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我本闲凉-分卷阅读86

,他日说不准将军府还有事要劳烦到他,但请莫为此事挂怀。家中尚有夫人在,他若执意要谢,还请去拜夫人。”
  毕竟薛况他娘还活着。
  掌事的虽是她,但有什么正经外客来,还是孙氏这个辈分出面比较好。
  外头人听了,便应了声,出去递话给前院。
  将军府前厅里,两个人已坐了有一会儿。
  刘进身材魁梧,自是正襟危坐,颇有一股猛虎下山的气魄。
  旁边方少行,虽银冠束发,一身白袍,可今天没带剑,歪在椅子上,却是懒懒散散没正形儿。
  他面容本来英俊,只是左眼角上一道旧日的疤痕,破坏了整张脸给人的赏心悦目之感。
  眼角眉梢,神态气韵,都是一股狂与邪。
  嘴角噙着一抹笑,方少行转眸打量着客厅内简单的摆设,但眨眼,目光就落在了侍立一侧的俏丫鬟身上。
  “咳咳!”
  刘进见了,立刻用力咳嗽了两声,提醒他。
  方少行回过头来:“刘大人,嗓子不舒服?”
  刘进飞快地扫了周围一眼,见丫鬟没注意到,才凑过去,压低了声音道:“这可是在将军府!”
  将军府?
  又怎样?
  反正薛况都死了。
  方少行心里其实不以为意。
  若不是刘进说要来谢那一位大将军夫人,而他又正好起了点心思,今日才懒得走这一遭呢。
  不过这些话他都没说出口。
  毕竟刘进跟他不一样,跟着薛况的时间很长,对将军府也尊重。
  所以,方少行只是应了两声:“知道了,知道了。这不还没人来吗?”
  不过也赶巧,他话音刚落,奉命来回话的便到了。
  刘进忙站起身来:“夫人怎么说?”
  仆人只将东院那边传来的话转述了一番,道:“二奶奶说,这事她原也没出什么力气。大将军与您有旧日的情分,如今都是能帮衬则帮衬。保不齐,府里他日还有事情要劳烦您,所以请您莫挂怀。家中尚有长辈在,若您要执意要谢,还请去拜见夫人。”
  仆人嘴里的“二奶奶”指的是陆锦惜,“夫人”指的是孙氏。
  这回话也在情理之中。
  刘进点了点头,五大三粗的汉子,在这将军府的客厅里却显得很拘谨,只道:“既如此,还请通传一下,我与方大人这便去——”
  话说到一半,刘进本是想拉方少行一起去谢孙氏的。
  谁料想,在他说话这当口,方少行竟一声冷笑,转身便朝厅外面走。
  刘进一时奇怪:“哎,方参将!”
  方少行头都懒得回,只道:“拜谢个老太太,我就没什么兴趣了。刘大人你代方某一谢便可。”
  说着,就下了台阶。
  刘进拦他不住,一听这话都傻眼了,险些冒出一脑门子的汗来。
  仆人的目光,也诧异极了。
  但这时方少行人已经走远,出了门去。
  从薛况身边的参将到含山关的参将,从云麾使到金吾卫,这是一路贬谪。
  他的心情,实在算不上好。
  本听刘进说今日之事有赖陆锦惜,所以破天荒跟着来看。没料想,这女人还摆架子不见!
  方少行当然是满心的扫兴。
  将军府侧门朝南开,他出了来,想着昨夜眠花宿柳也没挑到个上眼的,便准备找地方喝酒。
  可没想,前面道上竟传来了马蹄声。
  迎面来了五匹马,直接从方少行身边经过,然后停在了府门前。马上下来五个身穿藏蓝直缀、作下人打扮的男子。
  其中四个手捧着锦盒。
  打头的一人却只持着烫金礼单,腰上挂一块太师府的牌子,带着人上了台阶,看着文质彬彬,满面笑容,向将军府门前的下人拱手。
  “有礼了。”
  “我等从太师府来。寿宴之日,多蒙贵府将军夫人择回生堂之药为礼,我府大公子得闻,特遣人备了回礼来谢将军府。”
  “还请诸位,代为通传。”
作者有话要说: 2点写到7点,更迟了。
路线当然是按着原来的大纲走,鱼儿上钩,红包随机。

