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我家娘子比我帅-分卷阅读69

个人里唯一心思比较细腻的林渊原本还担心三人家世相差太大,向南那般说着虽然表面不在乎,可万一心里很在乎呢?
  毕竟大家都是读书人,没人会不渴望有更好的读书条件。
  可左右看看已经又叹到一处格外心大的两人,林渊默默哀叹,不得不承认是自己想太多了。
  “寒潭书院可是南方有名的书院,书院中大儒贤人也是偶有坐馆的,便是院长先生也是我大业朝有名的大儒。周兄祖籍在吴越郡,去寒潭书院学习几年,下一回乡试便能下场一试了。”
  向南听林渊一番科普,顿时表达了一番仰望高人的意思,能在大业朝称为天下间有名的大儒,那得多有文化啊,想想就让人怂。
  周子才可没那么乐观,瑟瑟发抖状的抱了抱自己胳膊,“寒潭书院比起那些叫人仰头去瞅的大儒大贤,更闻名天下的难道不是那堪称非人般的院规么?”
  周子才将自己知道的那些院规说了一遍,向南听着还挺像高中寄宿制学校的,于是拍了拍周子才的肩膀,安慰与鼓励都轮番表达了一回。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行之兄。”
  周子才哭丧着脸朝向南拱手,“谢谢阿南廉价的鼓励。”
  林渊瞧着向南跟周子才互相开玩笑的模样,垂眸喝了一口茶,心里有些懊恼,反思是不是自己真的太不合群了。
  “说起来阿渊也是要进学吧?要我说,咱们三个人里虽然阿渊年龄最小,可要论学问,却是阿渊第一。”
  向南话题一转,扯上了林渊。
  林渊不提防突然被向南这番直白的一夸,顿时脸上染出一层薄红,放下茶盏拱手正要谦虚一番,却不想脸颊突然被人掐了一把,抬眸就对上向南笑嘻嘻的脸,“阿渊这脸上的肉果然如同想象般好捏,先前见着阿渊第一眼就想这么做了。”
  林渊到底年岁小,且自从三岁以后可再没人这般捏他脸了,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周子才扭着脖子上下看了看,果断伸手也跟着掐了一把,嘿嘿的用扇子拍着手掌心笑,“阿渊你身上没啥肉,感情这肉都长脸上来了。”
  周子才这会儿再看林渊,果然有种看弟弟的感觉,想想林渊也才十四岁,他都二十好几了,之前居然还跟人小孩子抬杠,实在丢脸。
  周子才先前也就是因为林渊家里是书香门第,提前就有了点偏见,这会儿看林渊被捏了脸愣然的傻样儿,觉得自己有这种偏见实在忒不是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向南:阿悦到底是如何做到半天不见就变白了的?这真是个费解难题。


第49章 陈侍讲
  林渊要跟着家里的族叔游学两年,之后才会去寒潭书院,于是向南提前恭喜林渊跟周子才两年后能在寒潭书院再聚首。
  得知向南准备明天就离开郡城回家,林渊跟周子才都想留向南一日,用周子才先前的话来说,好歹大家也是同蹲茅坑同邋遢过的交情,送别酒是肯定要请的。
  “我家就我母亲跟妹妹,这冷不丁的离了家挺担心的,七月里山上庄稼也要除草施肥了,家里就两个女流之辈,如何做得了重活。”
  以后要是能见面那就是有缘,若是感情浅淡了那也是天注定的,向南也不强求,只说明了归家心切。
  林渊跟周子才自然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说明日一定等他们过来送别。
  且不说向南这边第二日早上跟林渊周子才二人告别,随后与赵悦收拾包袱蹬上林渊姐姐帮忙安排的客船南下离开。
  两日前今年的录遗之试结束,这也意味着今年的院试终于落幕。
  考生们离开贡院的当天下午,三名主考官带领着一众巡查考官关起房门开始了工作量最是繁杂的阅卷工作。
