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异香-分卷阅读242

味,怎么舍得与她太早分开?
  知晚如今一看他的眼神儿,便猜到他在想些什么,笑着道:“我哪里能回家?还要入宫去叩谢众位妃嫔,送去喜饼呢!你自去专心做事去吧。”
  宫里的娘娘们都不能喝喜酒,依着惯例,她已经将喜饼还礼分包打好,只待一会给娘娘们送去。
  也是赶巧了,今日正好赶上宫里谨妃的寿宴,许多妃子都聚到了谨妃的宫里去了,就连宫外许多夫人也入宫了。
  所以知晚正赶上了热闹的席面子——只见一张张桌面上居然只摆着寻常果盘,连好一点的点心都没有。
  谨妃还笑着道:“让诸位见笑了。只是最近战事初平,陛下崇尚节俭,我们身为后宫女子,实在不好铺张,没有什么像样的吃食招待诸位了。”
  朱氏听了这话,笑得像下蛋的母鸡:“谨妃娘娘,如今您替皇后协理六宫,正是女子的表率,若是人人都能像您这般,不求奢靡铺张,百姓们的日子也就好过太多了!”
  知晚跪在地上请安,听着这姑嫂的一来一回,觉得话头,好像是冲着自己来的。


第121章
  田皇后据说身子愈加不大好,不能处理宫事,谨妃这些日子已经得了陛下恩准,独自协理六宫。
  这倒不是谨妃有多么的能干,而是她向来是爱出风头的。
  别的妃子想着田皇后虽然得罪了陛下,夫妻闹起不和,但田皇后到底是太子的生母,所以谁也不想出这个风头,揽权得罪了皇后。
  可谨妃仗着自己资历老,加之也知道那太子不甚待见生母,倒没有那么多的忌惮。
  这协理六宫的好处可多了去了,谨妃憋屈了半辈子,可不想等陛下老了之后,她成了摆设的太妃,所以很是积极地揽权做事。对着东宫也是照顾周详,太子也没见着不满意。
  如今看着满宫里前来祝贺之人,谨妃便觉得自己打的算盘不错,若是什么事都畏手畏脚,那也别做事了!
  不过看知晚进来的时候,谨妃的心里却冷哼了一下。
  当初知晚借口着自己只招入赘夫君,婉言谢绝了她要为侄儿牵红线的意思。如今看来,这位卢医县主的眼光可真够高的,不声不响,竟然将朝中新贵给笼络到手了。
  不就是看那成家小子家底厚吗?如今想来,这个柳知晚就是没有将自己放在眼里!
  想着前些日子嫂子朱氏入宫时讲的话,谨妃看着这位将军夫人也不怎么顺眼。不过她如今是成天复的夫人,人皆知成天复与太子私交甚笃。
  所以谨妃当然不会明着得罪柳知晚,只笑着让人接过她呈递上来的喜饼礼盒,一会分发给各位宫嫔。
  至于她席面如此简陋的原因,据说是谨妃想着去年山东大饥,今年又平叛迎州,不欲铺张浪费,是以今年的寿席也是从了节俭的路数。
  谨妃的小嫂子朱氏自然要逢迎一下谨妃的从简,领着几位夫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逢迎了一番后,自然而然就将话题转在了成天复成婚大肆铺张这一说上了。
  虽说成婚是人生大事,可是这等骄奢之风,显然与时下民风不符,太过张扬高调了。
  在座的诸位,有许多听着话头不对,都赶紧低头喝酒,侧耳听着下文。
  知晚当初知道表哥如此张扬成亲时,原也是担忧遭人妒忌。
  毕竟他才新升入京,之前也不过是贡县的知县。不过现在已经如此,她倒是一副兵来将挡的坦然。
  等听到朱氏她们将话头转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如此家产,却不想着为国尽力这一关节时,知晚才开口问道:“记得年头里,因为要赈济灾民,京城里的夫人举行过募捐,那时我家夫君正好从贡县回来,是捐了,还是未捐?”
  一旁的曹夫人笑道:“自然是捐了,而且还是那次募捐功德榜上大头的一份呢。”
  知晚笑着问:“大人们相差得很大吗?”
