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我的老公重生了-分卷阅读60

都乐意吃。”
  吕梁的口罩厂包中午饭,他从来不是个黑心的老板。员工福利他还是很重视的,中午的时候象征性的收个几块钱,但食堂的饭菜质量却是一直有保证的。
  “食堂阿姨做饭也挺好吃的,以后我们忙起来,没空做饭的话可以去那边吃。”吕梁已经想好接下来两年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要怎么安排了。
  口罩厂在搭建初期就已经规划好了宿舍区和生产区。宿舍区分为干部宿舍和普通工人宿舍。现在先修建好的是干部宿舍。住的话就吕梁还有厂长还有厂里面其他管理者,盖的房子五层楼高,一层两户,如果是一家人住的话就是一套房子。像单身青年就是两个人住一套。
  这宿舍楼也是最近才盖好的,之前大家住的都是铁板房。那时候天气已经慢慢开始炎热起来,住里面就跟住烤箱一样。吕梁都不让老婆孩子来看他的时候晚上留下来,那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
  宿舍楼本来盖的不快,毕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还是会放在盖厂房上面。但自从吕梁知道自己老婆要来这里支教,紧赶慢赶的催着工程队赶紧施工,把房子给盖起来。
  他总不能让老婆孩子来了之后还住铁板房吧。
  吕梁给钱足够大方,工程的进度自然也快。房子很快就盖好,能住人了。
  旁边的员工宿舍还在施工。这个倒不是很着急。因为他们目前招的工人主要是附近村庄的当地人。
  这些人白天骑个自行车来上班。等到晚上的时候再回去。中午休息,他们大部分就是找个地方打地铺。应付就过去了。因为他们是计件算工资。有一些人为了多挣点钱,甚至中午是不休息的。就一直干活。
  对宿舍的需求不是非常的迫切。
  干部宿舍盖好之后,那些跟着吕梁从盛市来打拼的人还是很高兴,大家辛辛苦苦干活,回去能够住舒服点,那生活才有盼头嘛。
  住宿的问题解决了,吃的问题也容易解决,有空就自己做饭,菜市场反正离他们这儿也不远。实在懒得去菜市场买菜,可以拜托食堂阿姨买菜的时候顺便捎带他们需要的东西。到时候给她钱就行。
  不想自己做饭就去食堂里面吃,不能说大鱼大肉,但一荤两素肯定是能够有保障的。
  衣食住行,现在就考虑出行的问题就成。
  开发区现在的基础建设还是很糟糕的。只有几条笔直宽阔的大马路用来撑门面。其余的都是乡间小路,有一些还是青石板铺的,有一些就是土路罢了。
  从口罩厂到乌发小学的那条路,勉勉强强不会因为下雨天而泥泞不堪,尽管如此,开小汽车在上面行驶是很不现实的。
  骑自行车的话又太远,太累了。吕梁的大摩托车,对于张月灵来说,开起来难度有点大,那俩车都快比张月灵重了。
  第二天早上,吕梁给管理层开完晨会,开上厂里面的皮卡车,带着张月灵和女儿去周市市区。
  从这儿到市区大概需要一个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这一条去市区的路倒是修建的挺不错的,一路上的车流量并不多。吕梁开的很爽。
  到了市区,吕梁轻车熟路的找到了买卖摩托车一条街,他打算给老婆买一辆轻便的女士摩托车。
  以后老婆上班的时候可以开着摩托车去学校。如果天气好的话,就让她自己开摩托车过去。遇到刮风下雨天他就开车送她去上班。
  没有办法,开发区的路况不太好,以张月灵那车技,驾驭不了那里的路。
  挑来挑去,张月灵看中了一辆宝蓝色的摩托车,试着开了一下,还挺好开的,就买了下来。
  那辆车大概需要4000多块钱,不算便宜,但也不贵,是在心理价位的范围之内。而且这个车还保修三年,算是挺有诚意的,买它!
