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嗣兄-分卷阅读63


  郑太后看在眼里,又是忍不住笑。这孩子,怎么就这样招人稀罕呢。
  少时,有福取了甘露泉水过来。
  郑太后让分给众人。
  许长安道一声谢,象征性地抿了一口。
  他们母子既然遇见太后,对方没准许他们离去,他们也难以单独行动,就陪着太后上香闲逛。
  郑太后好像很喜欢文元,又拉着他的手,细细询问平时读书、玩乐的事情。
  文元都一一答了。
  郑太后越发的满意,又冲许长安道:“许娘子,你一个人既要管你们金药堂,还要带孩子,也颇不容易。”
  许长安心念一转,顺势说道:“夫人,其实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嗯?”
  许长安理了理思绪:“夫人,我想带文元回湘城去。”
  她这话一出口,两双相似的眼睛里都写满了诧异。
  文元没有说话,只好奇地看着母亲。
  回湘城吗?不接祖父和姑姑过来了?
  而郑太后却是不解地问:“怎么又回湘城?不是要留在京中吗?”
  许长安面带难色:“此一时彼一时。”
  郑太后沉吟:“可你们金药堂不是做了御药供奉吗?”
  对供奉御药这等小事,她本来不上心,也不清楚。可因为当日许娘子在齐云寺救了她,她回宫后特意了解过。知道负责御药供奉的人家,需在京中随时保证供应。
  许长安赧然一笑,声音不自觉低了下去:“所以才想着,夫人能不能帮忙。当然,如果朝廷需要,金药堂绝对不会缺了御药。我们回湘城后,京中的铺子交给专人打理。他们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不管是制药还是采买,都和以前一般无二……”
  她记得清楚,金药堂的药,质量上佳,但当初之所以能快速通过审核,肯定有太后的缘故在,不然不可能那么快。当时觉得是好事。后来发现,未必如此。
  许长安又补充道:“其实还有个缘故,我父亲上了年纪,身边离不开人。身为子女,不能长伴左右,每每想起,便心中愧疚。”
  ——如果不是御药供奉这件事,她早就撤了,哪里还会留在京中,在太后、皇帝跟前晃荡?
  郑太后双眉微拧,略一思忖,也没把话说的太满,只说道:“那我看看吧。”
  许长安连忙道谢:“多谢夫人。”
  “说什么谢?”郑太后摆一摆手,甚是遗憾,“我还想着,你长留京中,能多陪我说说话呢。”
  自先帝驾崩后,她感觉孤单了许多。
  许长安心下微酸,暗想:我何尝不想如此?
  她母亲早逝,身边没有女性长辈。和郑太后虽接触不多,但对方温柔大方、言语回护,她也会不自觉地生出一些亲近之情。若不是跟皇帝的那段往事,她真想长留京中,有太后做靠山,一门心思发展壮大金药堂。
  郑太后兴致稍微低落了一些,心中略觉不舍。但也知道身为人子,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有道是,父母在,不远游。尤其许娘子还是家中独女。
  她是厚道人,一向与人为善,断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让别人骨肉分离。
  齐云寺不算大,所有主殿、偏殿供奉的佛祖、菩萨祭拜一遍,也为时尚早。
  但下山不易,太后又不宜久在宫外。因此没多大功夫,福寿等人就催促着回去了。
  郑太后颇有些恋恋不舍,可也知道自己是悄悄出来的,只好说道:“好吧,好吧,这就回。”
  她冲许家母子笑笑:“那我们这就回去了,小文元,再见。”
  文元一只手被母亲牵着,一只手挥手作别:“再见。”
  待郑太后等人走远,文元才问母亲:“娘,我们要回湘城去吗?”
  许长安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轻声问:“你想回去吗?”
  文元毫不犹豫:“娘回去,我就回去。我跟娘一起。”
  许长安笑了笑,摸一摸儿子的脑袋,没再说话。
  希望一切顺利吧。
  郑太后甫一回宫,就有人来报,说皇帝过来了。
  紧接着,皇帝已大步走了进来。
  看见儿子,郑太后有那么一点儿心虚:“翊儿来了啊?”
