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欲买桂花同载酒-分卷阅读79

“我不吃这个,太腻。”
  方喻同没辙,只好自个儿咬了一口。
  确实太甜,他也不太喜欢。
  还以为小姑娘家都喜欢吃这个呢。
  阿桂见他又想去买旁的来哄他,连忙揪住他的衣袖,“不许浪费银子。”
  “......还有,待会儿将你那些银子还给各位同窗,今日采买年货的银钱我来掏。”
  “阿姐,就算还了他们,采买年货的银子我还是有的。”方喻同摸了摸怀中,被阿桂一睨,又只好说道,“好吧你来,反正我的大部分银子的给了你,就当是我买的。”
  “不过待会儿,你得找个小饭馆陪我吃一顿。”方喻同可怜兮兮地捂着肚子,“我今日一粒米都未进,饿得慌。”
  阿桂指着他手里的糖葫芦,“这个能抵一阵子。”
  方喻同漆黑瞳眸微微放大,看着她无情扭头走进一家铺子的身影。
  阿姐,不疼他了。
  ......
  阿桂走进的这间铺子是贩卖诸多杂货的,临近年关,店内物什也大多都换成了抢手的年货,摆在各个货柜上,红彤彤金灿灿的一片,显得热闹非凡,年味儿十足。
  她挑了些未写的桃符,打算让方喻同给自家写几张,还有左邻右舍也都来开口求过,说想要方喻同写的新年桃符。
  还有天行贴儿、钟馗像、门神符一类挂在大门上的物什,都要将去年的换下,贴上这些崭新的。
  挂在大门和正厅的金彩以及过年时插在头顶装饰的缕花幡胜这儿也有卖的,她去岁都是自个儿用丝绸布匹和彩纸剪扎出来的,但做起来有些麻烦,也省不了几个钱,今年便索性直接买了,也图个轻省。
  阿桂还要了几个馈岁盘盒,这是红漆木头做出来的,上头的木盖还雕刻着“吉庆有余”“岁岁平安”之类的吉祥话。
  到时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之间馈送年礼,都得用这东西装着。
  正巧方喻同跟在后头,阿桂直接让他捧着馈岁盘盒,将采买好的年货一并放在里头,倒是省事许多,不必大包小包的提着。
  “老板娘,这儿可有新历书?”阿桂瞄了一圈,没找到这个。
  南国朝廷每年都会颁行新历书,上头详细记载着一年的节气与凶吉宜忌,寻常老百姓家里都得备着这个。
  老板娘扭着水桶腰,上窜下跳地找了一番,最后还是无奈回身道:“抱歉啊小娘子,我们这儿的新历书都卖完了,你只能去旁处瞧瞧。”
  又少赚了一点儿钱,她露出遗憾的神色。
  阿桂倒不在意,新历书许多店家都有卖的,她待会儿再去旁处寻就是。
  便点头道:“那你帮我算算这些。”
  老板娘打起算盘来那叫一个干净利落,很快便扬起唇角说道:“这些零零碎碎的加起来,抹去零头,只算你一两银子凑个整。小娘子可别和我讨价还价了啊,小本生意,没多少赚头。”
  阿桂还没出声还价,老板娘就先一步眼疾手快地堵死了她的路。
  阿桂也抿起唇角,指着摆在她身后的酒檐说道:“我不少给,但能不能送我两个酒檐?”
  老板娘瞠目结舌,你这不比讨价还价还狠么?
  这酒檐是用红漆木做出来的木桶,造型很是精致漂亮,既有盖儿,又有提梁,而且那提梁上还造了一层小小的木屋顶,就像个小小的玲珑亭子。
  馈送年酒时若用这种酒檐装着年酒送给亲朋好友,既喜庆,又有诚意,所以这酒檐卖得俏得很,许多百姓都喜欢买这个。
  而且也不是什么便宜货,这么精巧的做工,哪能随便送?
  还一送就是两个?
