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云养小嬴政-分卷阅读59

阅了韩国朝中文书之后得出的的结论,不会有错的。”
  林橘又问:“那韩王派郑国来秦国做什么呀?他探听到了哪些重要情报呀?”
  阿政沉默了一会儿,答道:“……没有。”
  林橘:“???”
  林橘:“猫猫迷惑行为,那郑国来秦国做了什么呀?”
  说起这个,阿政一时间竟然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郑国……他……修了水渠?”
  “这也算间谍吗?”
  阿政:“修水渠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削减了秦国国力,算、算吧。”
  看来崽崽也搞不清楚,林橘想。
  林橘和阿政正讨论着郑国的事,便听见宫人来报,郑国已经被押送进咸阳了。
  阿政当机下令:“命人把郑国带进章台宫。”
  郑国灰头土脸地被禁军压了进来,跪倒在秦王政面前。
  阿政开口对郑国说的第一句话是:“韩国已灭,韩王被俘,随战报一同押送至咸阳。郑国,你要见见这个亡国之君吗?”
  郑国呆呆地跪坐在地上,满脸的不可置信:“韩国、韩国就这么没了?”
  他忍不住笑出声来,韩王信誓旦旦的疲秦之策,居然就换来这么一个结果,这实在是太可笑了。笑着笑着,泪水便从眼角流出来,韩国没了,他没有家了。
  林橘忍不住叹息:“小结巴哭得好惨哦。”
  阿政看向郑国:“郑国,有人同情你,朕愿意给你留个全尸。说说吧,你想选择什么死法?”
  郑国深吸了一口气,用袖子抹掉了脸上的泪水,语气坚定:“王上,臣不想死。”
  阿政被气笑了:“身为韩国细作,你凭什么觉得朕还会留你一命?”
  郑国冷静下来,直言道:“王上,关中渠未成。始,臣为间,然渠成,变秦之利也。韩王愿以此渠疲秦,为韩国延数岁之命,然于秦国,却建万世之功。如今韩国既灭,若是王上执意要取臣性命,臣恳请王上允臣修完关中渠。”
  阿政犹豫了一会儿,修渠本来就是秦国打算做的事情,只是他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把修渠这件事交给郑国。
  郑国看出来阿政的犹豫,他道:“王上,关中渠第一段已经完成,等春汛之后便可开渠。臣虽然为韩间,但这三年来,臣于修渠之事从未马虎懈怠,王上自可命人前去查看。”
  阿政一时间无法决断,他问林橘:“阿橘,你觉得呢?”
  林橘道:“崽崽,你既然现在问我,不就意味着心里已经有主意了吗?”
  阿政愣了一下,吩咐道:“来人,先把郑国押解下去,等过些日子再做处置。”
  禁军上前把郑国带了下去。
  阿政问那个禁军头领:“朕听说,除了郑国,你们还带回来一个人,是谁?”
  于是那个倒霉的被派去监视郑国的秦国官员被带了进来。
  他一进殿就哭喊冤枉:“呜呜呜,王上,臣不知道郑国是韩国细作啊,臣与此事无关啊王上。”
  阿政被他吵得有些头疼,这到底是谁选出来的活宝,他厉声呵斥:“给朕住口——”
  那人立刻就闭了嘴,鹌鹑似的缩跪在那里。
  “朕问你,郑国在修渠这件事上表现如何?”
  那人刚要哭喊,看见王上的脸色,一下子就蔫了,唧唧歪歪地为自己辩解:“那个郑国最会伪装,整日跟着劳役们下工事,测土方,算高差,若不是这人伪装得这样勤勉狡猾,臣一定早就能看出他是韩国派来的细作了。王上,臣真的和细作这件事没有关系啊!……”
  阿政没等他说完,继续问道:“那你觉得郑国将关中渠修得如何?”
  这人愣了一下,苦恼道:“大体上看是没什么问题的,但郑国乃是韩国细作,谁知道会不会动些歪脑经,王上,臣……”
  “好了,你先回去吧。”阿政赶紧让他滚。
  了解完郑国在修渠时所做的事,阿政对此事也有了大概的判断,若是春汛之后水渠通畅良好,那便让郑国继续修渠吧。
  他吩咐身边跟着的郎官:“给蒙武将军回复,让他们尽快平定韩都,顺便把郑国的家人找出来送到咸阳来。”
  “是。”
  -
  半个月后,蒙武镇守边城,蒙恬王翦带着受伤的蒙骜将军得胜而归。
  攻下韩国这样的大喜事,自然值得庆贺。
  阿政早就命人去雍城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王太后,请她回咸阳参加庆功宴。
  谁知派去雍城的宫人回来禀报,说王太后这些日子病了,身子不舒服,恐怕无法即使赶回来,只让人带了赏赐的礼物回来。
  阿政对赵姬还存着一份慕孺之情,听说赵姬病了,连忙让宫人带着精通医术的侍医前去。原本阿政还打算亲自前往雍城探望,但跟着回到咸阳的赵姬身边的宫女却说:“王上莫忧,太后娘娘只是因为这些日子天气忽冷忽热,衣物饮食不当,这才有些不舒服。娘娘特意嘱咐奴转告给您,切莫为了她放下国事。”
  既然赵姬让人这么说,想来应该病得不严重。
  眼前的庆功宴更为谨要,阿政想了想,还是放下了去雍城的心思。
  转眼便来到诸位将士回咸阳之日,阿政亲自赶到咸阳城外迎接。
  只见远处的大军浩浩汤汤,人数之多让地面都微微震动起来,路上尽是扬起的漫漫黄沙。玄色旗帜高高扬起,大军得胜归来。
  大军行过渭水,只见远处临时垒起的高台下站着公卿,高台之上一玄衣青年正在等待他们归来。
  王翦和蒙恬催动队伍行进速度,快马加鞭,待到距离高台十丈远处下马,行阿政行了一个军礼:“王上,幸不辱命!”
  身后的众将士气盛高喊,声音震天:“韩都破,秦国兴——”
  --------------------
  作者有话要说:
  始,臣为间,然渠成,变秦之利也。——《史记》
  --------


