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生娃是国之大事-分卷阅读123


  晏回:“……”
  想都别想!
  没往人多的那片河堤挤,晏回带着她往北头走了几步,暗卫都跟在后头。唐宛宛正迷糊这儿黑灯瞎火的是要做什么,却见一条漂亮的画舫朝着岸边驶来了。
  离得越近,唐宛宛越觉得这条画舫眼熟,赤红廊柱琉璃瓦,飞檐凉亭美人靠,这画舫怎么跟他们四月游湖时乘过的那艘那么像呢?
  眼瞅着画舫停到了岸边,从船上放下几条宽木板来,搭到了河堤上,唐宛宛仍没反应过来。晏回推推她:“往前走呀,傻愣什么呢?”
  唐宛宛满眼惊喜:“这是来接咱们的?”
  晏回将她脸上的惊喜收入眼底,知道她是喜欢的,微微笑说:“上回游湖的时候你不是说想坐夜里的画舫么,朕前几日想起来了,就带你出来玩玩。”
  那时宛宛说每年一到上元七夕,圃田泽上就会停着好些画舫,她小时候好奇得抓心挠肺的,却从没能上去过,只因唐夫人说这些画舫上都是妓子,好人家的姑娘不能上船。
  这回总算能如愿了。
  白天乘船和夜里乘船是不一样的,白天那是正正经经去赏景的,夜里却多了一种别样风情。船上丝竹靡靡,灯火璨然,所谓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美,华灯夜色之下看美人,更是醉人了。
  这画舫是河上最漂亮的一艘,船上的琴声也妙,恍如天籁。正月里夜风大,好些船上都不敢多挂灯笼,生怕里头的蜡烛翻倒失了火。可这条画舫却有恃无恐,整条船上流光溢彩,不知发光的是什么物什,直叫人移不开眼。
  一条画舫都做得这么精致,两侧侍女也各个如画,可想而知船上的姑娘有多漂亮了。但任凭路旁有多少文人骚客驻足观望,甚至有扬声高喝的,这船也没停下,直叫不少人扼腕。


第89章 心愿
  河上画舫遍布, 也没那空隙能行船,索性将船停在河中心赏景。
  如今是正月, 又是夜里, 凉亭是不敢上了,只在船里坐着, 即便如此还能听到冷风飕飕作响。晏回让侍卫将画舫转了个方向, 要不然穿堂风吹着一定会着凉。他又给宛宛戴上兜帽,这才把人拢进自己怀里, 将媳妇护得严严实实的。
  夜空中时不时升起几簇焰火来,两岸人家灯火通明, 河上有赏心悦目的画舫, 又有数百盏莲花灯顺着河水流向下游。
  这样的夜景最是撩拨人心, 原本三分的旖旎情思也成了五分。
  晏回自认不算什么雅人,此情此景之下,却还是升起两分想作诗的雅兴来。可惜宛宛不爱作诗, 他要自说自话反倒矫情,只得歇下心思。
  河水波澜微起, 画舫就随之轻轻地摇,一会儿往左摇,一会儿往右摇。晏回被晃得心猿意马, 唇擦着她_0_bai_0_nen嫩的耳珠低声唏嘘:“真想在这船上住一晚。”
  “住一晚”可以与“睡一晚”画上等号,跟谁睡自不必提。也不知先前是谁看到别的画舫熄灯时,心里还默念着“伤风败俗”呢。
  可惜他这话里藏着的深意唐宛宛没能听懂,还当陛下在感慨美景呢, 出宫前带出来的手炉早就没了温度,她这会儿冷得牙齿都在打颤:“这炉子是假的吧,怎么一点都不暖和?”
  娘娘都这么说了,侍女只好打开烧得红汪汪的炉子,意思意思往里头添了两块火炭。唐宛宛照旧冷得不行:“陛下,咱别在这河上吹风了,我脸都快冻僵了。”
  刚上来不过一刻钟,还没有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呢,这就想要靠岸了。
  晏回无奈得很,宛宛还一个劲儿叨叨:“画舫两侧的窗格子上连窗纸都不糊一层,四处漏风,贴在炉子旁边都感觉不着热气。这么冷的天儿,那些姑娘怎么能在画舫待一晚上呢?居然还有那么多人在河畔吹着冷风等着上船?”
