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生娃是国之大事-分卷阅读109

听要送回长乐宫去了,还叹了两声气:“我跟你父皇也不能天天往长乐宫跑,日后怕是得隔几天才能见到一回了。”
  晏回宽慰道:“母后且耐着性子等等,等到百日之后,天天把他俩送过来陪您玩。”
  “行了行了,你赶紧抱回去给宛宛看看吧。”又叮嘱荷赜:“外头的风凉,叫御辇直接抬进慈宁宫来,别给着了凉。”
  御辇上只有晏回一人,一手抱着个襁褓,全身僵得跟石头似的,腰背挺得笔直,生怕御辇行得不稳,把两个孩子给颠醒了。这才出生五天,他俩却已经是第二回 坐御辇了,那日从长乐宫抱到慈宁宫去,这日又从慈宁宫抱了回来。
  这几日晏回生怕自己也染上了鼠疫,一直没敢抱孩子,去慈宁宫看的时候也不过是隔着两步距离匆匆看一眼。这会儿怀里头软软两小团,也分不清是襁褓软还是孩子软。
  他低着头屏息看着,心说真是太小了,比他小臂也长不了多少。况且走了这么一路居然一直没醒,可见是好养活的。
  刚下了车,晏回一路大步走去了寝宫,刚进屋就压低声喊:“宛宛快来看孩子,朕给你抱回来了。”
  “陛下怎么跟做贼似的……”话还没说完,唐宛宛就怔住了,忙坐起了身,“哎哟你怎么把孩子偷偷抱回来了?我娘说得七天以后才能见呢。”
  话虽这么说,她脸上却笑成了一朵花,往床里侧挪了挪,“放床上我瞧瞧。”
  等到两个襁褓放到自己身边了,唐宛宛不由屏住了呼吸,眼睛瞠得大大的:“怎么短短几天就变得这么好看了,这是吃了什么呀?那天刚生下的时候我瞥了一眼,全身红通通皱巴巴的,短短几天就变这么白净了。”
  娘仨并排排躺在床上,晏回连着好几天浸在冰水里的心都被熨暖了。他前两天面上虽镇定,心中却是惊惶,尤其最初那两天宛宛嗜睡,一觉要睡六七个时辰,连三餐都不能按点儿吃,晏回心惊肉跳的,生怕她染上病。
  好在总算是过去了,遭逢大难却有惊无险,晏回这会儿心里头藏着的全是矫情话,总想要握住她的手掏心掏肺地说点什么。他话还没出口,便听宛宛惊喜道:“哎哟,睁开眼睛啦!”
  晏回低头看去,只醒了一个,另一个还睡得瓷实。唐宛宛悄声跟他咬耳朵:“陛下,这是我儿子还是闺女啊?”
  “紫色衣裳的是儿子,粉色的是闺女。”
  唐宛宛扭回头看,那醒的这个是儿子了,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了,伸出一根指头在他眼前晃悠。儿子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她,还抬起手来碰了碰她的指头,咿咿呀呀地叫了两声。
  唐宛宛满心欢喜:“果然是自己生下的孩子最亲,感觉比我小侄女好玩多了。”
  前几天没见着的时候也不怎么想,这乍一看到了,头回当娘的欢喜一下子就全涌了出来。她逗了一会儿,又小声问晏回:“陛下,他怎么不眨眼睛呀?”
  晏回也不知道,寻思着赶明儿还得去问问医女。晚膳还没好,他也跟宛宛一齐齐趴在床上,拿手指去痒痒他的小脚丫。刚开始儿子还是咯咯笑着的,不知是弄得人痒痒了,还是怎么的,一脚就朝他下巴踢上来了。
  唐宛宛“哎哟”了一声,忙问:“陛下你没事吧?”
  “没事。”晏回捂着下巴嘶了口气,摆摆手又笑出了声:“小小年纪劲儿还挺大,将来跟着侍卫学武吧。”
  念着她头回见孩子,晏回舍不得让奶嬷嬷抱走,喂完奶把孩子留下了。奶嬷嬷欲言又止,想了想低声说:“陛下,奴婢们就在外屋睡着。夜里要是床湿了,或者闻着臭味,您就喊我们进去收拾。”
  这夜没有熄烛,尽管龙床挺宽敞,可两人中间躺着这么两个小家伙,晏回还是被挤到了床边。唐宛宛睡得很香,晏回却几乎一夜没合眼,生怕自己翻身时压到他俩。
  一会儿这个醒了,一会儿那个醒了,时不时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他。倒是不哭也不闹,偶尔哼哼两声,晏回就忙抱到外屋去给嬷嬷了。
  次日晏回下了朝,连奏折也不批了,直接回了长乐宫。刚进屋就见自家闺女脑门上长了一颗美人痣,正正好长在眉心的位置。
  晏回一时竟有点迷糊:昨天的时候有这颗痣吗,怎么不记得了?