  “那倒也不甚大,按照官阶等级,也就是差个一二百两的数额而已。倒也不是各府敷衍,而是这样的募捐每年都要几次,大人们也得量力而行……”
  知晚笑着点头:“我那时不懂事,还觉得我夫君捐得少了。可后来才明白,这募捐功德的事情,但求问心无愧,量力而行。问心无愧便是募捐的钱银要来得干净,不可是贪赃枉法而来。量力而行,就是不可一心求善,超出了自己的能力限度。不然的话,真是累己累人。”
  朱氏听了这话,皮笑肉不笑道:“县主说这话,可让人费解,难道是有人钱银不干净,还是有人打肿脸充胖子?这量力而行的话?依着成将军的家财,出的气力可不够啊!”
  知晚笑了笑道:“夫人何出此言?不是话赶话说到此处了吗?我哪里会影射做善事的夫人们?不过京城里做善事的募捐向来都是有把隐形的尺子,并非谁家钱银多,便可着心意全都一股脑捐出来才了事。若是一家这么做了,岂不是要逼着别的人家也要如此效仿,做些力所不及的事情?更何况国库空虚,也不是几家富户倾尽所有就能力挽狂澜的?小女子的夫君狂悖,婚礼张扬,未能像谨妃娘娘一般节俭,真是该被斥责了……要不,由着朱夫人再举行一次义捐,我府上的数额由着夫人来定可好?”
  知晚话里的意思,诸位夫人都听得明白。若成天复真像方才冒酸话的夫人们所说那般,看着国库空虚,就将自己的家产拿出大半来,那跟他比肩的诸位臣子们又该拿出多少?
  就好比当年盛家的老爷子,那可真是倾其家产,差点将自己的府宅子捐个底掉。
  可老爷子虽然换来了贤臣之名,背后却被臣子们骂得甚久。
  毕竟当时家底并不丰厚的盛家爷子都打了样板,其他的臣子们哪有不跟的道理?
  提起几十年前,臣子们一个个充大头义捐之后,府宅里的节俭度日,在座的夫人们可都心有余悸。
  所以到现在私下里,也会暗讽一下这种不管顾儿女,将家底捐得只剩下围兜的沽名钓誉之徒。
  朱夫人不知不觉间,被挤兑得又要挑起一场义捐,一听这话头不对,也立刻琢磨出味道来了。
  现在又是国库空虚当前,若是成天复夫妻真被挤兑得大手笔捐出如海的钱银来,那其他的府宅子跟还是不跟?
  自己真是如此,那可真是没事儿找事儿,遭在座夫人们的恨了。
  就在这时,曹玉珊在一旁毫无心机地接话道:“成家可是有名的商贾之家,当年凭借一己财力扶持了大西起兴,成家的商铺遍天下,做生意赚取的钱银也是规规矩矩缴纳税银,每年的募捐也都出了大头。一辈子一次的成婚铺张些有什么可奇怪的?难道非要大西的功臣之后,个个穷困潦倒地娶媳妇,才叫为国忧思?”
  一旁的几位夫人也开口附和:“哪会啊?成将军刚刚平定叛军,立下不世奇功,正得陛下隆宠之时。这婚礼办得风光,陛下的脸上也有光彩啊。”
  另一些人连忙打岔去了别处,可别再提什么义捐一类的事情。这距离上一次义捐好似不过几个月,总得让人缓一缓,难不成还不让富户过年了吗?
  还有几个御史夫人也心里敲鼓,她们的夫君这几日好像也要在朝上参奏成天复成礼张扬的事情呢。
  她们回去的时候,可得给夫君好好敲打一番。人家成家是商贾世家,钱财来之有道,又不是什么收刮百姓雪花银的穷知县!
  自己正经赚来的钱,当然爱怎么花用就怎么花用,他们可别生事去弹劾。
  那成天复是盛家的外孙。若是被人朝前一激,也学了盛家老太爷的做派,捐出大半家产来,余下的府宅也都别过日子了。赶紧卖儿卖女,卖围兜地跟着填数吧。
  再说了,大西建朝这么久,一直对国之功臣厚待有嘉。若真有人好意思说出以富济贫的话来,真拿了扶持大西先祖的功臣家产来抵,于情于理都说不出这个口啊。
  谨妃怎么不知众人的小心思,她现在急着收拢人心,自然也不好张罗让人出银子的事情,只微微瞟了朱氏一眼,暗示她莫要做得罪人不讨好的事情。
  这个卢医县主,可是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