  皮卡车的好处这个时候就凸显出来了。摩托车直接放到皮卡车后面的车架上,刚刚好能够放的下。吕梁把摩托车连同皮卡车让卖家先帮忙看着,他带着老婆孩子去逛一逛这个时候的周市市区。
  很显然,周市的城市规划是比不上盛市的,它的市区还是比较脏乱差,不过吕梁很懂这里,七拐八拐地带着两个人找了不少老字号的小吃店,这些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小店,却给了张月灵和吕晶很多惊喜。
  怎么啥都那么好吃呢!
  吃了一路,吕晶的小肚皮都鼓起来了,她一手拉着张月灵,另外一只手上还拿着一瓶子甘蔗汁,走两步就吸溜一口。
  别提有多满足了。


第七十章
  出来玩, 高兴!
  出来玩,开心!
  吕梁带着一家人吃吃喝喝,还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晚饭去去吃了周市有名的林家菜馆, 他们家是专门做鲈鱼的, 全鱼宴。
  一条鱼好几种吃法, 鲈鱼没有啥刺, 肉质又特别鲜美, 林家菜馆又是整个周市最出名的做鲈鱼的店家,要不是今天不是周末,他们还不一定能够有位置吃饭。
  吃饱喝足了, 也不过才六点钟,他们回到摩托车一条街, 和老板说一声, 吕梁发动皮卡车,带着一家人回开发区去。
  回到开发区, 才七点多, 这个时候天还没有完全黑,整个工厂还灯火通明的。前几天新的设备来了,吕梁招工又招了七八十号人, 现在可以全天候的生产。
  工人开始三班倒, 生产的效率比之前要提高不少。
  最近吕梁还是非常地忙,他一边要开拓市场, 一边要扩大生产, 不仅仅是口罩生产, 他还要花心思和他接触到的相关行业的人打好交道。
  毕竟口罩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东西,只是他的一块敲门砖,他后头要做的事情, 还是要和医药相关的,特别是疫苗生产。
  现在的口罩厂,就是个跳板而已。
  所以能够专门腾出一天的时间来陪老婆孩子,已经算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吕梁知道这个地方,精神物质供应是十分匮乏的,他怕吕晶和张月灵在这儿会无聊,今天去周市的时候,特地带她们去书店买了不少书。
  现在厂子这边还没有拉网线,等可以拉网线了,厂里面要配置电脑的时候,家里面也安装一台,有网络就有全世界嘛,相信到时候生活就不会那么无聊了。
  厂里面是一天比一天好了,生活也是一天比一天好。要知道一开始来到这里的时候,自来水没通,电压十分不稳定,工厂三天两头要停工。就是因为电力不足的原因。
  但开发区这些问题不解决怎么招商引资,就连原来已经落户的工厂,心思也会动摇。于是乎,郑主任天天到电业局去,到水务局去,就是在那赖着不走,非要他们赶紧解决问题。
  郑主任的努力没有白费。再加上周市的领导对于建设好开发区还是十分重视的。几道红头文件下来,很多问题都得到了处理。
  道路建设在加快,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也提上日程。上次吕梁去找郑主任聊天,泡茶的时候,郑主任还告诉他,开发区将引进全国的师资,来建设一所高质量的中学。
  选址的事情已经完成了。就在开发区的南边,那边是山。就是要在那砸出一个学校来。
  填海造陆。
  十分有魄力。
  不过吕梁听完也只是应和两句。那所学校他是有印象的。上辈子的时候是在2010年才建设起来招了第一批学生。没有办法,但学校哪哪都需要钱,现在的招商开发区根本没有钱。
  学校的确是好学校,才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就成了开发区的一张名片。许多人来开发区买房子都是冲着这所学校来的。为了让孩子能来这所学校念书,这些疯狂的家长硬生生的把开发区的房价拉上了好几个台阶。
  这就是教育资源的力量。
  吕梁忙着厂里面的事情,张月灵就每天开着她的小摩托车带着女儿在附近的村庄到处乱晃。首先她带着女儿去了将来要上班的地方——乌发小学。
  乌发小学离他们口罩厂真的不算远。摩托车开个十分钟就到了。这还是因为路况不是很好,张月灵不敢开快的原因。不然时间可以更短。
  吕梁现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