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一吻定终身-分卷阅读67

脸、背影、衬衫纽扣,都是些特写照……正脸很少。
  有几张合照,是用手机拍的,她也导到相机去了。
  深夜,寂静的房间,星空,还有沁凉的空调风。
  盛夏很想他。
  摸着手机好一会儿,也没舍得发消息去骚扰他,他睡眠很浅,晚上睡觉手机惯常是免打扰模式,只开了三个特殊权限,沈姨沈叔叔,还有她的。
  以保证无论什么时候,她打电话发消息过去,他都能第一时间收到。
  她兀自惆怅着,发着呆,盯着外面的星空,也没了拍照的心思。
  身后倏忽响起声音来,“你男朋友啊?”
  盛夏被吓了一跳,猛地往旁边缩了一下,就着微弱的夜灯才看清,是同行的女摄影师,一头短发,很瘦,五官立体,几乎分不出性别的帅气。盛夏记得她是叫陈可。
  陈可穿着T恤和短裤,说了声“抱歉,醒了看见你没睡,就过来看看。”然后坐在榻榻米上,手撑在身后,身子微微往后仰着看她,又问了一句,“照片上是你男朋友啊?”
  盛夏“嗯”了一声。
  “长得挺帅的,就是看着挺严肃。”
  相机的显示屏里停在两个人的一张合照上,是没多久之前才拍的,那天停电,很热,沈纪年上身穿着一件T恤,下身穿着一条盛夏买给他的沙滩裤,虽然看起来有点滑稽可笑,但依旧掩饰不了他浑身那股冷淡逼人的贵气,坐在客厅的地板上的泡沫垫上,支了个小桌子,盘腿坐着敲电脑,盛夏无事可做,抱了半颗西瓜在他旁边坐着,吃一口,看看他在做的文件,全是艰涩的法学专有名词,什么“买卖不破租赁”“表见代理”之类的,盛夏看不懂,所以觉得很无聊。
  后来就把自己电脑扯过来,连上相机开始导图修图。
  图修完了,他还是没忙完,盛夏就抱着相机安了支架放在前面,然后拿着遥控坐在他边上摆造型,不敢闹他,自己一个人玩。
  只是偶尔他也分神,盛夏托着脸坐在他左手边扮鬼脸的时候,他偏头看她,忽然笑了,问她,“无聊了?”
  盛夏正好按了键,所以难得拍到他一次笑脸。
  很特别的一个合照。
  这张照片盛夏一直珍藏着,每次一看到心情就会变得特别好。
  “这张还好,他平时更严肃。”盛夏忍不住笑了笑。
  陈可挑了挑眉,“今天一天都没看到你笑,倒是提起你男朋友笑了。”
  盛夏愣了愣,歪着头乐了,“大概是因为……我很爱他。”盛夏很少对外人说感情的事,但这个寂静的夜,或许是气氛太适合倾诉,又或者,是她真的太想他,所以对陈可说了这样的话。
  陈可啧了声,“大半夜的,能不发狗粮吗?”


第57章
  那些热烈的、欢闹的、沸腾的……
  情爱。
  也未必轰轰烈烈,它可能藏在任何不经意之间。
  一个回眸,一个凝视,一句话,一个眼神……
  足够了。
  没有人生来冷淡。
  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
  盛夏爱沈纪年,很爱,说出来显得很苍白,但就是爱,爱到骨子里。
  “我很爱他,其实说不上来为什么,我小时候挺烦他这种人的,不爱说话,骨子里很骄傲,因为脑子太好使,做什么都比别人要快。”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吧!那时候爸爸还去世,妈妈还没改嫁,她还是个被人宠着的小公主,两家人很要好,所以经常能见面,盛夏大概在懵懂的儿童时期对他有过非比寻常的迷恋,所以后来姥姥总拿来调笑她,说她对沈家的小哥哥如何如何。她稍微长大一点,懂得害羞了,就不太愿意往他身边凑,怕被人笑,也因为他实在是不那么平易近人。
  可缘分这种东西,谁说得准呢!
