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生娃是国之大事-分卷阅读118


  奶嬷嬷面上惶急,心里却不怎么担忧, 知道这位皇后娘娘是明理的人,不像有些夫人生完孩子只管逗弄着玩, 怎么养孩子却半点不上心,孩子正常的哭闹啊腹泻阳结啊都要罚奶娘。跟这样的主子打交道也省心,不用每天提着心吊着胆的。
  “没事, 我也是刚醒。”唐宛宛快步进了内室看孩子去了,一进屋才知道为何奶嬷嬷没把孩子送她那儿去,因为馒头和花卷连衣裳也没穿好,躺在床上一个劲儿地蹬腿摆胳膊, 闹腾得厉害,奶嬷嬷拿着件衣裳只套了半根胳膊进去。
  “哎乖宝怎么啦?”唐宛宛先抱起女儿来,亲亲她哭得红通通的小脸,花卷哭声一滞,打了个嗝,再咧嘴时声音小了些。
  她哄了一会儿,陛下也进来了,弯腰从床上抱起了儿子。唐宛宛见他一副神清气爽的模样,没忍住斜了他一眼,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自己走了以后陛下做了什么坏事。
  原本哄孩子是嬷嬷的分内之事,这会儿两位主子都赶来了,奶嬷嬷也不好干看着,一人催早膳去了,另一位嬷嬷又行到矮案前,接着方才那支曲子弹。
  这位奶嬷嬷人生得虽胖,十指却如葱段似的,拨着琴弦时极赏心悦目,打了两月交道,唐宛宛这才注意到她的手保养得极好。
  再听琴声如行云流水余音袅袅,没一个音滞涩,唐宛宛再不济也是学过两年的,不由自愧不如,这手琴艺比她以前的苏夫子也不差。
  她方才来得急,没洗漱,头发只虚虚绾了个髻,这会儿又抱着孩子哄,被满屋子的琴声环绕着,硬生生被衬得俗了。
  馒头和花卷好像也被琴声感染,慢慢地消停下来了。待嬷嬷弹完一曲,唐宛宛丝毫不吝夸奖:“弹得真好。”
  “娘娘别取笑民妇了。”嬷嬷掩着口笑了笑:“比起我家相公,我这还差得远呢,不过是随手乱弹罢了,也只能哄哄孩子,上不得台面的。”
  唐宛宛没有多问,心里却好奇极了。
  年关这时候,晏回政事繁忙,跟俩孩子相处的时间比不上唐宛宛多,儿子在他怀里虽不哭了,却总是往娘亲的方向挥胳膊,看样子是想让娘抱。
  唐宛宛怀里抱着女儿,有点左支右拙,只好探过身去亲了他一口,馒头咧开嘴笑得眉眼弯弯,跟弥罗佛似的。见娘亲又抱妹妹去了,笑声立马打住,在晏回怀里一个劲儿地蹬腿。
  “啧,小没良心的,你爹就这么招人嫌?”
  晏回微一琢磨,又问宛宛:“我怎么觉得你更喜欢女儿呢,洗澡先给她洗,俩孩子一起哭也是先哄她,难不成不待见咱儿子?”
  “陛下胡说什么呢!孩子都能听明白的。”
  唐宛宛瞪了他一眼,又捏了捏花卷的小手,声音闷闷的:“都是从我肚子里掉下来的肉,哪有不心疼的?我就是觉得疼我闺女的人少,我得多疼她一点。”
  “这话怎么说?”
  “馒头出生就已经是太子了,有一大块封地,一辈子吃喝不愁的,而咱闺女的封地要比她哥哥小一半;再有太医医女每回来请脉的时候都是先给馒头诊,都知道他是太子,得先紧着;上回太后外祖家的几位夫人来了,看见孩子就问我‘哪个是小皇子呀’?”
  “朝臣和命妇送的满月礼我看过了礼单,什么印章啊、玉笔啊都是给咱儿子的,梳子、妆奁、妆镜都是送闺女的,一眼就能瞧出来哪个更用心。”
  这话一说起来就停不住了,晏回从不知道宛宛还能有这么细心的时候,听她又说:“就连针工局送来的衣裳鞋子也不一样,花卷的小鞋子上只拿彩线绣了两朵花,馒头的小鞋子上却是拿金线绣的龙纹,还坠着一颗指头大的金珠。”
  晏回启唇要解释,又被宛宛截住了:“我问过红素,红素说鞋上缀珠是太子的份例,绣花也是很费工夫的,说是什么双面绣。这些我都不懂,我就觉得咱闺女的要差一些。”
  说到这儿,唐宛宛挪了挪脚,在晏回鞋面上跺了一脚,埋怨道:“就连陛下刚才进门,也是先抱儿子的。”
  晏回无奈:“那不是你已经把花卷抱在怀里了么,咱儿子可怜兮兮在床上,我不抱还能怎么?”
