是在看什么。
  唐宛宛还是头回见这般威严的人,与她相比,常常无甚表情的陛下都算的上是慈眉善目了。方才她又是侥幸逃过一劫,心里仍有些打鼓,没敢对上那女官的视线,只目不斜视往前走。
  那女官却出声说:“方才惊扰,娘娘莫怪。”
  唐宛宛一怔之后才意识到这是在跟自己说话,忙说:“女官职责所在。”
  那女官嘴角牵出一丝细微的弧度,得十分仔细地看才能辨认出这是一个笑,她淡声说:“娘娘心有善念,神明自会看在眼中。”
  唐宛宛心里又是一咯噔,寻思着今日自己并不算特别诚心啊,先是坐着走神,后来又跟人说小话……哪怕是刚才冯赵美人被罚跪的那半个时辰,她还想着今天早上的五福饺挺好吃的。
  要是这也被神明看在眼中,那可不太妙啊……
  于是她冲着女官心虚地笑了笑,快步走了出去。
  祀典结束之后,一行人便回了京,三百仪卫开路,护着御辇及后头娘娘们的銮驾往宫内行。却没多少人注意到队尾跟着的一辆黑漆漆的马车。
  这车跟着卤簿仪仗行到城北时转了个向,转进了另一条路。唐宛宛透过窗缝上往外看,越看这条路越熟悉,好奇问:“陛下,咱们怎么来了何府?”
  晏回双手交错摩挲着,总觉得早上雪花膏滑腻温香的感觉仍在,以至于上午他捧那礼器的时候都多用了两分力,生怕从手中滑出去。
  听到唐宛宛这么问,他答:“要去探望何老头,还有近五年致仕的几位老臣。”
  这也是大盛传了二百年的规矩了。立冬节便是冬日伊始,天子在天刚寒的日子里体恤旧臣,正如冬天里的一股暖流似的,也算是攻心之上策。
  唐宛宛静了一会儿,忽然开口问:“我听太后说,今天祀典上陛下也要跪着?”
  晏回颇有些不解:“这是问苗,向上天请示来年的收成如何,自然是要跪的。”
  唐宛宛小脸一皱,伸出手摸了摸他的膝盖,莫名其妙感慨了一句:“还好我没去。”
  “怎么这样说?”
  “舍不得看陛下跪呀。”唐宛宛声音闷闷地说:“就跟看见我爹娘给陛下下跪一样,看着就难受。”
  每年祀典有好几个,大年初一祭太庙,二月亲耕,年尾问冬,需要他跪的时候还不少。再有前些年久州地动,伤亡者数百,晏回还得下罪己诏,那回在祖宗排位前跪了三日呢。
  他从小到大听过无数人跟他说祀典必须庄重,不敢行差踏错半步。却还是头回听人这样说话,头回有人说:看见他跪天神地祗,会觉得心疼。
  心中滋味实在难言,晏回箍着她的腰把人抱坐在自己腿上,紧紧锁住她的眼睛,低声说:“宛宛再说一遍。”
  唐宛宛一脸懵,不知他怎么忽然就来了兴致,她说的本是十分正经的一句话,被他这样一问反倒脸红了,呐呐重复:“舍不得看陛下跪呀,跪天地都不行……”
  晏回几声低笑溢出喉,听得心满意足。
  一室温馨被车窗外“笃笃”的轻叩声打破,暗卫低声道:“爷,何府到了。”
  晏回掀开厚实的棉帘往外瞧了一眼,率先下了车,回身把唐宛宛扶了下来,握上她的手时还不由皱了下眉:“怎的这么凉?”
  “手炉落在先前的马车上了。”唐宛宛说。
  “穿得这么厚实,竟还能手凉。”晏回把她右手放在自己掌心暖着,笑着摇了摇头:“当真是个吃不得苦的。”
  冷风一吹,唐宛宛缩了缩脖子,把兔毛领子立得更高了一些,闻言也不反驳这话,只笑眯眯地拿小凉手往他袖口深处钻,又被晏回捉回了手,斥了一声“不规矩”。
  正是冬日,何府大门紧闭,暗卫上前以剑鞘叩了叩门上的金钉,等着门卫来开门。
  晏回常来何家,却一般是微服出宫的,为了避人耳目,每回都走何府的侧门。以至于他这难得走一回正门,开门的小厮都没能认出他来。
  “唐姑娘?”那小厮把来人一扫,扭头冲着外院的仆妇喊:“进去通传一声,唐家小姐和少爷来啦!”
  晏回:“……”
  唐宛宛没良心地哈哈笑:“你认错啦,是唐家的小姐和姑爷上门啦!”
  小厮迷瞪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唐家姑爷”是哪位,猛地变了脸色,噗通跪下请罪:“小的是新来的,陛下莫怪,陛下莫怪。”
  晏回摆摆手,牵着唐宛宛往正院行去了。
  这半下午的,过了午膳的点,又不到晚膳的时辰,何太傅却早早饿了,明显是中午在那祀典上没吃饱。晏回和唐宛宛到的时候,何太傅正在吃饺子,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一碟闻着就酸的老陈醋,再加上一碟小菜就是全部了,一看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清官。
  “陛下怎么来啦?可要尝尝我家孙女们包出的饺子?”
  晏回笑说:“自然是要尝尝的。”
  何太傅是个实在人,对陛下也一视同仁,照旧让厨房上两盘饺子两碟醋,也不顾跟陛下寒暄,只管自己一口一个地吃,明显是饿得狠了。
  饺子是现成的,可晏回来之前也没打声招呼,小厨房此时再炒菜已经来不及,只好端了几碟凉菜上来。
  唐宛宛一瞧,花生米、腌萝卜、猪头肉,她忙低下头忍笑,心说何太傅当真是清官中的佼佼者。
  何家没有分家,孙辈的姑娘算上嫡庶得有十几位,姐妹们关系又好,都能玩到一块去。她们听说立冬要包饺子,去厨房祸祸了一天,此时煮的饺子都是姑娘们折腾出来的。
  都是一群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哪有真正会捏饺子的?模样丑的也就算了,好些饺子口儿都没捏严实,下水一煮馅料就全漏进了锅里,只剩一张没滋没味的面皮儿,一盘里边肉的素的还没分开,叫人都不想落筷子。
  晏回和唐宛宛都迟疑了那么一瞬。
  “怎么?瞧不上我家孙女捏出来的饺子?”
  何太傅冲着他吹胡子瞪眼:“为师教了你多少年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啊,堂堂九五至尊应为天下表率,怎么能糟蹋粮食?陛下可知这天下有多少贫民在这立冬日都吃不上一顿饺子?”
  晏回无奈应了一声,舍不得让唐宛宛吃面皮儿,便提筷把自己那盘里馅料饱满的饺子都夹到了唐宛宛的醋碗里,自己将就着把剩下的吃了。
  这般贴心的举动直把唐宛宛感动得眼睛都热了。
  何太傅瞧得甚为满意,慢腾腾点头:“身为男儿便当如此。”
  吃半截他又问:“宛宛丫头呢,你上月考得如何?”
  唐宛宛后脊一凉,忙坐直身子,十分谦虚地表示:“不如何,区区进步了十几名。”
  何太傅继续满意地点头,开口却老扎心了:“正所谓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你底子不好,得勤学苦练方能成才。”
  “是我教导无方。”见何太傅还要说,怕宛宛听得委屈,晏回只得开口接过话茬,找自己的不对说。
  而桌子底下,他摩挲着唐宛宛的手掌心,两人对视一眼,颇有些同病相怜的味道,听何太傅足足唠叨了半个时辰才算完。


第42章 探望【小修无更新】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