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我去古代当夫子-分卷阅读24

爷在这儿呆的时间说短也不算短了,之前一直都没有要来他们村的苗头,这怎么说来就要来?
  不过,他们村有谢家庇护,即便是贪官污吏,也不敢对他们村太过分。所以,村长心里嘀咕着,可倒是不紧张的,县太爷要来,来就是了,他只需要安排好即可。
  流程都是现成的。
  去看村中的状元坊进士碑,然后再看村学,说不定还会装模作样的看着孩子们读书,然后再夸两句,接着就会去看谢家在附近的祭田。如今谢状元也在杨河村,县太爷说不定还会提出要去拜访一下谢状元,之后也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谢进农将前前后后的事情都想了一遍,几个吩咐下去就将事情给安排好了。吩咐完之后,他自己则跑了一趟谢家。这事儿,还得提前跟谢辞渊打声招呼,别到时候县太爷咋咋呼呼过来,说要见谢辞渊,谢辞渊不给面子,那就尴尬了。
  到时候县太爷不敢拿谢家人怎么样,说不定就会把气撒在自己的身上。
  谢辞渊听到村长的话,想想自己最近都挺闲的,就应了下来。
  县太爷如约而至,行程也就跟村长安排的那样,中间没有出现一丝错漏,全程就听着县太爷在夸谢家。在状元坊进士碑那儿大夸特夸,什么谢家后继有人,家风使然,百年不倒;到了学堂和祭田处继续夸,什么心怀仁善,发达之后也不忘家乡,是个积德积福之家啊。
  县太爷说的声情并茂,谢进农听的目瞪口呆。
  此前隐约听说这县太爷是个极有原则的人,十分讲究规矩,且他上任这么久,才第一次来杨河村,本以为这应该是个不苟言笑的严肃的人。
  没想到,终究是自己料错了。
  那他的那些传言,又有几分可信呢?
  谢进农在心里想了许多,却不曾表露出来。
  果然,最后陈广升才问道:“不知道,能不能跟谢状元见一面?听闻谢状元在冬日时,弄出了暖炕,活人无数,这等功德,我身为此地的父母官,理应去拜访一下的。”
  这借口找的可真是让人无法反驳。
  谢进农点了点头,领着他往谢家去了。
  今儿个有老乡挖了点莲藕回来,金娘就准备炒藕片,还有不少莲藕就加了糯米粉和一点儿肉,搓成了藕圆子,用花生油炸了,那香味儿,满院子都能闻得到。
  藕圆子是谢辞渊很喜欢吃的一种食物,炸过之后,外皮焦黄,里面软粘,口感咸香,他能一口气吃六七个不带停的。
  去年也有些藕送过来,谢辞渊原本也想做成藕圆子吃的,尝试着用猪油炸了一下,那味儿谢辞渊着实不大喜欢。
  陈广升带着师爷,一跨进院子,就被这香味儿给吸引了。谢进农是陪同一块儿进来了,此时也闻到了这味道,实在是太香了,他觉得自己的口水都要兜不住了。
  谢辞渊出门迎接,互相介绍过之后,陈广升这才问道:“谢兄弟这是做了什么好吃的?怎么会这么香?”
  “是厨娘做的藕圆子,确实咸香满口,东西倒是不难做,县太爷喜欢,就去尝尝看,刚好有刚出锅的。”谢进农原本想着送了陈广升进来自己就直接离开的,听闻谢辞渊的话,他瞬间又不太想走了。
  他也想尝尝看,这东西是什么味儿的。
  谢辞渊领着他们去了一旁的院子,院子外面摆着石桌,石桌上面是一丛正开着花的紫藤,这般景色倒是分外雅致。
  陈广升有意要跟谢辞渊拉近关系,没有推辞,接过林珍递过来的碗筷就吃了起来。
  谢进农和师爷也跟着品尝起来。
  “好吃!”
