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我是一棵许愿树-分卷阅读38

懂得自爱自强,是件好事,但要记住,不可敏感多疑!”
  “谢谢大人教诲,我们记下了!”
  何艾也不管他们能不能理解她话中的意思,交待给丁简后,她就直接去办公区域找墨湖先生和沈院长,想与他们一起商讨下对这几个孩子的安排事宜。
  书院中的一切,何艾早有言在先,她建了这所学院,却只打算在目前担任挂名院长,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她早前就已经定好,在书院招生期间,又与众位已到任的先生们共同商议,查漏补缺后确下来的。
  书院中日后的相关运转与常务,她可以发表意见,却不拥有凡事直接当家作主的权利,因为她从未想过将书院归为他们何家产业,而是希望能将学院,变成由诸位先生和学子们共同拥有的大家庭。
  这一举措,无疑让诸位先生吃了颗定心丸,哪怕听是初来乍到,也对学院也更具归属感,哪怕受聘于学院,也有种身为主人翁才有的责任感,可同时,也觉身心更加自由。
  被请到会议室中,听何艾介绍完情况后,墨湖先生温和的笑道。
  “何院长心中想必已有计议,这等小事,你直接定下便是,何须还来询问我们哪!”
  何艾却正色道,“事关书院规章制度,没有小事一说,晚辈就算再怎么同情他们,也不敢擅作主张!”
  在周朝六部里都曾打过转的沈万田笑道。
  “何院长事事周全谨慎,我们都知道,这几个孩子听上去,心性都很不错,更难得的是,个个都有颗向学之心,有不惜为那渺茫的希望付出百分努力的意志,实属难得,墨湖先生以为,该如何安排为好?”
  墨湖先生捻须道,“依老夫的想法,可将他们先安排到书院中做旁听生,院里可提供的_0_jian_0_zhi工作相当充足,多他们几个不多,就是那个小女孩,有些难以安排啊!”
  沈院长点头道,“老夫也是这个想法,不知何院长意下如何?”
  “晚辈的想法,是丁先生家眷中,只有他夫人一人,他们夫妻膝下没有子女,若他们双方皆有意,可让那女孩认个干亲,让她住到家属区去。”
  “两位先生的想法,我也赞成,院里宿舍充足,两个适龄的小孩,就暂先以旁听生的名义享正式学子的待遇,四个少年,则都安排为杂役,只是工作时间方面照顾一下,将来他们若能在考试中考出优异成绩,可再做安排!”
  事情就这么商定好后,处置得非常顺利,能得到学习的机会,对左明昌他们来说,就已经是莫大的惊喜,对于是以旁听生,还是杂役,或是正式学子的身份,并不那么重视。
  年仅六岁的小女孩左明月,也被丁简夫妻欢喜的收为义女,他们都已经年近四十,亲生孩子早年因病去逝,一直膝下空虚。
  本来因为他们见惯人情冷暖,还因得罪人而流落异乡,居无定所,没想过再养孩子的事,没想到随何艾来这金兰书院后,享受到从未有过的安宁与自在,生活安逸之余,看到同事家中大多都有子孙共聚膝下享天伦之乐,难免有些寂寞。
  而左明昌与左明月兄妹本是小商户家的孩子,幼时享有较好的生活条件,只是前两年,他们的父亲与人合伙出外做生意,谁料一去不返。
  噩耗传回,他们的母亲性格柔弱,本就伤心过度,又有那些见利起意的族人各种威逼,不堪重压之下,自尽而亡,那些同族将他们兄妹赶出家门,伙同他们的外家,将他们家的一切家产尽数瓜分。
  年仅十岁的左明昌带着左明月流落在外一年多,小小年龄就遍尝世情冷暖,非常珍惜别人的好意,不管是对张五田他们,还是对金兰书院,都非常的感激,丁简夫妻愿意收养左明月,兄妹两个也都很开心,双方算是皆大欢喜。
  这么一所规模庞大的新书院投入运转,事务非常繁多,破例安排几个孩子,真就只能算是微不足提的一件小事。
  人多事杂,一些初时没有预计到的问题层出不穷,都需要及时拿出针对性的有效解决方案,何艾虽名为挂名院长,也实际上有许多事情,还都需要她以主事者的态度出面。
