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我是一棵许愿树-分卷阅读40

这一家子平平安安的,你就在金兰书院好好当个院长,不挺好的吗?你大伯他们可都眼红着呢,可你非要折腾!”
  “娘,您现在只看到大伯他们眼红,这金兰书院将来发展得好了,还有别人也会眼红,就算院里的先生们有些关系,可以挡得了一时,恐怕也挡不了一世,人强不如自强,所以我才想着要去参加会试,只有我将来站得位置够高,才能给成为你们和金兰书院的靠山!”
  柳从兰心中十分矛盾,“那官场险恶,你怎么知道你就能顺顺利利的站到高位上呢你们书院里的那些先生,哪一个是简单的,还不都是被人给排挤得走途无路,才让你有机会给请了回来!”
  “娘,他们是他们,我是我,我既然能创办出这么一所书院,能得到那些先生的敬重,就证明在某些方面,我比他们强,我走之后,你带着明秀他们去书院那边住!”
  家属院那边住的老师越来越多,家眷中的孩子也多,柳从兰他们之前也会不时去那边住,孩子们不仅可以在特设的幼学院一起玩耍,还可以一起学习,不仅孩子们本身喜欢,就连大人住在那边也觉得很省心。
  她虽然已经退出金兰书院的管理层,可何家在金兰书院中的地位,还是在那的,更别提何家还保留着百分之十的分红权。
  连院长级的管理者,也不过是拥有百分之七的分红权,这种分红权,本就代表着各方在书院中所拥有的地位,哪怕是象征性的。
  对于金兰书院未来会走到哪一步,何艾自己现在也无法预料,就跟她虽然对自己参加会试有信心,但在考上以后,会是什么境地,她心中其实也没有把握,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见机行事。


第29章 第二集 07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 请墨湖先生他们帮忙出题、审阅,何艾可谓是已经参加过无数次的模拟考,每次考过以后, 就会根据先生们的意见, 进行针对性的提高训练。
  先生们分别出过无数题目, 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出题风格也多变,何艾如今已能做到面对任何题目, 都可以信手拈来的地步。
  在此期间,她写文章的水平提升之快,令墨湖先生他们都颇感意外, 对何艾如今的水平很了解,知道她这次去参加春闱,若无意外, 必当高中。
  这也是当他们看到何艾将自己的这套刷题式的学习方法,加以总结归纳,做成金兰书院的高学班以上学子的教案后, 会感到十分意外, 且毫不怀疑这套教案所能收获的教育成果的原因所在。
  可再怎么对何艾有信心, 当何艾以何莨的身份,在会试中取得第三名, 在随后的殿试中, 却被钦点为状元的消息传回宣阳城时, 还是令整个宣阳城, 包括金兰书院上下都感到震惊不已。
  毕竟旁人眼中的何莨, 在生过那场大病后, 一直忙于创办金兰书院, 没有时间闭门读书,也从不去参加文林中的各种聚会,怎么看都是已经放下书本,专注于俗务的样子。
  风头一时无两的何家五房,在宣阳城中的老宅可谓是门庭若市,哪怕明知宅中留下看家的,只有两个老姨娘,各家也争相往这边送礼。
  毕竟自从何艾进京备考后,柳从兰就带着儿媳和两个孙女一个孙子住到金兰书院的家属区中,书院之外的人,若无正当理由,根本不许进去。
  同样在这次的春闱中取得进士出身的李成玉,相较之下,显得黯然失色许多。
  “三嫂,你说,要是艾娘没有和咱们家成玉和离,我们李何两家这次该有多风光啊!继之前的郎舅同中举后,再来次郎舅一同登科及第,势必被传为佳话,没准还会来个清史留名呢!”
  江氏淡淡回道,“弟妹,早就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我们李家和那何家不仅是老亲,你家的四郎还同我们三郎一样,都与那何状元有着同窗之谊,弟妹还是想想该如何备份贺礼,争取请那何状元给点拨一二,好教四郎能早日考个秀才回来!”