  ——因为人家在做运动啊……
  晏回默默地想。
  宛宛去年四月游湖时说过想在夜里坐画舫,这都快一年了,晏回记到现在,还想以此来讨她欢喜。谁知欢喜没讨着,晏回又不能因为这些风花雪月的事冻着媳妇,只好叫侍卫靠了岸。
  统共游湖也不过一刻钟,河上最美的画舫就这么靠岸了。晏回总觉得岸上那些男子瞧他的眼神意味深长的,直叫他头皮发麻,多年被坊间谣传“身有隐疾”的阴影又重新找回来了。
  他把宛宛揽近一些,又一脸淡然地回视岸边男子——瞧见没?朕把姑娘带回家过夜去,这才叫能耐呢,你们这些个酸腐!
  唐宛宛叫侍卫跟路边的小贩买了二十盏莲花灯,又解下自己腰上的荷包,从里头掏出了一堆小纸条,都仔细地卷成了小纸卷,往每盏灯里塞上一张纸条。她不敢靠近河岸,便叫侍卫帮着放入河里。
  原来是心愿笺,晏回瞧明白了,拆开一张看了看,都是老夫老妻了,唐宛宛也不矫情,任由他去看。前两张分别写的是——“馒头和花卷健健康康”,还有“爹娘万事如意”。
  晏回又拆开一张,这回赫然入目的是“宛宛越来越漂亮”几个字。晏回笑得不行,嘴上轻嘲了句“臭美精”。
  “陛下偷看别人的心愿,还多嘴!”
  唐宛宛瞪他一眼,把他手里的“越来越漂亮”小心夺过来,认真挑了一盏模样最周正的花灯,把纸卷塞进里头了。
  这些小纸条都是宛宛提前一天写好的,要卷成一个小纸卷才能放在荷花灯里,故而写的都是蝇头小字,夜色又暗,晏回得凑到眼前才能看得清。
  里头有祝她几个哥姐万事如意的,有祝她太爷爷太奶奶,还有太上皇和太后的,把身边的亲人朋友都写了一圈,连已经出宫的关婕妤都没落下。
  晏回一张张拆开看,又一张张重新卷起来,一连看了十几份,可算找到了自己的。
  “老爷多子多福”六个字甫一入眼,晏回心中一震,不自觉笑出了声。仿佛有万千焰火在自己心上绽了开,又仿佛她这心愿化成了一罐子蜜,尝一口,能让人从舌尖一路甜到心坎里。
  想来宛宛还记得去年那事呢,那时自己中毒昏迷不醒,被朝臣乃至上京赶考的千百举子伏阙上书,逼着退位。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无后一事。
  这多子多福对于如今的晏氏一族来说,比什么都实在。
  瞧着宛宛认认真真摆弄莲花灯的侧脸,晏回真想抱进怀里亲她一口,可惜这会儿人多,纵是他能不要脸面,宛宛也不会陪他闹。
  于是这张纸条晏回没往灯里放,悄悄揣自己兜里了。唇畔笑意更深,心说宛宛真是糊涂了,想要“多子多福”求谁都没用,得他自己努力才行。
  逛完了城东一条灯街,猜灯谜得了一堆没大用的物件,宛宛又跟着晏回到清风楼里吃了一顿,心满意足地坐上马车回宫去了。
  晏回好笑地想她就是这个性子,想让她高兴,你给她来最实在的就行了,那些风花雪月的事纯粹是在难为她。好吃好玩的来一圈才是她喜欢的,不论是宛宛当姑娘的时候,还是身为贤妃的时候,甚至是如今当了皇后当了娘,这一点一直没变。
  在清风楼吃席的时候宛宛浅酌了两杯果酒,先前还不觉得,这会儿听着马车吱吱呀呀的声音,她人有点迷糊,眼睑薄红一片,启着唇轻轻喘气,看模样便知是醉了。
  晏回眸底含笑,“都跟你说了果酒度数低,可喝多了也会醉的。”
  “陛下说了么?”唐宛宛狐疑问,勉强聚起精神想了想,笃定道:“陛下肯定没有说这话,你要是说了,我就不喝第二杯了。”
  啧,还不好糊弄,看样子还没喝醉。晏回眼里的笑更深了两分,果酒喝多了会醉这话他确实没说,这会儿只是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为自己的居心叵测遮掩一二。
  她没醉糊涂,晏回也不觉得遗憾。左右今儿夜里是要来一回的,醉不醉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宫门一向是亥时二刻下钥,顺贞门的守将知道陛下和娘娘看完灯会从这道门回来,一直留着门等着。这会儿远远瞧见了车马行来,总算能松一口气,都这么晚了,再不回来就要派兵去寻了。
  马车到了长乐宫,刚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