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世子爷宠妻无度-分卷阅读90

笑靥如花,腮边梨涡跳动,明媚中透着俏皮。靛蓝色的罗裙被秋风扬起,露出粉红色绣鞋的一角,娇柔可爱。
  廖十四听明心兰提过她的两个知交。
  余新梅自不必说,余阁老的嫡亲孙女,不管在见识还是处事上肯定有可取之处。
  她不明白的是,杨妧出身不高,竟然也能得到明心兰青睐。
  肯定是个极有心机之人。
  廖十四眸光闪了闪,笑道:“阿映妹妹才不拙,早就听说她擅诗文也擅作画,单是这两样就知道她心思灵动。其实吧,家里又不缺针线上的人,没必要把女红学多么精巧,会拿针已经足够了,倒是该学学如何待人处事管家治下。”
  杨妧家中并不富裕,想必没有中馈要主持。
  秦老夫人深以为然。
  张夫人就没有这种才干,以致于到现在都没法接手家里中馈。
  几人徐徐前行,一边赏景一边谈笑。
  廖十四极擅察言观色,专门挑了秦老夫人爱听的话说,加之她学识颇好,言谈之间引经据典,引得秦老夫人赞叹不已。
  走了约莫盏茶的工夫,果真见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对面是成片的菊花。此时正值花期,菊花开得极盛,有金黄、有浅绿、有雪白,团团簇簇美不胜收。
  菊圃旁边搭着两排帐篷以供客人歇息,帐篷前面挂着棉布帘子,有烟霞色也有天水碧的,一是为了遮挡秋风,也是为了让客人们休息时能够隐秘一些。当然有喜欢热闹的可以撩起门帘,随时跟相熟之人打招呼。
  两排帐篷之间的最前头,另有一座帐篷格外大,门前侍立着两位宫女,不用问,肯定是楚贵妃召见女宾的地方。
  有两位穿着官绿色比甲姜黄色罗裙的侍女笑吟吟地上前行礼,“见过老夫人、明夫人。”
  一位指着左边第三顶帐篷,“老夫人请随我来。”另一位则指着右边第五顶帐篷笑道:“明夫人这边请。”
  离楚贵妃的帐篷越近越是尊贵。
  廖十四稍犹豫,对明夫人道:“不如咱们先送老夫人过去。”
  自然而然地跟在了秦老夫人身后……


第69章 骄傲
  明夫人回帐篷也是一个人, 觉得没意思,不如跟秦老夫人和赵氏聊会天,遂笑应道:“好。”
  帐篷门口挂着木牌, 上写“镇国公府”的字样。
  撩开天水碧的棉布帘子,里面竟然很宽阔,正中一张八仙桌配六把椅子, 桌上有茶壶茶盅等物, 另有一张长案,摆着笔墨纸砚。
  这是备着哪家女眷兴之所至想要赋诗作词。
  侍女们提着热水壶、端着点心鱼贯而入,其中一位指着桌上两只竹制茶叶盒,“有明前龙井和君山银针,老夫人、夫人想喝什么?”
  明夫人笑着看向秦老夫人, “龙井性凉, 要不喝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算是黄茶,茶性略温。
  秦老夫人点头, “我也是这个意思。”
  廖十四从侍女手里接过热水壶, 盈盈笑道:“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秋日风起, 品茗赏菊实属雅事。”
  秦老夫人夸赞道:“廖家姑娘个个饱读诗书, 就才学和见识上, 廖家说排第二, 没人敢说自己第一。”
  前世廖十四嫁得很不错, 是当年的探花郎。
  好像就是明年春闱取中的探花郎。
  当时还被传为美谈。
  “老夫人过誉了,哪里当得起这般说法?”廖十四顺次给诸人续上茶, 微笑道:“江西祖屋院子颇大,祖父经常念叨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 家里也有两亩茶园,可能是水土问题,茶叶口味一般,但在茶园四周种了不少玫瑰花,摘下来的茶叶会带着玫瑰香,我们姐妹还挺喜欢喝的,但是家里爷们都不怎么爱。”
  赵氏好奇地问:“真的有玫瑰香?”