  办公的厅房外有专门的衙役把手,成绩公布之前房间里的人都不得擅自离开,便是出恭都有专人跟随,以防阅卷考官与外人接头。
  大业朝科考实行的是糊名制,以防有考生与阅卷考官约定记号以此作弊,但凡发现某份考卷上出现明显人为标记的都会直接被剔除,负责这份考卷糊名工作的小吏也会被追究责任。
  另外,同一份考卷会由至少三位阅卷考官分别阅卷做出判定,若是结果相差太大的就会由主考官亲自打评。
  原本作为小小院试补录,这种情况是很少发生的,不过第二天阅卷厅中,却是出现了一卷叫人皱眉的策论。
  有两名阅卷考官给这篇策问打了红叉,又在后面写了评语:庸。
  然而另又有一名阅卷考官看得眉开眼笑,直接打了红圈,评语为“大善”。
  这样一份考卷,最后自然就送到了主考官手里。
  此番三名主考官除了主要负责吴越郡今年岁考的从都城来的小胡子以外,另有一名跟隔壁郡调换的大儒,以及一名吴越郡本地的寒潭书院副院长。
  若论名声,小胡子自然比不上后两位,可小胡子乃翰林院正六品侍讲,加上圣上钦点吴越郡院试主考官之职,自然是以他为首。
  小胡子不是那循规蹈矩之人,拿了这份考卷一看,顿时乐得要把这人定为案首,被另外两位主考官以“此文担当不得”为由给拦住了。
  小胡子喜欢实用的,另外两位欣赏有才学的,觉得就这样一篇策问若是作为案首流传出去,怕不是要带歪今后学习之风。
  若是人人都去搞这些歪门邪道,那岂不是工匠之子皆为魁首,正经读书几十载的读书人都纷纷落榜成为社会最底层的人。
  于是两相冲突,闹得有些僵。
  “呵,工匠之子能写出这些来,你们倒是给我找来,有多少我要多少,统统打包带回京城献给圣上,指不定圣上能高兴得直接让我做学士哩!”
  小胡子被这两人“工匠之子”的形容词气得两撇小胡子都要翘到天上去了,拍着桌子也不自称本官不本官的了,我我你你的听得另外两名主考官大皱其眉,估计是觉得小胡子此番行径实在有事读书人的身份。
  好歹也是被点进翰林院的人,怎能这般粗鄙,这几年新帝重用实务之人的行为多少触动了传统读书人的利益,两厢矛盾已是屡见不鲜。
  太守带着郡臣刚好转了过来,听见这番争执,问清了缘由,得知竟是由一份考卷引起的,已是中年的太守饶有兴趣的摸着胡须叫人将考卷拿了过来自己亲自掌看。
  一开始太守还觉得陈大人实在有些夸张了些,毕竟这开篇点题实在太过中规中矩,可等越到后面越是叫太守惊奇。
  “却不知此子所言之地下水藏是否为真?不过这样一来,倒是叫本官想起了那些挖水井的工匠如何挑选挖井之地。”
  另外树木也能蕴育地下藏水?倒也有些道理,毕竟像是树木多的地方,地面总是更加湿润。
  且“干旱之地长久之计应是植被造林人为蓄水,长此以往几十载后,干旱之地有望畜牧种地……”
  不得不说这样的设想实在大胆,却又大胆得有理有据,若这样的设想真的能实现,那何愁大业朝天下百姓不可丰衣足食兵强马壮?
  太守心中一动,转眼将这份考卷捏在手中笑着对三位主考官道,“却是三位先生说得都各有各的道理,直接叉掉这份考卷却又实在可惜,毕竟此人虽说不上才华横溢,文章骨架扎实观点新颖,文风虽不华丽却也朴实有据,秀才之名绰绰有余,咱们也不能因私误公是吧?”
  说到因私误公这话时,太守眼风扫到大儒与书院副院长,两人对视一眼,也各自不吭声,确实如此,若是抛开心中顾虑,那篇策问无论如何分析,得个秀才的名额还是名副其实的,不过作为案首……
  “不过作为小案首确实有失妥当,不说以后天下考生都要记住此人名讳户籍加以打听效仿,恐是要生出一些波折来。不若如此,点为前五即可,一来有宣扬圣上务实之风的意思,二来也是叫此子继续努力,还有进步的空间。”
  这段话有说给大儒副院长听的,告诉他们别一味打压务实之风,需知这是圣上带领的风气,打压它可不就是间接在跟圣上作对么?
  除非圣上出了意外龙椅上换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