  盛夏还记得他对她表白的那个吻,清浅的,带着温凉的触感,周围是嘈杂的人群,两个人站在偏僻的阴影里,他微微俯身,在她唇角印下一吻。
  没有小鹿乱撞,没有触电的感觉,她只是有点儿困惑,抬起头看他,看他背光下睫毛在下眼睑打下的浅淡阴影,他的眼神深邃而沉静。
  广播里在播报入场提醒,三三两两的情侣和闺蜜团从远处走过。
  心跳是慢慢上去的,仿佛一瓶被摇晃的可乐,气泡悄无声息地往上涌动,只等拧开的那一刻,“砰”地一生,炸裂开来。
  就像后来两个人的相处,感情是一点一点累加的。
  慢慢慢慢,堆砌成磅礴盛大的喜欢。
  *
  陈可竖着躺在飘窗的榻榻米上,头枕着窗台,目光微微向上眺望星空,“我老公也是很严肃的人,从来不爱笑,我那时候很不喜欢和他合影。后来他没了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们只有一张结婚照是一起的。一直后悔。”
  陈可沉默了一瞬,或许是在消解悲伤,但大概是不愿意把悲伤的情绪带给不相干的人,她很快又恢复了常色,微微笑了笑,对盛夏说:“你男朋友很幸福。你也是。”
  “谢谢。”盛夏看了她一眼,没敢问别的。
  盛夏对陈可的印象是什么?有点儿酷,帅帅的,有种模糊性别的英气,不怎么搭理人,身上是那种孤独到抗拒的气质,第一眼看上去,不是很好相处。
  就像那种放诞不羁爱自由的独行侠,身上总带着点儿与世隔绝的冷傲气场。
  *
  半个月后几个人被困在马拉瑞拉,没有睡袋,没有干粮,夜里温度不足十度。不知道有没有救援。
  前路未卜。
  一群人围着火堆彻夜聊天,那些平常不会说出来的隐秘和伤疤,在这样的气氛下,似乎很容易倾诉。
  好像每个人都有点儿不为人知的过去。
  陈可和老公是青梅竹马,北京胡同大院里一起长大的,小时候一起洗澡一起吃饭一起上学,长大了一起奋斗一起考学,中间也有过磕磕绊绊,但最后还是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了。陈可的老公是学医的,上完大学上硕士上完硕士考博士,家里条件也允许,他也更喜欢学术研究,一直读着书。陈可呢,学摄影的,毕业了供职一家旅游杂志社,底层签约摄影师,天南海北地跑,为了拍一组照片能成年累月地在一个地方耗,这她理想,也不觉得苦,拍到好照片了,也很有成就感。不过各种圈子都有各种圈子的无奈,她这种没得过奖,没渡过金,没有光环加持的,也不过是个普通的摄影师罢了,有时候辛辛苦苦拍了一大堆,主编全给否了,一张也选不上。没名气,没钱,没上升空间。
  有一段时间很焦虑,剑走偏锋地想搞点儿大事,去极限之地,拍死亡照片,哪里空白往哪里钻,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个搏命赌徒,胸口憋着一股气,想往上再走走。
  磨了四五年,终于靠着一组“绝地回声”声名大起,她跳槽到一家更大的杂志社,主编甚至给她开了专栏。
  一切都应该是越来越好的。只是不久后一天,老公出差的时候碰上劫机事故,暴恐组织劫了一架飞往国内的波音787客机,那时候信息交流还远没有现在发达,她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据说头舱里坐了几位生化方面的科学家,这次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没想到半路飞机被劫持了。有人怀疑恐怖组织的这次活动是针对这几位科学家。
  而其他人,是被波及的。舆论谴责,各国搜救,家属一遍一遍打电话确认消息。
  飞机上总共219名人员,包括机组人员和乘客。
  一天过去,两天过去,三天过去……
  一周过去了。
  各国报道和谴责进行了一遍又一遍,人却依旧杳无所踪,失踪了,找不到,是死是活,没消息。
  那段时间陈可很煎熬,她在反复失眠中一遍一遍回想和老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从牙牙学语,到互承终生,很多细节浮现出来,像丝线,一圈一圈把她心捆上,捆得透不过来气,然后猝然发现,自己有多爱他,爱到无法承受失去,无法面对死亡,整宿整宿地失眠,睡着会做噩梦,会突然惊醒,然后对着沉沉夜色痛哭失声,浑身颤抖。怕突然有消息,又怕没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