  唐宛宛见他目不转睛的,笑盈盈说:“我娘说生了儿子家里要蒸馒头,生了女儿蒸花卷,今天小厨房端上来的馒头和花卷上都点着个小红点。我寻思着双胞胎长得很像,不是不好认嘛,就拿朱砂在她脑门上点了个点儿。”
  “你真是什么主意都想的出来。”晏回哭笑不得,俩孩子一模一样的眉眼,身上也没一块胎记,总不能每回都脱了裤子辨认谁是谁,点个红点儿确实方便辨认了。
  每人脚上还绑了一根搓得细细的五色彩线,宛宛坐月子每天无聊得很,天天鼓捣这些小事也挺有意思的。


第79章 线索
  晌午晏回刚到长乐宫, 没等他行入寝宫,门外就迎上来一个小太监, 说是“何嬷嬷有话要与陛下说”。
  何嬷嬷与那害人的邓嬷嬷是半年前一齐来长乐宫的, 三个嬷嬷同住在偏殿,屋子也紧紧挨着, 每天吃喝都在一处。这几日邓嬷嬷在受审, 另两个都被拘禁在偏殿中,要她两人仔细想事情, 把邓嬷嬷近三月来所有的可疑之处都写下来。
  邓嬷嬷受刑多日,只剩一口气了, 仍咬紧牙关什么都不说。眼瞅着断了线索, 晏回比谁都心急, 这会儿任何的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于是他亲自去偏殿走了一趟。
  “陛下,老奴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晏回寻了一处坐下, “你说。”
  “前几日邓嬷嬷出了那事,老奴茶饭不思的, 生怕自己也染上病,等了三日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也没有,这才能放下心。老奴与邓嬷嬷在太后那儿共事多年, 她这人除了爱碎嘴,也挑不出什么别的毛病了,这回怎么会做出这等事呢?”
  何嬷嬷小心觑了陛下一眼,见陛下已经蹙起了眉头, 不敢再说这些有的没的,专往点子上说:“于是老奴把这半年间的事反反复复地琢磨,总算想到了一件蹊跷事。”
  “去年我二人出宫去给平定侯家的少夫人安胎,今年中秋刚过了几天,少夫人家的小公子要满周岁了,便往宫里头送了两份礼,为感念先前的照顾。她给了我们每人两匹锦绸做衣裳,另有两个妆奁,里头装着几样金饰。当时邓嬷嬷先挑走了一个妆奁,把剩下那个留给了我。”
  “可当天晚上,她却说她那盒首饰太花哨,更适合我戴,她喜欢样式素净的,于是就把我的匣子换过去了。老奴记得很清楚,当时我打开新到手的妆奁瞧了瞧,也是两根簪子两个镯儿一对珥珰,还有两锭金元宝。与我先前那份瞧不出什么差别,也不知她为什么要与我换。”
  “老奴昨日记起这事来总觉得古怪,想要去她房里看看,只是邓嬷嬷的屋子都被人守着,我也进不得。”
  长乐宫管事的公公就在一旁听着,闻言忙叫两个小太监将那一匣子金饰取来了,先去查了分量最大的金锭子。
  因为这些东西是邓嬷嬷沾过手的,生怕上头还染着鼠疫。管事公公拿帕子裹住了手,拿金锭凑到眼跟前仔仔细细地看,竟见元宝中间有条头发丝儿粗细的缝隙。
  掌事公公心里一咯噔,小心拔开,里头竟是空心的,还滚出了三颗小小的白皮药丸子。
  “这……”管事公公大惊,想也知道这药丸不是好东西,一时冷汗涔涔。
  晏回神情一凛,问他:“当时可有查过?”
  管事公公脸色白惨惨的,摇摇头答:“是奴才大意了,当时只查了锦绸中没有夹带东西,匣子也没有夹层,这便放了进来。里头的首饰和金锭只略略扫了一眼,毕竟是人家得的赏,奴才没好意思多看,更没有亲自拿起来摸摸。”
  “邓嬷嬷当时还笑盈盈地拿起个金锭说是要孝敬奴才,面上一派自在,哪里像是要做坏事的?奴才摆摆手让她走了,谁成想……”
  两个金锭子中都藏着三颗药丸,管事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