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世子爷宠妻无度-分卷阅读85

  杨妧瓮声瓮气地回答:“不可能。”
  楚昕默一默,又道:“等你伯父和你娘到了京都,我告诉祖母请人上门提亲,好不好?”
  “不好,”杨妧毫不犹豫地拒绝,抬起头冷冷地望着他,“没有这个必要,我娘不会答应你。她说过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
  她泪水未干,乌漆漆的瞳仁湿漉漉的,亮得惊人。
  一缕碎发被泪水沾在腮旁,衬着那张细嫩的脸,愈发白净莹润,宛如上好的羊脂玉。
  楚昕蓦地有股冲动,想伸手替她拂开那缕碎发,拭去脸上的泪痕。
  他抿抿唇,把头转向一边,“你觉得我哪里不好,我可以改。”
  日影开始西移,斜斜地照射下来,在竹叶上泛起金黄的光芒,楚昕神情肃穆目光暗淡,浑身笼着一股说不出的消沉与落寞。
  就好像那年的黄昏,他拖着长剑一步一个血印从赵府走出。
  杨妧心头重重地震了下,不由自主地放轻了声音,“不是你的错,你很好,真的,是我自己……”
  “那这两年,你不要跟别人定亲,好不好?”楚昕打断她的话。
  杨妧点头答应,“好。”
  她原本就没有打算跟谁定亲。
  “说话算数,你不许耍赖。”楚昕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慢慢弯起唇角,“你教给我的,你说求人的时候,先说两件别人肯定不会答应的事情,那么最后一件,十有_0_ba_0_jiu会应允。”
  她教给他的道理,他用来对付她。
  杨妧气结。
  这时才察觉,两人距离极近,近到几乎能听到彼此的呼吸,而楚昕又太高,足足高出她一个多头,她必须仰着头才能与他对视,大大减弱了她的气势。
  而之前他们谈话都是隔着石桌,坐着又显不出身高,所以她才能心安理得地摆出长者的架势。
  以后再有事情还是在院子里说好了。
  杨妧沉着脸将帕子甩在楚昕身上,转身往外走。
  楚昕唤住她,“你眼睛还红着,别让人看出来,稍等会儿再走。”顿了顿,再开口,声音极轻,“杨妧,我等着你长大。这两年,我也会变成真正的君子,能让你靠得住的君子。”
  不知从哪里掏出只短匕,在杨妧身后竹竿上划了一道,“现在你到这里,”往上挪一寸,再划一道“十四岁长到这里,”再往上挪一寸,划了道更深的记号,“等你长到这么高的时候,咱们就成亲……你要多吃饭,长快一点儿。”
  杨妧愣一下没作声,快步走出竹林。
  蕙兰守在林边,听到脚步声,笑盈盈地说:“我送姑娘回去。”
  杨妧不客气地拒绝她,“我认识路。”
  急匆匆赶回霜醉居。
  杨婵已经醒了,戴着兔子假面,正跟团团追打嬉闹,石桌上,那只八音匣子叮叮咚咚地奏着曲调,声音清脆而欢快。
  团团是楚昕送的,八音匣子是楚昕送的,兔子假面也是。
  楚昕带杨婵荡秋千,抱着她在庙会上来回走了两趟,累得满头细汗。
  杨妧莫名地有些烦躁……
  隔天,果然传来张佩与静雅县主发生争执的消息。
  张佩人中和脸颊各被金簪划了一道,静雅也受了伤,脸上被挠出三道红血印。
  林二娘、高五娘等人或者被碎瓷片扎了手或者被椅子撞了腿,各有伤痕。
  赶庙会的人把小小的羊肉馆子围得水泄不通。
  大家只看过市井泼辣的妇人打架,没想到高门大户的贵女们打起架来也这么勇猛。
  安郡王妃跑到宫里哭,求楚贵妃给静雅做主。
  张二太太进不了宫,大清早跑到顺天府衙门口敲登闻鼓,状告静雅县主动手伤人。
  顺天府尹哪里敢审问皇室中人。
  案子最后还是落到楚贵妃手里,连带着林二娘和高五娘都连二连三地被传唤进宫。
  楚贵妃问明当时情况,两边各打五十大板,分别禁足半年,自寻伤药,林二娘和高五娘各禁足一个月。
  楚映原本存着气,说好跟杨妧一起逛庙会,结果走散了,害得她找半天都没找到那家羊肉馆子在那里。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庆幸不已,“还好我没去,说不定也跟着受连累……你跟余大娘子不是在场吗,她们为什么打起来了?”