☆、第047章 想睡他罢了

  从太师府来的人,这可了不得。
  守门的几个仆役一听,都是惊讶至极,连忙将人引进去,去通知管事,又把消息递去东院。
  陆锦惜一听,却是不由诧异:“咱们是寿宴上送的礼物,太师府有什么可回礼的?来人怎么说?”
  禀事的人就在门外,恭敬道:“回二奶奶,来的人只说是因为回生堂的药来回礼,且说是奉了顾大公子之命。听守门的说,这人一身文士打扮,谈吐不俗,看着不像是太师府普通下人,倒有可能是为顾大公子效命的陶庵书生。”
  陶庵书生?
  这又是个什么名号?
  陆锦惜先前并未听说过,所以一头雾水,只看了旁边青雀一眼。
  青雀立刻会意,凑上来跟陆锦惜说了。
  原来,这陶庵书生,是个曾寄居京城陶庵山上的文人。
  落魄不落魄是没人知道,但才华本事都是不差的。
  七年前,庆安帝萧彻招募天下名士。
  顾觉非与友人上山,无巧不巧遇到了这书生,对其有颇多的赞誉,想要为他写一封荐信,引荐给皇帝。
  谁料想,他竟不愿去,反倒主动拜上,当了太师府一门客。
  更确切地说——
  不是太师府的门客,而只是顾觉非的门客。
  当时这件事,被京城一传,就成了顾觉非才华惊人,折服山野高士,让对方甘心为他效命。
  因其从陶庵山来,便号“陶庵书生”。
  至于其真名“孟济”,却渐渐没几个人记得了。
  青雀句句说来,都算清楚。
  但陆锦惜却皱了眉头,觉得以她看出的那一位的为人,“折服山野高士”这件事,怕不会那么简单。
  另一则……
  “可这就更奇怪了。”
  她拧着的眉头没有松开。
  既然这陶庵书生,是个山野高士,怎么就被派来送回礼了?
  而且即便太师府要回礼,也应该交由唐氏处理,而不是身为大公子的顾觉非出面。除非顾府上下,已经变成他顾觉非说了算。
  叫自己“门客”来送回礼,给将军府的面子,也真是够大的。
  陆锦惜总觉得里面不大对劲,便是好奇这陶庵书生是个怎样的人,想想也还是打消了出去见的念头。
  她只抬眸吩咐:“既是太师府有心回礼,你们叫赖管事好生招待一番,将礼收了并礼单呈上来。人么,我便不出去见了。将军府这一遭也不过略尽绵力,照旧请他们别挂怀吧。”
  先是刘进与方少行,后是太师府的顾觉非。前后不出去见人的“台词”,大体都一个样。
  陆锦惜也懒得想什么新的。
  前面九门提督刘进她都没见,如今太师府的来了,地位虽高,且还是顾觉非派来,可也应该一视同仁。
  来传话的略一想,也就明白个中的关窍。
  当下,人便应声离开,往前厅去。
  方少行才走,厅里就剩下刘进一个,有些不尴不尬。
  因方少行走之前留了句混账话,他还少不得解释一番,只说方参将刚贬谪,心情不好。
  又兼他想到孙氏近年已经不理事,自己没道理去打扰,所以一转话锋,便要告辞。
  没想到,就在他要出客厅的时候。
  外面的仆役引着几个人进来了,后面几个捧着盒子的不打紧,但打头的那个,尤为扎眼。
  文士打扮,一身儒衫,气质清润,大概三十多岁的年纪。面容虽普通,却目有慧光。
  最重要的是,他腰上挂着的牌子,是太师府的。
  前儿刘进才领着人,借换防的名义堵了长顺街,给满朝文武排头吃,没想到,今儿就在将军府遇到太师府的人了。
  颇有点“不是冤家不聚头”。
  他的脚步,一下就停了。
  但没有开骂。
  刘进脾气虽火爆,可心思不浅。
  武官们与文官虽有矛盾,可对这一位文官之首顾太师,他们没什么怨言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