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本文作者的其他小说

童养婿-分卷阅读64

小厮道:“少夫人请贺将军用晚饭了。”
“请转告少夫人,”贺征眼中泛着杀气,“我有急事去循化营找令将军。”
“那,需要给贺将军留些饭菜吗?”
“不用。”
贺将军今晚的食谱是活剐令子都,蘸醋。
****
贺征一连几日都在百忙之中抽空前往循化营,软硬兼施、手段用尽,最终也没能从令子都口中问出什么。
毕竟令子都真的什么都没说。
好在很快就到了除夕,沐家在循化的最后一个新年过得很是热闹,大人小孩儿们都撒着欢地尽情闹腾。沐青霜也缓过了那日的尴尬,主动邀了贺征一道,领着家里孩子们放焰火守岁,这才稍稍淡化了贺征心中那说不出口的酸涩。
正月初十,沐家人便将行礼装车,在天光未亮时悄然出了循化城,踏上了前往镐京的路。
被安排带着三万府兵留守循化的沐霁昀、沐青泽并未出门相送,他们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与去镐京的家人一样重,谁都不容易,不必伤感,只需勇敢去承担。
因朔南王有令,让贺征于正月十五之前赶到钦州,之后随同朔南王府仪仗一同进京,贺征便只能在利州道口与沐家的车队分道扬镳。
临走之前,他将自己的一枚令牌交给沐青霜。
“沐家的三座宅子与我的那座将军府只隔了两个街口,你们到镐京以后若有什么需要人帮忙打点,就叫人拿这令牌去差遣就是。”
毕竟沐家人对中原、对镐京都非常陌生,而沣南贺氏在前朝时则是京畿道名门,在镐京可谓如鱼得水,要打点什么事自比沐家顺手得多。
沐青霜接下了令牌后,他想想还是不放心,又叮嘱道:“眼下京中形势不算明朗,沐伯父的事情也尚无定准,到了镐京以后,你……”
其实他抵京的时间最多只比沐家晚个十来天,可他就是有许多的不放心。
“我知道,要收敛,不要轻易得罪人,”沐青霜抱紧怀中的沐青霓,认真地点点头,“你快去吧,我们也该接着往前走了。”
沐青霓嫌弃地冲贺征挥挥手:“贺阿征你不要黏黏糊糊的,快走快走。”
贺征深深凝了沐青霜一眼,终于还是调转了马头。
沐青霜怔怔看着那策马远去的身影,沉默良久。
沐家车队重新启程,车轮辚辚碾过故土,不疾不徐地进入一个新的天地。
“青霜姐,”沐青霓抬手摸了摸她的眉毛,低声问道,“大哥说,咱们家在镐京的宅子比循化的家小很多。”
“图纸在大哥那儿,我没去瞧过,”沐青霜揉了揉她的脑袋,笑道,“既大哥是这么说的,那想必就是了吧。”
****
二月初九,沐家人在春寒料峭的清晨进了镐京,正式入住外城西边的三座宅子。
宅子规模与沐家在循化的祖宅相比,确实是小了不止一点点。连阿黄都耷拉了毛茸茸的脑袋,百无聊赖地甩着尾巴,趴在沐青霓脚边懒怠动弹。
“先委屈几年吧,”沐青霓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故作老成地拍拍阿黄的脑袋,豪气干云地对全家人道,“等我长大了,给家里挣许多大宅子!比循化的家还大!”
“行,那你记得要长快些啊。”沐青演笑着捏了捏她的脸蛋,转头去帮忙归置行李了。
“不要催,信不信我明天就长大给你看!”沐青霓冲着大人们忙进忙出的背景跳脚,“到时我有这——么高!腿这——么长……”
大家停下手中的事,齐刷刷将目光转向这跳豆似的小姑娘,片刻后一起笑开,阴霾尽扫。
无论任何时候,朝气蓬勃、志气满满的孩子们总能轻易点亮大人眼中的光。
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有的。