  李家五房太太郭氏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想要再说些什么,却见二人已经来到李家老太太所在的院外,只得作罢。
  江氏见状,也觉松了口气,李成玉中进士,本来是件大喜的事情,也是她这个身为母亲的高光时刻,却因何家大郎荣获状元一事,而变得尴尬起来,她这些本来很眼红的妯娌们,也总是在话里话外拿这事给她添堵。
  表面上装得再怎么淡然自如,江氏心底也确实很堵得慌,因为她也曾在心中无数次的假设,若她儿子没与何艾和离,现在他们三房将是何等的风光荣耀。
  可这世上没有假设,得到时不知珍惜,彻底失去后,才觉得懊悔,何艾去世的事情,给李成玉带来的打击颇大,让他足足消沉两年多后,才在她的再三劝说下,振奋起来重拾书本,这次能够取得进士出身,已经很不容易,江氏也不敢再有其它奢求。
  相比较会试时,何艾做的几篇文章都是四平八稳,中规中矩到让人挑不出错漏,可也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亮点,被排在第三名。
  殿试则是由明景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何艾的奏对写得不仅言之有物,且答题思路大胆而新颖,还极具可行性,令人眼前一亮,且因她答题速度快,能审题过后一气呵成,完成得很迅速,成功引起明景帝的注意。
  当场看完何艾就时务与民生方面的策问题目,给出的答卷后,明景帝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差点当廷就将何艾钦点为状元。
  何艾职位安排得很快,除照例安排的从六品翰林修撰外,还被加封为资政阁待诏,这待诏一职虽然只能算作是_0_jian_0_zhi,并没有具体的品级,但前面加了资政阁三字,意义顿时变得非同一般。
  众所周知,资政阁乃是周朝历代皇帝处理政务,接见大臣的机关要地,资政阁待诏,乃是真正的天子近臣,非皇上十分信重之人,根本不可能被安排到这一位置上。
  刚步入宦途,就有机会进入权力中心,哪怕位卑职小,没有参与权,只能旁观,何艾的这一起点之高,也十分令人瞩目,惹得京中诸人纷纷打听这位毫无预兆,突然就一步登天的新科状元的背景来历。
  “听说你在老家开办一所金兰书院,书院请了许多名士当先生,教学生的课业,竟然不以四书五经为主课,反而侧重杂学,这是为何?”
  何艾初次被召见,完成例行的垂问后,明景帝话锋一转,就直接问起金兰书院的事,听得出来,对方对金兰书院的情况竟然颇为了解的样子。
  这让何艾有些意外,毕竟就目前来说,应该还没有外人知道金兰书院授课的具体情况才对,哪怕已有一批学生毕业,在那些学生自己与外人看来,应该都会以为金兰书院为了让那些学生能早日还清学费,才会教他们不务‘正业’,知道内情的那些先生们,本身也认可这种教育模式,应该也不会对外透露才对。
  心中迅速琢磨着,何艾嘴上却毫不耽误的回道。
  “圣上英明!世人常言,百无一用是书生,微臣对此相当不服,却于卧床养病期间,深深体会到身为书生,身虚体弱的有心无力之感,故而计划着开办一所新式书院,一为兼济那些无力求学的农家子弟,二为实践微臣心中的愿望,希望能让那些书生不仅能学习,还能有个健壮的身体,不再仅会坐谈论道,写锦绣文章,也能晓世情,通俗务,识百业,就算无法考取功名,也知如何谋生计,承担养家之责,而非总被家里人供养!”
  明景帝抚掌朗声笑道。
  “好!好一个新科状元,果然是文如其人,务实得很!且还善于发现问题,推己及人,胸怀大志,德泽天下!”
  何艾连忙伏地道,“圣上如此夸赞,微臣实在愧不敢当!微臣不过是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全凭书院中的诸位先生们一直在查漏补缺,悉心教导那些孩子,尚不知这一革新之举,是否能够实现微臣与诸位先生的愿望,希望不会误人子弟才好!”
  明景帝摆摆手道。
  “你不必如此谦虚,文人士子乃是我朝国之栋梁,在此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