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我的老公重生了-分卷阅读132

  吕梁在过年前公司财务做报告的时候,重点关注了一下账面上的余额。
  说实在话,他手底下的公司赚钱是真的赚钱,但因为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就导致他现在手头上可以支配的钱还是很少。
  不像上辈子的时候,随随便便公司存在银行的定期存款都能够上亿。
  所以吕梁请了非常专业的财务人员,来合算经营风险,他需要贷款,但贷款又必须是在他的公司能够偿还的情况下,他不愿意做走钢丝的人。
  这就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
  特别是,他从周市贷的款,是要来盛市买地的。这就更贱微妙了。
  吕梁回盛市的意愿一直是很强烈的。或者说,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是把开发区额当成跳板。他看中的是那里优惠的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和廉价的劳动力。
  后来,开发区在他还有其他很多的企业家,还有政府的努力下,慢慢发展起来,已经成为一个以医疗产业为主的生产基地。比起上辈子那里走的是食品加工的路线,技术含量有所提升。
  加上吕梁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孟鹏光,让他重视海运,那里的码头建设得非常好,十分有利于他们的产品出口还有通过海运这种相对便宜的运输方式运到各个地方去。
  风口之下,猪都能起飞。
  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吕梁的企业共开发区成长,他现在手头下除了口罩厂、防护服厂、胶囊厂之外,还有和大厂合作的疫苗厂,以及一些医药厂的支撑厂。比如塑封厂、乳化剂厂等等。
  但总体来讲,这些厂要么技术含量不够高,要么就是受制于人。
  吕梁觉得自己还有掌握足够的主动权。
  主要是,他还不够有钱。
  还有一点就是开发区说实在话,在发展医药产业有一些先天不足。
  那些真正赚钱的医药企业,都是有自己核心技术的。这是吕梁目前最大的困境,而且是在开发区那里无法解决的困境。
  因为开发区那里,连家比较像样一点的医院都没有。更别提什么科研院所了。
  可以说整个周市,都没有这方面的土壤,有也已经被大厂给垄断,没有吕梁的份。
  而吕梁这一次想要去的地方,是盛市的权刚区,那里是今年刚刚设区的,大片大片的农田已经收割,明天的播种任务还没有下达。
  而新一轮的资本播种,却即将到来。
  吕梁知道,盛市的本岛,地却来越少,人口却越来越多,像外出发势在必行。
  权刚区平地为主,开发难度小,最最重要的是,它和盛市本岛的距离很近,目前那里之所以迟迟没有发展起来。
  只是少了一个契机——桥
  。
  吕梁是忘不了的。他知道权刚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时间很快了。在建桥的消息一传出,很多有人就像见了血的鲨鱼一样扑了去过。
  盛市政府还嫌不够,陆陆续续宣布了多个规划,比如建立盛市大学权刚分校,设立盛市第一中心医院权刚分院等等等。
  一下子让大家杀红了眼睛。
  吕梁记得上辈子这个时候的自己还是个小建筑公司的老板,就是因为承包了一段权刚大桥的修建,后续才开始陆陆续续接到一些市政的项目,和上面搭上话,开始它的辉煌时代。
  又回到了那个时间点,吕梁觉得自己心脏里的血液流动得比之前快了。
  一些热门的地方,他现在还不敢想,因为虽然其他人并不是重生的人,不知道权刚区即将会发生的事情。
  但权刚设区,本来就是一件大事,很多人已经嗅到了其中嗯意味。地价已经开始上涨,以权刚区的区政府为中心。
  那些大家都看好的,吕梁是不会去碰的,他碰的是他觉得有用的,而不打眼的。
  没有办法,他手头上现在支配的这些钱,不是他自己的,是银行的。
