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我是一棵许愿树(快穿)-分卷阅读36

也过去看看,这一年多,家里一直在往这个无底坑里投钱,现在总算要差不多能告一段落了!”
  建造一所学院,以及筵请名师的花费之巨,颇有些超出何艾的预算,若非有柳从兰和陈明秀拿出来的钱帮衬着,再加上她早前就曾亲自出手,令青杏他们在原主的嫁妆铺子和田庄里,分别发展出如肥皂、胭脂及规模养殖等,几项收入不菲的新营生,现在还真有些捉襟见肘。
  柳从兰与陈明秀都不是那种只知家长里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普通后院妇人,而是经历过磨砺,心有成算,颇擅经营之道,能将家里家外的各项营生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女子。
  听到何艾的感慨声,柳从兰不禁笑道。
  “原来你也知道那是个能吞钱的无底坑啊,我还以为你心里没数呢,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原以为,你只是小打小闹,谁知道你竟然心这么大,我第一次去看时,真是吓了一大跳,就你那学院的规模,满大周恐怕都找不出第二家,你盖那么多大大小小的房子做什么呢?”
  现在的人工便宜,土地是自家的,就连建筑材料,都是何艾命人在庄子上开建的砖瓦厂以低价给提供的,省了好大一笔开支,建造那些主体建筑工费和买材料的花费,统共算下来,其实比她周游各地,大手笔的撒钱请先生的花费多不到哪去。
  “娘,咱们不做则已,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将来这所书院,没准就是我们五房安身立命的根本保障!”


第26章 第二集 04
  书院的建造进度与整装进度, 比预期要快上许多,何艾亲自视察过后,对现在的成品相对还算满意。
  在柳从兰她们看来, 只需建上两三重院子, 房子盖大点就行。
  在何艾的规划中, 整座学院却建造得很细致,不仅分教学区、宿舍区、食堂等不同功能区,还有诺大的教工生活区。
  整体设计基本都是参照后世大学中的布局, 再结合当下的建筑水平与实际情况建造而成。
  丁简、吕若蒙等一行十余人,陪同何艾一起前来视察这座新建的书院,他们这些人都已经人拿到书院的聘书, 对自己以后将要长期生活的地方,自是相当的关心。
  而看到那错落有致的一幢幢建筑,又得知书院旁边那片占地面积不比书院主体小, 规划建造得更为雅致的院落,都将是他们这些在书院任职者的宿舍,个个都难掩喜色。
  这十几人中, 有过去曾显耀一时, 有的则是一生活困窘, 有的如今甚至还处在居无定所之的状态,见书院竟能给提供如此周到的安排, 更为自己接下金兰书院聘书的决定, 感到庆幸不已, 心中大定。
  擅长经商的吕若蒙更是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何孝廉好大的手笔!真不愧是胸有丘壑, 心怀大志者, 实在人叹服!”
  何艾态度谦虚的笑回道。
  “吕兄过誉了, 幸有各位先生与兄长们不弃, 愿意信任小弟,将身家前程托付在这金兰书院,小弟所能做的,也就是竭尽全力,尽量周全的搭建好金兰书院这个台子,让诸位不仅能在此一展所长,还能泽济后学末进,为我们这周朝培养出栋梁之才!”
  丁简等人闻言,虽颇受振奋,可同时,也有些担心自己是不是真有能力在此任职,尤其是现在世人皆知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墨湖先生,已答应担任这金兰书院的院长一职。
  能与墨湖先生共事,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自是莫大的荣幸,可越是如此,他们也越发有些底气不足。
  农家出身,只读过蒙学,识得几个字,生来却极为擅长侍弄花草皮,尤其擅长嫁接之术,最喜钻研如何培养新品种,最后却折腾得将家里的几十亩良田都给赔出去的沈安山,是心中最为忐忑,也最自卑的那个。
  “何孝廉,您若让俺来给书院种点花草树木,俺一定能给侍弄好,可您让俺来这里教学生,俺,俺这不是来这金兰书院抹黑吗?”