第51章大夫
  阿政亲自走下高台,扶起了王翦和蒙恬:“秦国有此良将,朕之幸矣。”接着便问道:“蒙骜将军何在?”
  蒙恬回答道:“大父伤势过重,此时还在昏迷之中,多谢王上赐下良医良药。”
  阿政拍了拍蒙恬的肩膀,权作安慰:“既然如此,你们二人就先随我入宫,蒙骜将军就先回蒙府修养吧。”
  于是带着两人同乘六架马车,令人整顿医治归来受伤的士兵,带着一众人等浩浩汤汤进入咸阳城。
  与国君同乘乃是极大的荣誉,守卫在国君车架两边的将士羡慕地看着车上的王翦和蒙恬。
  车架一路驶进秦王宫,阿政带两人乘车进入章台,令人去准备今日的晚宴。
  战报毕竟无法尽数描述战场的战况,两人又详细向阿政汇报了这几月来的战事,蒙恬看着坐在前面的阿政,一时间感慨万千。
  阿政笑着对他道:“你家中一切都好,等会儿趁着晚宴还没开始的功夫,你先回家看看吧。”
  蒙恬向阿政拱了拱手:“多谢王上体谅。”
  王翦在一旁道:“王上,如今韩王被俘,该如何对他进行处置?”
  “这事不急。等到朕与群臣商议之后再做决断,王卿不必担心。”
  王翦听说阿政称呼自己为王卿,一时间满脸惊喜,立刻行礼谢恩:“多谢王上。”
  阿政扶他起来,笑道:“这是你的战功所得,又何必言谢?只是朕虽给了你爵位,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安排你,韩国已灭,但天下之大,还需王卿去开疆拓土,为我大秦更添功绩。”
  王翦立刻答道:“臣定不负王上所托。”
  阿政点点头:“好了,你们先回去吧,等到晚宴时我们君臣三人再相聚。”
  王翦和蒙恬两人行礼离开章台宫,林橘忍不住出声问道:“崽,你为什么只给王翦封赏,而不给蒙恬封赏呢?”
  阿政解释道:“一来,蒙恬所做功绩并不如王翦,我对他也有封赏,只是没有封得像王翦这样高罢了;二来,蒙氏一族中,蒙骜蒙武在军中势力已经极大,若是再封蒙恬,未免有些不妥,不如再压一压,等到他建立更大的战功再进行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梯子推荐!Ins、推特、脸书想上就上点击进入
仅需0.2元,阅读无广告,小说随意下》充值入口《

友情链接