  吕梁今年又使大年三十才回的家,因为过年前,他们还在开会讨论着竞标的事情。
  因为过年的事情,投标的事情延后了,不过只要一过完年,就会开始,所以在过年之前,要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妥当了。
  时间已经进入2005年,吕梁的企业发展速度已经很快很惊人了,但他还是不满足,他希望更快一些,更平顺一些。
  所以,新的一年,也要加倍努力呀。


第一百三十四章
  张月灵在放寒假之前就知道自己的丈夫今年过年又是非常繁忙的, 做生意的,总是这样的,如果真的闲下来了, 就又该心慌慌。
  她心里面不能说不失落, 但好在丈夫忙归忙,心里面还是想着她的, 除了每天雷打不动的电话之外, 还会在挤出时间给她写信。
  信里面的内容充斥着体育生的不浪漫。和写信这件原本浪漫的事情掺揉在一起,却难得和谐。
  特别是吕梁已经和她保证了, 新的一年会将主战场放在盛市,虽然是在权刚区,以现在的交通来看, 也是只能坐船才能够到达,距离并不能近。
  但好歹是在一个城市, 就算是你在这头, 我在那头, 张月灵也觉得很满足了。
  今年过年还有一件让张月灵很高兴的事情, 是哥哥终于回来了。
  他带着他的博士后学位回来, 受聘于盛市大学,成了生物学院的一名副教授。出国留学之前, 他还只是个讲师。这次回来直接升了副教授。
  这是很大的进步,讲师和副教授之前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很多人教了一辈子书都还只是讲师,张月松还不到40岁就已经成为副教授,以海外留学的经历,还有在重要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次数,如果他所带的团队能够做出一些科研成果的话, 那他估计很快又会升上一台阶。
  但这些不是现在要考虑的问题,过年,就想着阖家团圆就好了。
  这次过年,大家选的一起过年的地点是张月松的新家。主要也是抱着想给他们家暖暖灶的想法。
  这个房子已经买了好几个月了,装修后又通风了半个多月,等到张月松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比不多能住人了。
  按照他们盛市的习惯,乔迁是要请客吃饭的。但张月松喜静,不想大张旗鼓地办这个事情。于是就想着趁着过年的时候吃一顿暖和饭就行。
  反正他们家因为张月松不在国内,平时也不怎么和别人应酬这方面的事情,不存在少收红包的问题。没有什么可以损失心疼的。
  张月松这次回来之后,吕梁和他合作的项目很快就上马了,如果实验室研发能够成功,吕梁和实验室就能够掌握核心技术了,这会让很多事情变得不一样起来。
  但现在一切都还只是开头,唯一能做的就是砸钱,研发,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今天只谈家事不谈公事,吕梁来到张月松的家里,只是和大家叙叙旧,就去厨房里面帮忙了,把张月灵换出来,让她去休息休息。
  “庆祝今天这顿团圆饭。”正式开饭了,黎教授举起酒杯,他们男人的杯子里面装的是白酒,女人们杯子里面装的是红酒,吕梁和小孩子们一起喝椰汁,还是那种加热过,显得他好像不是很大气。
  但大家也都能够理解,他们不是那种酒桌上的流氓,非得劝人喝酒,不然就说别人不给面子的那种,各人有各人的习惯,总之大家开开心心的就好。
  大家一起举杯碰了碰,为今天难得的团圆而庆祝。
  晚上的菜肴很丰盛。虽然吕梁不喝酒,但张月松、张清平还有黎教授三个人都喝,也不会感觉孤独,喝了酒,男人们的话就多了起来,女人们不乐意在餐桌上听他们说那些,就回到客厅咳咳瓜子看看电视。
  小孩子则是跑去玩电脑,电脑就放在书房里面,张星城跟献宝一样打开电脑,和吕晶分享最近他喜欢玩的游戏。
  “我爸爸说,他有一个很好的留学生同学,是做编程的,我已经加了他的msn,我从那里学会了很多呢。”
  这就是高知家庭的孩子比别人的幼稚,他们可能没有很多的钱,但他们的父辈的人脉资源都是很厉害的。
  “真好,你好好跟他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