  何艾笑着拍拍对方的肩膀道。
  “沈大叔,民以食为天,无论是我们大周朝,还是之前的历朝历代,向来都是以农为本,您钻研农事多年,积攒下的那些培养新种、良种的经验,十分的珍贵,我请您来,不仅是要让您教学生,还会为您准备大块的试验田地与人手,让您有机会实现您的一切推理和猜测!”
  听到这话,沈安山不禁激动得直搓手,差点当着众人的面失态,在众羡慕的目光中,连连点头道。
  “俺知道了,俺啥都听孝廉大人的安排!”
  何艾满意的笑着点头,又看向吕若蒙道。
  “吕兄,世人皆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经商之举,更被视为下品中的末流,可以小弟看来,经营之道,也是一门极为博大精深的学问,你自幼便在商海沉浮,对于经营之道,有着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我十分认可!”
  整个书院的建筑,并非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是以逐层增高的层叠状,他们目前所在的这片教工生活区域的海拔最高,从这里往外看,正好可以俯瞰到下方那颇为壮观的书院主体建筑,以及看上去似乎不太远的宣阳城。
  何艾抬手示意道,“你们看,我之所以将书院定址在这里,考虑的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既能满足各位大先生们喜清静的想法,又可享受宣阳城近便的好处!”
  “据我估计,等到书院完成招生,正式开始投入运转后,在这里生活的学生、杂役、先生、以及诸位先生们的家眷,怎么也有个上千人,后期这一数字还将会增加,可这里,本来只是一个农庄,并没有什么营生,吕兄可以从现在开始构思,如何将这里的商业发展起来!”
  “毕竟我除了想让吕兄负责教学生经营之道,还希望你能帮忙给院里创收,多谋些营生,让书院可以早日扭亏为盈,收学生的学费,只是为了能让他们明白这世间没有不劳而获,我可没想过要他们身上得利。”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气,有人气,就会产生供需关系,有商业发展的空间,听到何艾的话,激动的表完态后,吕若蒙立刻感到自己肩负重任,踌躇满志的开始打起自己的小算盘。
  对于这些人的安排,何艾心里早在聘请他们时,就已经有过盘算,如今一一说出,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定位后,就可以及时投入到工作。
  金兰书院正式开始招生的告示复印出来后,经学政大人的亲自首肯,直接被分发到距离宣阳城较近的各县,在其各村镇中张贴,迅速引来各种热议。
  告示中明文规定,首批招生,共五百个名额,只招收七到十三岁以下的穷家子弟,要求务必要吃苦耐劳,书院不存在免费,可以通过赊欠的方式,让学生先入学后缴费。
  资质拙劣、不符合要求者,会被强制要求退学,哪怕退学,也需要先在学院外的农庄里下田种地,或是养牛喂猪等,赚取相应酬劳,补缴完所欠学费后,再放其归家。
  这个告示一出,顿时引来一片哗然,其它书院与那些私塾则松了口气,何艾在过去的一年里,大张旗鼓,四处为金兰书院筵请名师,且那些盛名在外的先生并没有拒绝他的事,早已在文林中传得沸沸扬扬。
  从初时的看笑话,到后来的羡慕嫉妒恨,再到最后,发现只要是何艾出马,竟然无一失手,让那些大多皆以有才有能却性格古怪著称的先生们,都相继接下金兰书院的聘书,那些人已经变得麻木。
  有许多之前还在说风凉话,包括一些已经取得功名的人,甚至都已经在筹谋着要如何争取到进入金兰书院学生的机会,再不行,去当个先生,也能近水楼台,求得墨湖先生等人的指教。
  哪怕何艾早有言在先,她办这所金兰书院旨在回馈社会,接济那些穷家子弟,但她后来做的那些事,一直让人认为那只是她用来显名的手段。
  结果,这张告示一出,顿时打遍所有对此心存质疑,等着看她打台阶下的人的脸。
  但凡有些能力的人家,或是疼爱孩子的人家,没人会舍得送自家的孩子去金兰书院自食其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