  而书院的事情再怎么忙,何艾也没忘记见缝插针的学习,得益于她那超强的学习能力,这些以背诵与理解为主的课业,对她而言,完全不存在问题。
  等到书院已经正式进入到良性运转中时,时间已到三年后,金兰书院所在的这座荒僻的农庄,早不复学院初建时的荒凉。
  除何艾早前就特意划出的一些留作书院将来扩增建筑的用地外,其它区域都已经形成热闹繁华的街道集市,开设有大量的店铺,人流量很高。
  整个农庄及周围农家,还建设有许多处养殖点,以及大量作作坊,已成规模养殖的鸡鸭鱼肉,以及各作坊中生产出各种产品,不仅往生活有数千人的金兰书院送,还往宣阳城中供应。
  这些变化,盘活了这一块地域的经济,不管是宣阳城中百姓,还是附近村镇中的百姓,多了打工的机会,收入增加,购买力大增,精神面貌也大变。
  而这里通往宣阳城的道路哪怕一再加修扩建,因往来其间的车马行人众多,仍不时会呈拥堵状态,尤其是每到金兰书院招新生,或是放农忙假的时候。
  “小公子,这里人多杂乱,不安全哪,我们还是先在宣阳城里多住一段时间后,再来这里玩吧?”
  穿着一身粗布衣服,仍然难以掩饰他那身气质的小公子,十二三的年龄,长相十分精致,听到侍从的话,不满道。
  “胡贵,我都跟你说了,我不是来玩的,我来这宣阳城,就是为了要去这金兰书院求学!”
  “可是小公子,那金兰书院只招收能吃苦耐劳的贫家子弟,考核据说十分严苛,还从不容情,可您怎么看,也不像是贫家子弟啊!”
  小公子不满道,“你是觉得,我吃不了苦,无法通过他们的考核吗?”
  深知对方脾气,名为胡贵的仆从连忙低头请罪道。
  “奴婢不敢,请公子恕罪,可就算您能通过考核,听说那金兰书院整治人的手段十分多,不仅需要学子负担极重的活计,赚取学费与生活费,就连学习任务也安排得非常繁重,恐怕换了奴婢去,都可能吃不消啊!”


第28章 第二集 06
  金兰书院一年一次的秋季招生, 已成定例,外界流传着许多与之关的话题,真假难辩, 但有一点, 所有人都相信的一点, 就是严苛!
  每个能够考进去的孩子,在学习一年后,整个人由内到外, 都能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最显眼的体格与气质,就是他们都会变得很能干。
  能在那里坚持学满三年的学生, 如今更是织布纺纱不在话下,种田下地也是好手,杀鸡宰猪都很利索, 与人谈生意做交易也都挺老练,上学不仅不用家里花钱,有些甚至还能攒点钱接济家里。
  不是足够严苛, 不是在书院里吃足了苦头, 没人能在短短三年时间里, 就能发生那么大的变化,掌握这么多的技能, 缴清学费后, 竟然还能有积蓄。
  可也正因这些技能, 让许多人都觉得, 只要能将自家孩子送入金兰书院学习, 习得一身技能, 将来不管怎样, 都能养家糊口,饿不死,更加积极踊跃的将孩子往金兰学院送。
  那些家境尚可的家庭,不在学院的招生条件内,为此,他们多番_0_kang_0_yi,闹得连东阳郡府城的学政大人,都不得不将何艾叫去谈话,要求他放宽出身条件这项限制。
  只得应下的何艾虽然改了招生条件中的这一项,却在随后就再次提升考核要求,对录取的学生素质要求更高,从而导致金兰书院的每次招生,都极受关注。
  由于金兰书院的招生本就没有地域限制,有些外地的孩子,甚至提前半年的多就自行,或是结伴,或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书院外等侯书院的招生季的到来。
  这也是导致书院外集市变得越来越繁华,建起的房子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有些甚至在第一次没被录取后,就住到这里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应考训练,坚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