  “有一点儿,”廖十四言笑晏晏,“我带了些茶叶进京,若您不嫌弃,回头送点给老夫人和太太尝尝。”
  说着话儿,各家女眷陆续过来给秦老夫人见礼,免不了问起廖十四。
  廖十四在旁边微笑以待,甚是殷勤。
  赵氏轻轻蹙起眉,悄声吩咐桃叶将杨姮唤来。
  她来桃花会是为了给杨姮相看的亲事,这半天却让廖十四得了巧,心里颇不是滋味,悄声吩咐桃叶,“把二姑娘叫来。”
  没多大会儿,杨姮进来,不解地问:“娘唤我什么事儿?”
  赵氏道:“早起时不是有些头疼,外面待久了怕你受风,先盏茶暖一暖。”
  “早晨不疼了,”杨姮抿两口茶,还要继续往外面去,赵氏恼怒地瞪她一眼,脸上却带着笑,“廖姑娘在这端茶倒水伺候半天了,还没捞着玩,你快替替她,让廖姑娘也逛逛景儿。”
  “不用,”廖十四言语温柔,“二姑娘尽管玩去,我平常最怕出门走动,宁可躲在家里看书做针线,我娘常骂我手上勤快腿脚懒。祖父却替我开解,说我性子最随他,喜欢待在家里松花酿酒春水烹茶。”
  廖十四的祖父名正,跟那位乞骸骨的内阁次辅是堂兄弟,原本考中了举人,但因进京赶考时遇上雪天路滑,不当心摔断了手腕。
  虽然骨头已经接续好,但写字却远不如从前。
  科举考试若没有一笔好字,很难被取中。
  廖正便没有再进学,而是把精力都用到族学上。他治学严谨,为人公正,带出好几位进士,极受族中子弟敬仰。
  廖十四这话说得有水准,明贬自己懒,暗里却点出她极受廖正看重。
  被家族看重的子女,得到的资源也多。
  廖十四敏锐地察觉到秦老夫人好像目光闪动了下。
  她微笑着继续道:“二姑娘放心去玩,其实相对于菊,我更喜欢兰。古往今来吟诵菊的诗句,我只喜欢东坡居士的‘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但是写兰的名作佳句却非常多,不胜枚举。”
  杨家贫寒,几位少爷的教育很受重视,可女孩子们却未请过夫子。杨姮又不是个用功的,在诗词上极为有限,有心想背一首吟兰诗压压廖十四的风头,可绞尽脑汁也没想出个出彩的句子。
  这时,溪边传来排山倒海的“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元煦帝和楚贵妃在一众身穿甲胄的士兵的护卫下阔步而来。
  帐篷里的众人刚要跪下,其中一个士兵呼喝道:“皇上口谕,今日皇上与民同乐,故免除跪拜,无需多礼。”
  又是一片谢恩声。
  杨妧和楚映等人坐在明家的帐篷里,撩着布帘将一行人看了个仔细。
  元煦帝身后,跟着位身穿紫红色缎面直裰的男子。
  他便是时年二十六岁的大皇子。
  大皇子六年前娶了正妃,四年前的菊花会上同时挑中两位侧妃,一位姓徐,另一位姓张,徐侧妃两年前故去了,张侧妃则缠绵病榻三天两头请太医。
  所以还差着一位侧妃的缺。
  杨妧明白楚昕“无意”中提起来的话的意思,因为前世,大皇子的侧妃也命运多舛,先后死了好几位。
  可即便死得再多,也有女孩主动往他跟前凑。
  大皇子从不选位高权重的大户千金,反倒更中意小官吏家的姑娘。
  按照前世的轨迹,大皇子应该在明年的菊花会上补足侧妃的缺额,但是世事难料,谁知道这世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杨妧打定主意绝不往种植墨菊那边的花圃去。
  大皇子身后,是二皇子周景平,也就是前世何文秀的夫婿。
  他穿件鸦青色团花暗纹杭绸直裰,五官长得很周正,可眸光之间颇有些怯,不似大皇子那般傲然自得。
  二皇子生母原是坤宁宫当差的宫女,赵皇后病逝的第一个上元节,元煦帝去坤宁宫感念故人,顺便临幸了宫女。
  这事说起来于元煦帝的颜面不太光彩,所以宫女始终没得名分,只是在诞下龙嗣之后才给了个美人的位份。
  宫女倒聪明,不等二皇子满周岁,便将他托付给没有儿子的李昭仪,自己投湖身亡。
  这事之后,元煦帝照例每年上元节都去坤宁宫小坐,可再没有宫女敢近前伺候,直到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