  “哼,反正你们都偏心眼。”唐宛宛亲了亲女儿嫩生生的小脸,“疼咱闺女的人就我一个,她刚生下的时候就比哥哥轻半斤,这会儿看着也比馒头瘦,我得多疼她一点。”
  晏回听得目露深思,寻思着赶明儿得吩咐下去,俩孩子日常的穿用必须一模一样,就算早早立了太子,他这会儿也是个奶娃娃,没必要在衣裳鞋子上绣什么龙纹来体现尊贵。
  两人来的时候都没洗漱,跟孩子玩了小半个时辰,就准备回去用早饭了。晏回把儿子放回床上,刚站直身,方才还咯咯笑着的馒头立马瘪了嘴,挥着小胳膊啊啊叫了两声。
  难不成是舍不得自己走?晏回一奇,试着往外又走了一步,馒头哇一声就哭了。
  “嘿哟能看这么远了!”晏回听着还挺高兴。说起这事有个前情,宛宛做月子的时候天天逗孩子,有时丫鬟拿着个拨浪鼓晃荡得胳膊都酸了,馒头和花卷才会笑一下。平时睁着眼睛四处乱看,只有你把脸凑到他俩面前,才会盯着你看,稍离得远些就不行了。
  唐宛宛还当他俩眼睛有问题,慌里慌张请太医去了,太医却说“孩子一天小半寸”。这话的意思不是一天长高小半寸,而是幼儿刚生下的时候只能看清眼跟前的东西,每天增加小半寸,慢慢地就能看很远了。
  这会儿晏回都站起来了,离了两三步距离,馒头一看到他走就哭,说明已经能看得清楚了。晏回笑着把他捞进怀里,妥协道:“行行,父皇抱着你吃饭。”
  冬至惯例是要吃一碗馄饨的。小厨房在后殿,离得有点远,放在食盒里端过来的时候就不热乎了,索性在屋右侧的耳房里架了一口小小的锅,两个丫鬟蹲着身煮馄炖。
  以前晏回不爱吃饺子馄饨这类的,偶尔用半盘子吃的也是素三鲜的馅,唐宛宛却是无肉不欢。她刚进宫那时候御膳房总要端两盘子上来,一家人吃两盘子显得生分,晏回也就跟她吃一种馅了。
  他左手抱着儿子,右手刚夹起一只馄饨来凑到嘴边,还没下口咬呢,便见馒头黑亮的眼睛紧紧盯着他的筷子,身子往前探了探,张着嘴“啊啊”叫了两声。
  晏回微微眯眼,夹着馄饨往馒头面前伸了伸,小孩立马伸出了胳膊。
  “嗤。”晏回筷子转了个向,把馄饨塞进自己嘴里了。还因为早上做到一半被打断的事耿耿于怀,见状斜了儿子一眼,“牙都没长还想吃馄炖?喝口面汤就行了。”
  陛下这么说了,侍膳的丫鬟分不清他是开玩笑的还是说真的,又不敢张嘴问,当真舀了两小碗面汤端了上来。
  晏回顺势拿勺子舀了一口一口吹凉,慢慢地喂进去,竟然真的乖乖咽下去了。唐宛宛笑眯眯看着,想来馒头是觉得跟父皇母后吃的东西一样了,当下不哭不闹,又是一张笑脸了。
  吃过早膳两人就离开了。清晨的雾气还没有散,天色灰蒙蒙的,一口气吸进肺里当真是透心凉。
  唐宛宛望了望天色,忽然想起了一事,“我记得去年冬至这日,陛下好像去京郊祭天了,今年怎么不去,黄历不好?”
  “懒,今年不想去。”
  唐宛宛瞠大了眼睛,“陛下说什么?”
  晏回好笑地说:“怎么,朕就不能躲个懒了?每天元旦要祭天,孟春祈谷立冬问苗要祭天,二月二亲耕礼要祭天,星辰异象要祭天,旱涝要祭天,登基封后立太子都要祭天。求这个求那个,老天爷看见我这张脸也该烦了,让朝臣代劳便是。”
  “哼,陛下偷懒还要找借口。”到底是同床共枕一年多的老夫老妻了,唐宛宛只听了一耳朵,就看透了陛下的小心思。
  晏回也不辩解,笑着搂着人回了寝宫。唐宛宛挥退了丫鬟,又问他:“陛下,那两个奶嬷嬷是什么来头?”
  晏回捏捏她的脸:“以前没上过心,这会儿想起来问了?”
  唐宛宛轻咳一声,不好意思地说:“两个嬷嬷是太后和陛下过了眼的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