  皇帝一下朝,就得知母后又出宫去了。先帝驾崩后,郑太后偶尔会到齐云寺去。皇帝对此也知晓,但上回她被毒蛇咬伤后,分明承诺过不会再去。
  如今见母亲衣服还没来得及换,皇帝拧了眉:“母后,以后再出去,提前跟儿子打声招呼,也好多派一些人手,护你周全。”
  “哀家带的有人,好几个还都是你父皇指派的,都有功夫在身上。”郑太后不想继续这个话题,神秘兮兮,“说起来,哀家今天在齐云寺看见一个人,跟你小时候可像了。你猜是谁?”
  皇帝神色一顿:“谁?”
  “你还记得许娘子吗?她的孩子啊,叫文元。眉毛、眼睛可像你了。”
  皇帝心口猛地一跳,眼睑随即垂下,他喉结滚动了一下:“母后也觉得像?”
  “是啊。”郑太后心思微动,“什么叫也觉得像?你见过那孩子?”
  “嗯。”皇帝摸了摸袖袋,那里还有文元昨晚给他的银手镯。
  “看吧?你也这么觉得。”郑太后轻叹一声,“可惜了。难得有个投缘的人,以后兴许就见不到了。”
  皇帝瞳孔倏地一缩:“母后说什么?!他们出什么事了?”


第49章 试探 朕昨晚梦见了娘子
  儿子这般激动, 郑太后吓了一跳:“没,没出什么事啊。就是今天见了许娘子,她说想带着儿子回湘城去。”
  皇帝皱眉, 目光晦涩难辨:“她要走?”
  郑太后有些不明所以, 但还是如实回答:“是啊,她说家中尚有老父亲, 不便长居京中,所以想把金药堂交给别人, 自己带孩子回老家。怎么了?是有哪里不妥吗?”
  皇帝微眯起眼, 声音低沉:“当然不妥。御药供奉一事自有规矩, 岂可胡来?”
  他心中思绪杂乱, 种种念头不停地翻滚:她要走?她为什么要走?如果是因为放心不下老父亲,那她当初为什么进京参与御药供奉呢?当时就没考虑过老父亲吗?
  一个猜测很快涌上心头:她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 多半还是跟他有关。一个疑似自己夫婿的人就在眼前,想认却不能认,对她来说, 想必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吧?因此她才迫不及待地想逃离?
  初时莫名的怒气顷刻间散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怜惜和心疼。
  可他怎么就想不起来呢?
  郑太后觑着儿子的脸色, 小声道:“怎么算胡来呢?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就不能通融一下?”
  这等事虽然不太合规矩, 但她身为太后, 给个小小的恩典, 也不是不可以。她原以为十拿九稳的事, 没想到竟然在皇帝这里碰了钉子。
  皇帝双目微阖, 没有过多解释,只说道:“母后,这件事儿子自有主张, 你就不要管了。”
  “可是,哀家都跟许娘子说好了……”
  皇帝眼皮略动了一下:“许娘子那边,朕自有交代,母后不必烦忧。儿子还有些事,先告退了。”
  他施了一礼,起身告退。
  “翊儿,翊儿……”郑太后在他身后唤了几声,却不见儿子回头。她重重叹一口气:“这孩子……”
  福寿递上一盏茶:“太后消消气,皇上他想必有自己的考量。”
  郑太后没接,只问:“哀家的要求过分吗?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太后和皇帝有意见冲突,福寿不敢评判对错,只小心赔笑:“太后先喝杯热茶。”
  “国家大事,哀家从来不插手。可这御药供奉,明明就不是大事啊。”郑太后接过茶杯,犹自不解,“他在闹什么别扭?”
  福寿陪着笑:“太后,想必是皇上不愿意坏了规矩。许娘子留在京中,不是正合您的意吗?您以后想见见她,想让她陪您说说话,也很容易,是不是?至于她父亲,接过来就是了。在哪儿不都是一样的?这京城可比他们湘城繁华多了。她自己一开始,不也这么想的……”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