  杨妧淡淡地说:“我们去的早,走得时候两人还没开始打呢。”
  张夫人暗自为张佩担心,秦老夫人却很高兴,吩咐厨房加了两道菜。
  七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八月初,杨妧接连收到了三封信。
  一封是关氏写的、一封是杨溥写的,还有一封是何文秀寄来的……


第65章 避开
  何文秀给她写信少, 这才是她进京来的第二封。
  十有_0_ba_0_jiu是给她报丧的。
  杨妧先看关氏的,信上说家已经分了,二房那边解脱得干净利落, 家产一文不要,只每年送一百两银子供给秦氏穿用。
  杨溥行事倒也磊落,既然老家的祖产都是大房的, 便将家中三百两现银都给了关氏, 并说现有财物任由关氏挑。
  关氏能挑什么?
  房子是租赁的,剩下的不过是家具衣物锅碗瓢盆,难道还能搬出去换钱不成?一家子人都还用着。
  索性什么都没要。
  秦氏存着两千两银子的私房,原打算给四个孙子科考举业用,既然二房的两个用不着她, 秦氏便留下五百两养老, 其余的平均分给了大房两个孙子和杨怀宣。
  这次分家,关氏共分得八百两银子。
  不能说不公平。
  但秦氏确实也偏心, 大堂兄今年秋试, 二堂兄明年考童生试, 可以说都快学出来了, 而杨怀宣还没起步, 花银子的地方多得很。
  只是, 她的嫁妆银子, 无论怎么分配, 别人都没法指摘。
  关氏要跟杨妧商议的是,以后他们是在济南府赁一处小院子住还是回老家过活?
  老家有祖宅和田地, 吃住花费少,可以把银子省下来留着三个孩子嫁娶所用。
  在济南府是因为习惯了,不愿意挪动地方。
  这两个选择都不好。
  老家穷乡僻壤, 民风固然淳朴,但也有自私自利的刁民。他们一家四口不是妇孺就是病幼,杨溥又隔得远,被人欺负了找谁说理去?
  而济南府没有谋生的路子,总不能攥着八百两银子坐吃山空。
  杨妧把信放下,接着看杨溥的信。
  杨溥没提分家鸡毛蒜皮的事儿,笔墨着重在杨怀宣身上,说他小小年纪能从曹县走到济南府,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倔强,在家养病期间,知恩懂礼颇有分寸。
  又见他目光清正,觉得是可造之材,这才起意收养。
  杨怀宣在曹县已经开过蒙,以后读书的花费,杨溥愿意一力承担。
  信末又提一句,关氏属意回老家居住,他认为不可取,希望杨妧劝关氏留在济南,他可以嘱托旧交照拂一二。
  却不提让关氏一道进京。
  想必是秦氏不愿,赵氏自然就更不乐意了。
  可杨怀宣心性好,这就是件很令人高兴的事情。
  杨妧不想苛责大伯父,又拿起何文秀的信。
  果然,信上说何文隽上个月过世了,因为家中办丧事太过忙乱,到现在才有精力给她写信。
  又写何夫人中年丧子,悲痛难抑以至于神思恍惚,家里把跟何文隽有关的东西全锁起来了,清娘和青剑也不让随意走动。
  告诉杨妧不必回信,怕何夫人看到伤情。
  杨妧放下信,无谓地撇了撇嘴。
  她才不相信何夫人会“悲痛难抑”,她进出静深院三年,从没见过何夫人探望何文隽一次。
  而清娘原本就不在内宅走动,又怎会碍着何夫人?
  何文秀是在告诉她,让她不要打扰何家,所谓的“义女”到此为止,慢慢凉了就好。
  杨妧本也没打算攀附何家,断不断亲无关紧要。
  只是觉得遗憾,前世何文秀帮她那么多,她还不曾回报她……
  因为被静雅和张佩的事情闹得,楚贵妃费心又费神,今年菊花会的请帖便发得晚,直到八月六号才发下来。
  张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