  “真是想不到,这莲藕竟然还能有这样的吃法。”
  “最妙的还是用来炸这藕圆子的油,吃起来有种特别的香味儿,肯定不是猪油。”终于,将油的话题引出来了,达成目的,陈广升心情更好了。
  谢辞渊在昨儿个听说陈广升要来,就在琢磨着,得在陈广升这儿想想办法。县太爷带头吃花生油和芝麻油,那青山县的富户们想来也会跟上的。
  谢辞渊还在想自己要怎么开口呢,陈广升自己就先提出来了,谢辞渊觉得此人倒也还算上道。
  两人都有意,事情做起来就格外的顺利。
  陈广升在谢辞渊这边听到了消息,甩出了一声恭喜,并且还带着一小壶麻油和芝麻油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关于谢辞渊接下来要在青山县开一家油坊的事儿,陈广升跟他都心照不宣了。
  铺子都是现成的,只需要稍微改造一下,马上就可以开业。为此,阿明还带着林大有又跑了好几个地方,收了不少油料作物回来。
  就在谢辞渊风风火火的忙着开油坊的时候,京城谢老爷子也收到了谢辞渊寄过去的信件。
  老爷子其实还挺欣慰的。
  之前看着这个最令他骄傲的孙子,毫无斗志的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他是真的难过。而如今,孙子挺过来了,那三年的消沉也不是真的一无所获。
  虽然,从他的种种想法中能够看出来在很多事情上,尤其是政治上,孙子还很天真,缺乏历练。但他的很多想法,都跳出了当世的框框架架,乍一看十分大胆,但仔细想想,却也不乏道理。
  如今,谢老爷子也挺喜欢跟这个孙子通信的。
  谢辞渊在信里告诉他,自己关于未来,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规划了,只是这个规划需要钱。他不能再这么毫无负担和顾忌的使用公中的钱。他想做的事情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所以他得自负盈亏。
  信中写了他收了徒弟,还另有两个孩子还在考察之中,又写到他发现了一个种地的人才,或许对国家能有大用。后面,才是详细的写了这个种地的人才发明的一种新犁以及这个新犁的好处。
  最后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谢老爷子:……
  这孙子,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故意的?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就不放在开头去讲?
  老爷子也不敢马虎,当即拿着信就进宫去了。
  大靖朝如今瞧着是繁华盛世,可是先皇去的突然,当今皇帝属于仓促登基,当时有想法的皇子可不止一个两个,底下暗潮汹涌,外患虎视眈眈。
  虽说内忧很快平息,可民间还是有暗地里的势力,才抹黑圣上,说他得位不正。尤其是今年的雪灾,更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说成是天罚。
  皇帝是个好皇帝,政治清明。
  但他此时也确实需要一些能够一眼就能看得见的祥瑞,去安百姓之心。而老百姓们最关心什么呢?不是哪里出现凤凰祥瑞,也不是哪里挖出了巨大灵芝,这跟他们半点儿关系也没有。
  新的犁,更省时省力的犁,能够将地翻得更深的犁,才是他们格外关注的东西。
  老爷子匆匆进宫了。


第027章 奉国中尉
  皇帝正在处理奏章,一篇奏章通篇都是废话,大半天看下来,脑壳疼。
  皇帝捏了捏眉心,正想走一走,也让眼睛休息一下,外面就有通传,说是谢太傅求见。
  皇帝琢磨着,最近这段时间,谢太傅求见他,有点过于频繁了。不过转念一想,好像没回谢太傅见他,也没有什么坏事儿,指不定还能有什么好消息,皇帝便让他进来了。
  看着谢立兰手里捏着厚厚的一叠信,不知道为什么,皇帝心里竟然没有丝毫的惊讶。大概是因为,最近这几次,谢太傅每次找他,手里总是捏着信的缘故吧……
  皇帝笑看着进来的谢老爷子,问道:“爱卿手里的,又是辞渊寄来的信?这次信里又写了什么?”
  上次是暖炕,冬日里皇宫就用上了,不光太后太妃们喜欢,一些上了年纪的宫女嬷嬷和太监,也很喜欢。那一段时间,后宫倒是十分和谐,皇帝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
  今日,不知道又会有什么样的惊喜。
  谢立兰神色严肃,但脚步是轻快的,他将信呈递给皇上,嘴上还用简洁的语言将事情禀告了一遍,末了说道:“臣这孙儿淘气,重点就在最后面,前面都是废话。”
  “这说明你们爷孙之间的感情好啊。”
  谢立兰当然不会反驳皇帝的话。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