  老板娘心中一盘算,正要摇头。
  却见方喻同走过来,面容俊朗,漆黑瞳眸里像是藏着星子,似画里才见过的神仙。
  可他眼角眉梢一弯,又生动鲜活起来,像神仙到了人间,好看得不可思议。
  他朝她轻声笑着,薄唇微红,声音也非常好听,“老板娘,我们很喜欢这个,你便送我们两个吧,这样,下回我们还来你铺子里买杂货。”
  老板娘哪里见过这样俊的后生,一下子老脸微红,好像回到了自个儿十七八岁的年纪。
  就是如花一般的时候,也没有这样好看得像是谪仙似的人物,跟她说话同她笑啊。
  老板娘当即便恍恍惚惚点了头,“好,你们拿去,都拿去。”
  看到阿桂弯下细软腰肢提起两个酒檐,朝她道谢。
  她才反应过来,这姑娘也是一等一的好看呐。
  真真是一对妙人儿。
  叫人瞧着他们站在一块就喜欢得紧。
  她忍不住咧嘴笑,像磕了糖似的。
  又塞了一叠祭神时用的五色纸钱放到酒檐里,“这也送你们,你这媳妇儿倒是个精打细算会持家,我瞧着你们呐,以后日子一定好得很。”
  --------
  年货知识来源《在宋朝过的那些年》


第59章 扑卖 【二更】感谢订阅
  从杂买铺子出来, 阿桂还有些头重脚轻,面红耳热。
  她从没遇到过,和这小孩一块出来还会被错认成是一对儿的状况。
  可若是压下心底慌乱, 仔细想想, 却也不让人意外。
  方喻同比她高了一个头,脸上尚显稚气的少年意气已然褪去, 如今面庞俊朗,若不笑时还带着些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冷出尘。
  当然笑起来时,又似雪山冰涧初融,叫人心生惊艳。
  她虽比他大上三岁, 可这年龄差得并不远,所以不容易瞧出来。
  阿桂颇不自在地瞥了方喻同一眼。
  他时常跟在她身边倒未曾发现,他的样貌何时生得这般招摇。
  从前,不过是个清隽挺拔的小孩罢了。
  阿桂抿起唇角, 却听得方喻同凑在她耳边问道:“阿姐, 你看我作甚?”
  他应当不是故意的。
  可他垂下脖颈时,那灼热的吐息却是着实洒在了她的耳畔。
  阿桂耳尖滚烫, 下意识躲远些。
  攥着指尖咬着字,“看你是不是又长高了。”
  “阿姐, 我长得快。”方喻同不甚在意地笑笑,直起腰来,将几个馈岁盘盒抱在怀里, 薄唇勾起, “不过无论多高,我都是你的阿弟。”
  是啊,他无论怎样,都是她的阿弟。
  阿桂心中默念着这句话, 有些懊恼地咬住了唇角,不过是阿弟凑在阿姐耳边说句话罢了。
  真不知她脸红什么,心跳什么。
  阿桂又羞又恼地暗骂自个儿几句,将那些不合适的不该有的胡思乱想全压了下去,
  年货还未采买完全,两人又去了买了只腔羊,也就是去了羊皮和内脏的整羊,还有鸡鸭鱼肉,也买了一些回家备着,留待做年夜饭的时候用。
  各色果子也买了些,都放在方喻同抱着的馈岁盘盒里。
  这些干果、蜜饯还有新鲜瓜果,无论是拿去送亲朋好友还是放在屋子里祭神,还有守岁时的消夜果子,都少不了它们。
  还有年夜饭时,要摆在饭桌上的百事吉,阿桂也打算一并买回家。
  这是嘉宁城特有的风俗,除夕夜晚要用盘子盛着柿子、橘子各一枚,柏一枝,到时候将柏枝折断,再掰开柿子和橘子,众人分食,便叫“百事吉”取的是谐音,寓意很是吉祥。
  有小摊直接是卖这个的,分别三个箩筐装着柿子、橘子和柏枝,免得大家为买这三样而东奔西跑。
  直接在他家就能买齐。
  年货买得差不离,阿桂便叫方喻同一块回家。
  方喻同倒是颇有些不乐意,垂着眉眼道:“阿姐不去吃些东西再回家么?”
  “回去煮面。”阿桂没什么心情在外头吃,心里面颇有些乱糟糟的。
  却又不能与人言。
  两人和好,最高兴的还数陈爷爷。
  阿桂这回煮面倒是给他和方喻同都煮了一碗,没有再只顾自个儿。
  陈爷爷吃得眉开眼笑,不由感慨道:“阿桂的一碗阳春面都比寻常的煮得香。”
  方喻同神情郁顿地瞄了陈爷爷一眼,将面汤喝了个精光。
  这老头,把他要说的话都说了,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