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一路同行-分卷阅读35

去附近超市买点。”江川絮说道。
  “不用不用,”姜承轩连忙摆了摆手,无奈一笑,“我就说说而已,而且早就入乡随俗了,冬至吃饺子还是汤圆都无所谓的。”
  听姜承轩这么说,江川絮好像想起来了什么:“……我记得你原来提到过,你是南方人吧……”
  “嗯哼……”姜承轩点了点头。
  忽然筱筱递过来了橘子,打断了姜承轩的话:“舅舅吃橘子。”
  “哦好……”姜承轩接过,掰了一点放到嘴里,继续没说完的话:“当初我父母都去世后,我回国料理了丧事,我妹妹媛媛大学考到了这里,我就跟着她来这里找了工作,陪媛媛待在了这儿。媛媛毕业后,工作也是这里的,我们兄妹俩就在这座城市定了居。反正老家那边也没什么亲戚,我爸是独生子,我妈是混血,娘家有点亲戚也都在国外。”姜承轩说这些话时语气平淡轻松,仿佛在说别人的故事。但江川絮和周天亦都知道姜承媛去世时那段最痛苦的时光他是怎么熬过来的。不得不佩服姜承轩内心的强大。他乡变成了故乡,故乡成了回不去的他乡。
  “筱筱的爸爸呢,是出生在北方的没错,但他父母也都是警察,牺牲得早,父亲也是独生子,母亲有个妹妹,嫁到了南方,就把寻接过去抚养了,所以说寻是在南方长大的。也是大学考了回来,毕业后就留在这儿了。当然,主要还是遇见了我那傻妹妹,筱筱的妈妈,要不然一切都还不好说呢……”姜承轩带有笑意的神情中,夹杂着一些悲伤,但片刻就被姜承轩收回心底了。
  林寻的这段故事,是江川絮和周天亦之前所不知道的,姜承轩如今能说出来,也是说明这不是什么不可说的秘密了。能看出来,姜承轩虽然对自家已故的妹妹还有悲痛——这是人之常情——但如今,所有人都真正从那段时光中走出来了,并且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期待和向往。
  筱筱拉了拉姜承轩:“舅舅,我有点热。”
  “把外套脱了吧。”
  筱筱点了点头,不用姜承轩帮忙,自己把外套脱了,挂在了椅子的后背上,然后继续吃着橘子。
  周天亦起身,拿着已空的盛面团的盆子,去了后面厨房,江川絮也跟了过去,帮忙打打下手。
  周若晴将最后一个饺子皮包好,拍了拍手:“好了!”笑着问姜承轩:“承轩哥,你觉得我包的饺子好看还是川絮哥包的好看?”
  姜承轩故做仔细端详了一番包好的饺子,一本正经地说道:“都好看,你包的比较圆润,你川絮哥包的比较精致。”
  “哈哈哈……”周若晴笑道,“果然还是和承轩哥你聊天有意思。”忽然压低了声音,“对了,你刚才到底想说什么?我哥和川絮哥现在不在,告诉我吧,挺好奇的。”
  “想知道?”姜承轩微一挑眉。
  “嗯!”周若晴点头。
  姜承轩叹了口气,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你在这里过冬至,不用回家陪你爸妈吗?”
  “我当什么事呢,”周若晴松了口气,“我中午就已经在家和他们一起吃过饺子了。刚才我说我下午没课,其实今天就早上两个小时的课,下了课我就回家了,陪他们吃过午饭下午才过来的。”
  “你爸妈知道你是来这里吗?”
  “知道,我一般不会对他们说谎。”
  “他们没说什么吗?”姜承轩语气认真了起来。
  周若晴摇了摇头:“只说让我别太晚回去。”说完,周若晴不禁笑了笑,低头呢喃道:“说不定很快大家就能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了呢……”忽然抬头,对姜承轩笑道:“保密呦~”
  姜承轩假装咳嗽了一下:“哎呀,你刚才说了什么,声音太小我什么都没听见。”转头问筱筱,“筱筱,你听见了吗?”
  筱筱一脸不明所以:“听见什么?”
  姜承轩一愣,知道筱筱刚才并没有注意自己和周若晴的聊天,是真的什么都没听见。“没事没事,你继续吃橘子吧。”笑着摸了摸筱筱的头。
  过了片刻,两人端着又和好的面从厨房出来,大家一起动手把饺子包完。
  窗外夜幕早已光临,今天是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之后,一天长一线。
  饺子煮好端上了桌,却还不见林寻过来。姜承轩正要给林寻打电话,门上的铃铛响了起来,正是林寻。
  “不好意思啊,有点忙。”林寻看见了桌子上已经煮好的饺子,笑道,“看来我来的很是时候啊。”
  “好了,人齐了,都入座吧。”江川絮笑着招呼道。
  上次这样坐在一起吃个饭还是夏天时的事情。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筱筱忽然问道。
  大人们都愣了一下。
  周若晴先说道:“冬至吃饺子是为了不让耳朵被冻掉。”
  筱筱眨了眨眼,看起来不太同意周若晴的说法。
  周若晴看向江川絮:“作为我们中间唯一一个文科生,川絮哥你肯定知道的吧。”
  江川絮笑道:“是知道一点没错,但这和文理科没什么关系吧……”目光转向筱筱,虽然只是个孩子,但说话时目光看向对方,是起码的尊重。“冬至吃饺子,是北方的习俗,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筱筱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江川絮继续耐心地把故事讲下去:“张仲景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人,是一个很有名的医生,曾经做过长沙的地方长官。后来他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返乡的时候正是冬天,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就让徒弟们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人们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就是‘饺子’。”
  筱筱听的似懂非懂,但能看出来她十分喜欢这些从没听说过的小故事:“这个叫张仲景的真是个好医生。”
  “当然了,所以才会被后人称为‘医圣’啊。”江川絮笑道,“不过冬至也不是非要吃饺子不可,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会吃汤圆,有些地方会喝羊肉汤,有些地方会吃糯米饭。”
  筱筱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所以刚才你说要不要买点汤圆,是因为舅舅是南方人,按习俗,是要吃汤圆的。”
  “筱筱真聪明。”江川絮夸奖道。
  “这正是说明我国地大物博嘛。”姜承轩说道,“南北差异这种事我很有发言权的。虽然我是在国外上的大学,但上大学前都是生活在南方。比如说端午节,小时候吃的粽子都是肉馅的,咸香;来到北方之后,发现大多数都是甜馅的粽子。再比如说冬天下雪,南方的雪基本都是昙花一现,而北方就可以推雪人打雪仗。说到这儿我不得不吐个槽,为啥只有北方供暖?小时候觉得北方人民能在零下十几度的环境下过冬很不容易,后来才知道北方有一种叫暖气的东西,可以在家穿着短袖吃冰糕。”
  “还有公共浴池,在南方是很少见的,”林寻插话道,“有也是会单间隔开。想当初来这边上学,真是备受震撼。”笑着摇了摇头。
  “一方水土一方人,衣食住行不一样才有意思。”周若晴说道,“上半个月不是下雪了嘛,室友有一个从没见过雪的南方妹子,借用网上的一句话,看没见过雪的南方人比看雪好玩多了。”
  “爸爸,舅舅……”筱筱拉了拉坐在自己两旁的二人,“你们都是南方长大的,可筱筱还没去过南方……”
  姜承轩和林寻对视了一下,心情复杂。
  姜承轩摸了摸筱筱的头,温柔笑道:“等明年暑假,带你去南方玩好不好?”
  “我不想去玩,”筱筱说,“我只想去看看你,爸爸,还有妈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好,答应你。”林寻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