第四十三章

赵家仪仗进京是大事,几时从钦州启程,以及进入京城的日期、时辰都是经过卜算的,因而许多重要人物都应诏令赶往钦州,再随赵诚铭一道在吉日吉时启程,要到三月初九那日才会正式进京。
那些“重要人物”显然都会是新朝勋贵,虽本人还未抵京,可各家家眷却已早早在京中安顿下来,各自采办家什物品、打点府邸门面等事宜。
因这些勋贵之家的各项所需,镐京街头也就顺理成章地恢复了生机。其热闹繁华虽暂不能与前朝鼎盛时相提并论,却也足以让人看不出这座城池是亡国几十年后才刚被收复的京畿故土。
街头巷尾都洋溢着一种如雨后春笋破土般的朝气,不拘是衣香鬓影的贵客还是粗布短褐的走卒,每个人的笑容里俱是热切的期许与希冀,藏着克制的雀跃与欢欣。
经过几十年战火的涅槃,这片山河与其上的所有人终于等到了新生的这一日。
这种时刻,所有人都有一种自发的默契,将数十年来被异族奴役、欺压的苦痛暂且抛开,将这几十年里倾举国之力付出的沉重代价藏进心底最深处,惟以欢喜,恭候即将到来的崭新盛世。
****
就在沐家人抵京的第三日,赵诚铭的特使便来传话,大意是说在三月廿八的登基大典后,就会破例安排沐家人探视沐武岱,让沐家人只管安心。
不管怎么说,明确得知沐武岱眼下性命无虞,又有了赵诚铭这期限明确的口头承诺,沐家人心中大石放下一半,阖家上下总算真正有了过日子的模样。
沐家在利州偏安繁衍数百年,这初次真正踏进中原就是迁居京城,在许多事上便就跟没头苍蝇似的,不拘想办点什么,一开始总会遇到“摸不清人家大门往哪边开”的窘境。
手忙脚乱好几日后,沐青霜终于想起贺征给自己的令牌,便让人拿了令牌去贺征的将军府搬“救兵”。
贺征可说是如今“沣南贺氏”的主心骨,他的令牌自是好使的。那边接了令牌后,立刻就派来一位年长稳妥的管事姑姑,随行带着侍女、侍者共六人,前后花了不到十日,就有条不紊地协助向筠将沐家三座宅子相关的琐事打点得顺顺当当。
房宅修缮该去哪里雇佣人手,家具琐物该去哪里定制、采买,吃喝用度可与哪些商户定契供货,所有门门道道都捋分明后,沐家人在镐京的生活这就算是安生了。
到了二月下旬,沐青演开始为家中大小孩子物色进学之所,沐青霜闲着无事,便时常与向筠一道出去四下走走,熟悉熟悉京中地形,有时也顺手添置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
二月廿三是个大晴天,趁着沐青霓和沐霁昭午睡时,向筠便约沐青霜去东市估衣街,想要挑些好的布料,给家里人全都置办一身新衣,到三月初九迎仪仗观礼时正好穿得上。
京中的诸行商家都周到,但凡大些的商号都会帮忙将客人买下的货物送上家门,倒也便利得很。姑嫂二人想着这层,也就不愿再带人随行,两人悠哉哉携手晃着就往东市去了。
循化沐家到底积威积富数百年,如今虽说威势倒了大半,但在银钱上却没有半点难处,出手豪阔一如往昔。
一进了估衣街,向筠与沐青霜都没半点犹豫,直奔“毓信斋”。
这“毓信斋”是前朝传下来的老字号,东家是个颇有些气节的商人,在伪盛朝时期关门歇业数十年,宁愿举家躲到遂州乡下吃老本,也不愿在异族统治下的京城日进斗金;直到去年末复国之战结束后才又重开店门,因此颇得各方尊重,口碑极好。
这会儿刚过午,铺子里没旁的客人,掌柜的正带着伙计们在重新归置各类布料。
掌柜的是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